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木桶理论”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与体会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3 19:31:13 归属于艺术论文 本文已影响56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木桶理论”是说,一个由许多长短不同的木块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水量大小的并非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或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理论是著名的管理学说,说的是一个企业的成就大小、高低,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板。要想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工夫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
  木桶理论对于有些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长期在有意或无意中普遍使用。他们的眼睛每时每刻都在紧紧盯着学生中“最短的那块板”,没完没了地指责学生这也不是,那也差,这不如张某,那不如李某等等。这样令人厌烦的唠叨在日复一日地打击着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殊不知这犯了人才培养的大忌。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著名教育家王金战老师对木桶理论反其道而用之,强调特长论、强项论、鼓励或激励论。在他看来,学生身上最长的那块板,才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于是就有了“优秀从强项开始”“优秀从特长开始”的格言。优秀教师的基本功是擅长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强项、长项。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鼓励,是一个优秀老师必须拥有的能力。王老师对所谓“差生”有自己经典的看法,“差生”是怎样形成的?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就成了“差生”。作为一名教师,王金战老师从来不承认有“差生”,只有暂时落后、有待提高的学生。他说,学习差的学生,在别人眼里常常是一差百差,很难看到他们的优点。他对“差生”的转变工作常常从尊重开始,因为“差生”心理负担最重,内心最自卑,他们是同龄人中最痛苦的学生。他对“差生”的转变往往从发现优点开始,因为老师的适时、适度表扬,会让这个学生热血沸腾,学习的心态会大为改观。一个学生看似平庸甚至落后,你一旦挖掘出他的特长,他就会更加自信,更富于进取心。我们许多老师和家长,违背教育规律,不管学生的兴趣和感受,自以为是地“逼着牛和马儿赛跑,逼着哑巴唱歌,要求瘸子跳舞”。其结果适得其反,两败俱伤。实践证明,王金战老师对木桶理论反其道而用之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笔者拜读过王金战老师的著作《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和其他读者感受相同,“像王金战一样当老师吧”的共鸣,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人生最优秀的教练,摒弃那些不符合教育规律,不符合人性,不符合时代特性、社会特征的教育方法,为每一个学生铺就一条成才之路吧!
  现今,老师仅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已经不够了。在王金战老师看来,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现代教育观念要求老师虽然只有一桶水,但要换来十桶水。老师首先是教练,教出比自己水平更高的学生才是好老师。老师就是要点燃学生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冲击力,让学生朝着成才的方向一直走下去。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出令自己敬仰的学生。其次老师的角色是导游,要引导学生,告诉学生前面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灵光闪烁,必然会享受到无限风光。再次是学生成果的欣赏者,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肯定、表扬、鼓励适当且恰当地送到学生身边,让学生感觉到被自己景仰的老师表扬是多么快乐,能够经常感受到自己的不断进步。
  王金战老师的教学理念深深地触动了笔者,使笔者倍感老师的责任重大,真正体会到栽树要养根,育人要育心的内涵。教师不仅要将专业课讲得令人如痴如醉,同时还应是人生命运的导师、幼小心灵的守护神。在教学中如何体现王老师的教学理念,是笔者学习、认识、理解、应用和体会的系列过程。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王老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经验、促进师生互动、加强情感交流等方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声乐教学有别于其他课程,鉴于其特殊性,笔者在教学中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学生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调整好学生的心态,能够使他们用愉快的心情、豪迈的激情进行练声和演唱,用心体会作品的内涵,身临其境而忘我地尽情表演。如果某个学生心情不好,笔者会贴心地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其解决影响情绪的各种问题,克服情绪障碍对学习的干扰。试想,如果一个学生在上课时情绪低落,心不在焉,答非所问,怎能进入角色用心练唱和表演呢?从事声乐教育的人感受最深,心情好坏、情绪高低对课堂效果会产生超常的影响。二是积极实践反木桶理论,不看短板看长板。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找准各个学生的切入点,鼓励其向前迈进。课堂上笔者频繁出现煽情的语言多是:好样的!真棒!太好了!好极了!比上节课进步多了!因为学习声乐的学生,天赋、灵性、感悟能力、表演才华差异悬殊,老师不能用同一标杆儿丈量学生,不能赶着鸭子上架。应因材施教,鼓励他们只要通过努力和用心学习,人人皆可成才。那么,怎样对待同学们在学习中出现的缺点或错误呢?笔者的做法是不回避矛盾,但应讲究策略。通常情况下,在上课时不批评学生,避免干扰学生情绪,打乱思路,影响教学进程和效果;不在众人面前批评学生;不与另一个好学生比较而批评暂时成绩差的学生;不能用“朽木不可雕也”“笨蛋”“榆木疙瘩”等不良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尽量利用课余时间约学生谈心,和学生一起寻找根源,以理服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并携手前进。三是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效应。声乐课上,老师的高雅气质、煽情的语言、动情的示范动作和优美的伴奏琴声,定会将学生迅速带入作品,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忘我的角色之中进行演练。学生的激情表演,反过来再激励老师忘我地带教。这样师生之间相互感染、相互激励,活跃的课堂气氛将会越来越浓,如此相辅相成的互动效应,必将推动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反“木桶理论”对育人的重要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在声乐教学中更能体现其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
  [1]王金战,隋永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1版
  [2]谢振荣.“木桶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教育艺术2000.02
  [3]马际娥.打破那只木桶. 教学与管理.2005,23
  [4]马际娥.“木桶”理论之反思考.江苏教育.2005.11
  [5]田奇庄.木桶里的短木条.散文百家.2004.18
  [6]姚淑云.木桶原理与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04
  [7]曹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四大理念.中国青年研究.2006.08
  [8]于成义.“木桶理论”与师德修养.宁夏教育.2001.11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