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楚辞的艺术特征(楚辞远游篇)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6 16:14:20 归属于艺术论文 本文已影响54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远游》的诞生与《离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其游仙精神的贯注及神仙、方术意象的采用赋予了其不同于《离骚》的游仙诗特色,引用吴汝纶先生的话来概括即“体格平缓”。《远游》体格平缓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节简单,少有冲突;舒缓的情感表达方式;受道家思想影响的特色。

关键词:《远游》;艺术特色;体格平缓
《楚辞·远游》围绕求仙远游而写,先交待了动机,然后写准备过程,最后写学仙远游过程中的无比欢乐与自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神仙思想体系。《远游》为游仙诗无疑,也是现存最早的游仙诗。i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游仙诗,《远游》的诞生不是无源之水。《远游》之前,文学史上最早以天国远游作为创作主题的是《离骚》。《离骚》“奇文郁起”ii,其天国游的雄伟气势、瑰奇多彩至今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远游》的诞生虽然与《离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其游仙精神的贯注及神仙、方术意象的采用赋予了其不同于《离骚》的游仙诗特色,呈现出与《离骚》不同的风格,引用吴汝纶先生的话来概括即“体格平缓”iii。
  一 情节简单,少有冲突
《离骚》主人公先向神灵交代自己清清白白的出身,然后向神灵诉说自己的不幸,一遍又一遍陈辞,一次又一次哭诉,劳苦之极,困倦之极,却毫无收获;他神游天上,虽然役使众神,煞是威风,却屡屡受挫,帝阍不为我开门反而“倚阊阖而望予”,后来“求宓妃”则“纷緫緫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待见到“有娀之佚女”、“有虞之二姚”,又因“理弱媒拙”、“好蔽美”、“称恶”等原因而不遇。《离骚》中的冲突此起彼伏,主人公处于一个十分尖锐的冲突之中,在本能的对生命的渴望与美政理想之间,主人公最终选择了后者,他的选择“不是那种‘匹夫匹妇自经于沟洫’式的负气,而是只有人才能做到的以死亡来抗衡荒谬的世界。”iv
  《远游》的情节则相对简单,主人公迫于现实生活的痛苦,感叹自己质菲薄不能成仙,羡慕天上的神仙是多么幸福。于是他也来修炼,而且还向仙人王子乔讨教了几招,他最终成功了。他在天上役使众神,众神都为他服务,天阍为他开门,帝宫、清都任他遨游,王子乔与他娱戏,丰隆为他导游,飞廉为他开路,文昌、玄武为他做侍从,雨师、雷公做他的卫士,宓妃为他演奏咸池之乐,二女为他唱《九韶》之歌,湘灵为他鼓瑟,海若为他起舞。在经营四荒、周流六漠后,一切感觉顿然消失,进入到了天地未分之前的“太初”境界。两文出现此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远游》主人公是一个受道家、神仙家思想影响的失意士子,他没有像屈原一样幸运地生活在战国士文化精神照耀的时代,因而没有屈原那样宽广的胸襟与宏伟的气魄,在现实生活遭遇挫折之后,他并不是像屈原一样上下求索寻找解决的出路,而是逃向了理想的神仙世界。
  二 舒缓的情感表达方式
  《离骚》是一篇饱含激情的诗作,主人公的怒火中烧、满腹委曲、殷殷眷顾、抑郁不平等情感千百年来感动着读者的心。闻一多先生曾这样形象地描述《离骚》中饱含的激情,“个人的身世,国家的命运,变成哀怨和愤怒,火浆似的喷向听众,炙灼着,燃烧着千百人的心”v阅读《远游》,这种激荡的情感感受荡然无存,《远游》尽管也有表现主人公情感的句子,如:
     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哀人生之长勤。
     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然而,细细品味这些句子,与《离骚》相比,他们缺少了强烈激情的贯注。汪瑗曾比较《远游》与《离骚》,认为前者“犹为和平之音”而后者“多泄忧愤之语” vi,颇为贴切。《离骚》的主人公在呐喊,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远游》的情感却是用叙述的方式不紧不慢地表达出来。
  三 受道家思想影响的特色
《远游》虽为游仙诗,但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中有的语句颇似道家之言,二是《远游》主人公采用了庄子后学与稷下道家的养生之道,三是《远游》主人公的最终归宿与庄子后学、《吕氏春秋》描述的道境颇为一致。
  首先,体现澹泊无为、虚静寡欲的道家之言自然而然就给人一种宁静的心灵感受,况且主人公还将其作为修身炼道之术。《远游》主人公像庄子后学与稷下道家一样,采用了一种处静的养生之道。处静,即保持寂静的心理环境,虚而待物,不劳累精神。《远游》主人公在有条不紊的修仙炼道过程中,他的精神首先得以最大程度的升华,抛开外界的干扰,气志专一地做自己的事情。它与后世一些带有强烈功利色彩的诸如黄白、神丹、金液等外丹术相比,更讲究自然恬淡,少私寡欲,所以,处静的修养方法对《远游》平缓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另外,《远游》主人公最终进入的是一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1的寥廓道境,这是一种宇宙生之初的境界。《远游》主人公通过修炼后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而不是物欲享受的极大满足,也是其体格平缓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清]朱乾《乐府正义》卷十二将《远游》定为“后世游仙之祖”。
[2]《文心雕龙·辨骚》。
[3][清]吴汝纶:《古文辞类纂评点·远游》,转引自[清]姚鼐《古文辞类纂》,中国书店,1986年6月版,第1112页。
[4]李泽厚:《古典文学札记一则》,《文学评论》,1986年4期。
[5] 明]汪瑗:《楚辞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276页。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