医学主干课程一览表,pbl医学教学模式的优点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6-04 23:24:23 归属于医疗卫生 本文已影响43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要] 随着高等医药教育的改革,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pbl ) 逐渐得到广泛尝试。如何正确处理pbl 课程体系与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 文章认为从培养目标和国情实际出发, 比较好的策略是将两类课程体系有机融合, 借助于pbl 学科课程体系的教学思想, 继承、发扬和完善传统的医学学科课程体系, 这是一条比较理想的、并适合我国当前的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关键词] 传统的医学学科课程体系; pbl 课程体系; 特殊融合[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701 (2008) 0120003202  为促进21 世纪我国高等医药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使高等医药教育适应国际发展趋势, 我国的高等医药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其中最显著的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体系(p roblem2basedlearning, pbl ) 逐渐得到广泛尝试。pbl 课程体系与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d iscip line2based curriculum model, dbcm )相比究竟有何优势, 如何正确处理这两种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 将是目前面临的、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特点优点: (1) 体现医学科学的系统性、基础性、完整性、逻辑性、循序渐进性等, 使学生在完成正规的医学培训后具有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宽泛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能力、良好的科学医学思维能力等; (2) 方便教学实施和管理; (3) 节省财力。缺点: (1) 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 学科界限分明, 各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2) 课程门数日趋增多, 课程体系膨胀、教学时数增加, 学生负担过重; (3) 有的课程内容老化; (4) 落后于医学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 (5) 课程体系零碎而僵硬, 课程之间脱节和重复明显, 缺乏整体化[1 ]。二、pbl 学科课程体系特点打破学科界限、围绕临床问题组织相关学科内容为课程体系并以小组讨论为主。优点: (1)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以一种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学习; (2) 学生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3) 加强基础医学同临床联系; (4) 精简课程; (5) 早接触临床、直接从临床工作实际出发; (6) 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缺点: (1) 缺乏基础知识的系统性; (2) 实践操作性难度大等[1, 2 ]。三、两种学科课程体系比较后的思考显然, 两种学科课程体系都有优势, 在实践中如何实施需要认真斟酌, 我国医学教育总目标是以高质量的教学为手段, 而达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目的。21 世纪的医学人才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在众多的基本素质中有一点极其重要,即医生必须是知识渊博的人。从这一点看, 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有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因为pbl 学科课程体系的一个致命弱点是, 缺乏基础知识的系统性, 而前者能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获得宽泛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此外, 从国情看, 我们的高校招生规模相对较大, 很难实施pbl 学科课程体系的小组讨论式学习方式。因此, 能否以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为主, 但在其中融合pbl 学科课程体系的教学思想, 以期得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四、两种学科课程体系的特殊融合这里以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基础学科之一) 教学为例。长期以来, 学生普遍反应这门学科枯燥乏味, 甚至教学多年的教师也有同感。以此推理, 医学基础学科教学多少都存在这一问题, 原因之一是, 医学课程基本以描述性为主, 记忆的信息量很大。因此, 有必要进行改革, 其中较好的方式是: 在教材建设和教学传授过程中融合pbl 学科课程体系的教学思想, 具体实施如下。1. 教材建设。编写《案例版·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该教材特点: (1) 在每章开头增加相关知识导读, 以pbl 形式提出系列问题作为思考内容; (2) 在每章适当位置增加临床真实病例或标准化病例, 使学生早接触临床; (3) 在每章结尾增加常见组织或系统疾病的组织学基础, 使本学科基础知识直接与临床学科相联系[3 ]。2. 授课特点。(1) 仍以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的基本知识点为纲, 准确把握学科魅力、抓住本质、揭示本质仍是教学的宗旨; (2) 以基本知识点作为切入口, 采用“pbl 式”替代“描述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 以《案例版·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的导读和破解临床病案作为检验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4) 正确引导学生在众多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中辨别主次, 掌握核心和重点知识。总之, 两种学科课程体系融合的目的是: 使学生自然产生对组织胚胎学乃至医学的浓厚兴趣, 达到宽基础、厚基础的培养目标。五、学生对两类学科课程体系融合后的反馈信息绝大多数学生赞成这种教学方式。他们的反映如下:“(1)讲课生动、激情、形象、活力、新颖, 能将一门枯燥的学科讲的拟人化, 总能把死板的理论和知识用多种手法生动的说出来。(2) 讲课方式非常好, 能被深深吸引, 对本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课从来不打瞌睡; (3) 导读、案例和常见病组织学基础不但让我们灵活运用当堂所学知识, 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思维方式加强了锻炼, 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加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4) 案例等可以更好的理解教科书乏味的知识点, 加深了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利于记忆; (5) 导读中提出的问题, 使我们在学习时会带着问题学习。在病例的分析过程中,让我们体会到组织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wwW.CufebbS.net

以上表明, 学生开始学会以基础知识分析临床实际问题, 并逐渐对医学学科产生兴趣。从学生的反馈信息看出, 在教材建设和教学传授过程中融合pbl 学科课程体系的教学思想, 即将两种学科课程体系融合的方式, 能产生极好的教学效果, 有助于21 世纪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医学教育的发展。六、两种学科课程体系融合后的启示启示1: 在传统的医学课程体系的每一门课程都可以pbl 的探究式引入临床医学问题, 包括最早期的解剖和组织胚胎学课程, 作为学习的向导和目标, 使学生深刻体会医学基础学科对解决临床问题的至关重要性和决定性作用。启示2: 讲授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师始终恪守基础第一的思想, 牢固把握本学科课程的基本思想和魅力, 不能迷失于临床案例, 相反以雄厚的基础知识为自豪, 从而正确引导学生什么是主、什么是次的关系。总之, 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与pbl 学科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 以及借助于pbl 学科课程体系的教学思想, 可以继承、发扬和完善传统的医学学科课程体系, 这是一条比较理想的、并适合我国当前的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参考文献][ 1 ] 石鹏建, 文历阳, 陆定中, 等. 中国高等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2110.[ 2 ]a lbanesem. p roblem2based learning: why curricula are likely toshow little effect on know ledge and clinical sk ill [j ]. m edicaleducation, 2000, 34 (7) : 7292738.[ 3 ]白咸勇, 谌宏鸣. 组织学与胚胎学(案例版) [m ] .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2199.[收稿日期] 2007210[作者简介] 谌宏鸣(19572) , 女, 湖南人, 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胚胎学与美学。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年 第1 期·3·©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