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标准,临床医学诊断学课程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6-05 00:48:41 归属于医疗卫生 本文已影响36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诊断学是大专临床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医学生以及临床医师所必须要掌握的基础课程之一。 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验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与临床严重脱节,学生参与度低下现象。为了有效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技能,需要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并综合教学实践,对诊断学实验课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通过一种全新的授教方法,改变传统的单一、验证性为主的实验课形式,在课程教学中导入病例,增加设计性实验环节,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检验结果的能力。

  关键词:诊断学 实验 教学 临床医学

  1引言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内容,搭建起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度的桥梁,在教学内容中也将最新的实验理论与检验技术融入其中,为诊断疾病、观察疗效、监测病情及判断预后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客观依据,是医学生及临床医师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实验技能。

  诊断学的实验课程主要是为了充分了解医学检验指标参考值的范围和临床意义,能够正确选择指标、学会开化验单;根据实验检验的原理及结果对疾病做出合理解释,最终达到对疾病诊断的目的。在开展诊断学实验课程时,首先要对实验技能操作进行熟知,从而进一步实现由项目选择到结果报告、疾病诊断中检验指标的全过程,教学以应用为根本,让学生可以根据获取的各种实验结果进行综合系统分析,从而培养临床思维,促进学生临床诊断思维能力的提升。而本文主要针对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验课程进行教学分析。

  2症状学

  症状是指疾病过程所引起的机体或某器官发生的机能紊乱现象,主要表现为形态结构发生变化,这一般称为征候。在医学临床上有着主观和客观体征之分,而机体紊乱现象及形态结构的变化统称为症状。根据致病原因、动物机体的反应能力、疾病所经过的时期,从临床的观点分析,可以将症状分为这样全身症状与局部症状、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示病症状或特有症状、早期症状或前驱症状、综合征候群、后遗症。

  3问诊

  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并经过综合分析作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问诊是病史采集的主要手段。问诊采集病史是医师诊治患者的第一步,它是医患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时机,医学生要学习正确的方法及良好的问诊技巧,可以使患者感受到医师的亲切和可信,从而有信心与医师合作,对诊治疾病有重要作用。

  在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验课程中要掌握重点病史的采集,主要是针对就诊的最主要或是“单个”问题(现病史)来问诊,并收集除现病史外的其他病史部分中与该问题密切相关的治疗。需要做这种重点病史采集的临床情况主要是急诊和门诊。通常患者的主要症状或主诉提示了需要做重点问诊的内容。主要流程为:问诊→诊断假设→某系统疾病→过去史→系统回顾相关内容→省略无关病史。

  4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主要是指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检眼镜等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为基本的检查方法。许多基本通过体格检查并结合病史作出临床诊断。医师进行的全面体格检查后对健康状况和疾病提出的临床判断成为检体诊断。学生在诊断学实验课程学习时,要掌握基本原则。即对危重病人应先抢救后检查或是一边抢救一边检查,按照一定顺序检查,随时复查,集中检查、分开记录。检查基本方法有五种,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视诊主要是医师用眼睛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触诊是利用手接触被检查部位的感觉来判断;叩诊是用手指叩击或手掌拍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听诊是医师根据病人身体各部分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嗅诊是通过嗅觉来判断发自病人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学生要牢固掌握这几种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从而对病人的体格做出准确的判断。

  5实验室检查分析

  5.1参观临床检验科,认识现代化检验设备和技术

  在实验室中,首先要参观临床检验科,熟悉检验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学生通过观摩这些现代化实验室、自动化检验分析仪等设备,对临床实验室结构和布局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和认识,根据各类仪器的功能及所能完成的检测项目,对检验项目中的操作流程有一个整体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实验诊断学的兴趣。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强调质量控制,让学生深入了解临床经验与诊疗过程存在密切关系,临床检验不是单一的检验科独立完成的工作,是医、护、检验等多方面共同作用完成的工作,对于合格规范的检验结果一般涉及从标本留取到检验结果报告中各个环节。而学习的结果有助于学生未来在临床中实现项目检验、报告分析等的合理应用。

  5.2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诊断学的实验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对于初次接触临床专业学习的医学生而言,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课本内容,势必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需要创新实践教学过程,如图1为创新实验教学过程模式图,教师在基本理论知识授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生理、生化、免疫及病理生理等知识,逐步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和推理实验原理、异常结果,从而将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室检验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对临床意义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如在臨床生化检查这一章中,学习血酮体的测定,教师应该逐步启发学生先进行糖代谢、脂肪代谢这两大代谢过程的复习,从而有助于理解血酮体升高的临床意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实验室检查的方式和临床意义,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创建特色化的管理教学体系,以实验教学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管理为手段,如图2为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图。在每次实验课结束时教师可以将下一次要讨论的病例给学生提前布置下去,并在每一个病例的最后附上具有启发式、分散式的问题。学生提前预习,并查阅相关资料,认真思考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学、诊断及治疗。最后为小组讨论。学生们在充分自学后,可以明确讨论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从而在每组总结发言中可以提出,最后在教师及全班同学的共同探讨下获得圆满答案,完成单元总结。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实现完整的系统性知识体系的构建。

  5.3开放实验室,加强学生实验技能学习

  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使得当前大部分实验室检查过程都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的检查仪器操作完成。其实,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仪器进行项目的检验,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由此,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不断加深检验对检验项目原理及方法的认定和理解。根据实际操作,对操作方法进行反复的实践、推敲和摸索,从而深入的认识到化验结果中的影响因素,把握临床诊断主要问题,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6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诊断学实验课程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及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优化教学手段,通过强化技能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分析能力。此外,在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要注重应用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在学习、反思中寻求创新,更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品浩,孙建,周卫红,等.关于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3):312—313.

  [2] 王斌全.诊断学实习实验指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2—106.

  [3] 刘丹丹,袁宏,孟秀香.浅谈实验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2):158—159.

  [4] 何凤屏.浅谈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的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9(23):221.

  [5] 张梅,吕卓人,韩丽.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关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1):47—48.

  [6]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