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优秀民间艺术是学校开展美育活动的重要资源。通过对民间文学融入幼儿园美育活动实践样态的深入调研与观察发现:前幼儿园美育存在着资源过度开发、实践样态单一、美育评价缺失的问题。可以通过明确美育的逻辑起点,以美育目标为价值引领与评价标准,建构多元、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几个方面建立幼儿园美育工作的逻辑思路。
关键词:优秀民间艺术;幼儿园;美育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不仅要“开足开齐美育课”(第八条),更要“统筹整合各方资源”[1](第十五条),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优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曲艺为代表的中国优秀民间艺术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民族智慧与人文关怀,传递着隶属于地域与民族的精神魂魄,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是学校美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在肯定优秀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美育价值的基础上,对民间艺术融入学校美育活动进行深入调研与观察,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审视幼儿园美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能够为我国幼儿园美育工作的深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与实践逻辑支撑。
二、民间文学在幼儿园美育中的现状与问题
(一)民间文学的审美属性
民间艺术的审美属性决定了其在幼儿园美育活动中的方式、效果与路径。从文学与民俗学的双重视角中,诞生与传播于人们口耳之间的民间文学不仅仅传递着根植于民族基因之中的母语,还通过活灵活现的话语表演传承着不被时代所抹去的优秀传统价值观与厚重情感。民间文学粗线条的叙事手段与不事雕琢的艺术特点正好切合儿童对语言文学“稚拙”的追求,贴合着儿童审美认知特点,因而就具备了其他文本阅读所不具备的教育价值,在“口耳相传”之间向儿童传递着一个国家、民族、区域民众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内涵,具有着非凡的幼儿美育价值。
(二)民间文学在幼儿园美育中的实践样态
优秀民间文学在幼儿园美育中的应用,是在现代儿童观的视野下挖掘和整理传统民间文学中适合进行儿童美育的资源,并将其与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融合,以促进儿童多元发展的过程。根据对幼儿园美育活动的观察,“民间文学”在幼儿园美育活动中的实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重要样态。1.民间童谣的念唱童谣(或称儿歌)是可供儿童听赏、念唱的重要韵语文学,被称为“人之初”的文学。耳熟能详的民间童谣,如《春节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拉大锯,扯大锯》等,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与质朴的艺术表现力,传递着人类共同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能够促进儿童语言、情感、道德、认知的发展,成为了幼儿园语言活动的重要载体,以幼儿的听赏、念唱为主要活动形式。2.民间故事的欣赏、讲述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儿童接受范围为广的一种文学类型,如《田螺姑娘》、《白蛇传说》等,其所塑造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充满幻想的故事情节以及具有口语讲述性的语言形式都深受儿童喜爱。幼儿园的教育应用多以书面语言形态的故事欣赏、绘本听赏以及口语故事的听赏为主要形式,较多应用于幼儿语言相关活动中。3.民间文学的改编、创作具有原始风貌的民间文学本质上还保留着民间艺术粗犷的特点,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往往要进行现代加工与创作,使之转变为真正能够为儿童喜爱的文学资源。民间文学的现代性转化是创作者根据地方传统民间文学文本素材,重新构思创作(包括口语创作与其他媒介创作),是独立于传统民间文学的艺术作品再创作的过程,在幼儿园美育中以创意美术、绘本制作、戏剧表演等多种形态出现。总体上来讲,民间文学在幼儿园美育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以语言活动为中心的相关教育领域,以儿童文学的主要样态出现,究其是否发挥了自身艺术形态的美育价值,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三)民间文学在幼儿园美育实践中的问题
1.过度开发,割裂民间艺术的审美特质目前国内对于优秀民间文学美育资源的挖掘显示出惊人之势,大量打着“优秀传统文化”旗号的读本、绘本、课程层出不穷,表面上看似极大限度地开发了民间文学中所蕴含的的美育资源,但是实则却并未把握与理解民间文学最深层的审美属性。对民间文学单纯意义的文字改编、配图本质上不同程度地消解了其最具魅力的“口头性”,将民间故事由“活态文学”转换为“静态文学”,虽一定程度上拔高了其语言文字艺术,却削弱其口语表演艺术。用郑志明先生在《民间文学的研究范畴及其展望》中的话来讲,“如果民间文学只能转换成文字的存在方式,那么可能变成另一种形态的‘通俗文学’,而非民间文学了。民间文学可以被采集,以文字方式出现,其真正的生命还是在口头语言上,惟有还原到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情景,才能体会到民间文学的浓厚情感。”[2]当民间文学丧失了其民族性与活力,在对于儿童美育的上就难以触摸到最深邃的民族情感,自然在美育实践中的作用就会被大大削弱。2.样态单一,资源利用形式老旧从对幼儿园民间文学的应用观察中不难看出,民间文学美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集中于语言层面,重点关注其作为儿童文学样式的教育实践,对民间艺术的审美属性认知仅停留在表面,美育资源审美属性挖掘并不深入,就导致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在进入美育实践中时伴随着形态单一,缺少创新性与现代性的问题。3.评价缺失,美育质量测评缺位美育具有着非凡的育人功能,但是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实践中却依然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还在于对学校美育质量的监控与测评长期处于缺位的状态,对美育内涵、目标、形式、路径缺乏系统的认知与理解,将“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长期混为一谈,单纯地将艺术素质(如舞蹈动作是否标准、绘画技巧是否娴熟)作为美育实践的单一标准,无疑将美育引向了功利化、单一化的道路。整体上来讲,民间文学美育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着开发不彻底、利用形式单一的突出问题,直观反映了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育实践中的困难,究其原因,与美育理念落后、幼儿园美育资源配备不足、学校美育体系尚未健全等实施要素都有着密切关系。
三、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美育的相关路径
从对国内幼儿园美育实践的观察来看,“竹琴”、“皮影戏”、“剪纸”、“地域民间故事”等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民间艺术已经以各种形式进入幼儿园的美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积极路径。现结合《意见》所提出的导向性意见,就民间艺术如何融入幼儿园美育有以下逻辑路线可供参考。
(一)逻辑起点:民间艺术的审美属性是美育的逻辑起点
在现在的幼儿园美育实践中,民间艺术更多地是以教育资源与手段的面目出现,突出了教育价值,却弱化了其审美价值。美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审美教育”,是指通过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理解、体验、评价、表现和创造,从而提升人审美素养、人文素养的过程[3]。审美教育不等同于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比艺术教育更广泛、更深刻。这就要求艺术主体不仅仅只作为对象、手段、方法,更是媒介、视角与思路。审美教育的逻辑起点不在于如何教育,而在于美,在于如何发现艺术之美,如何借助艺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美,或艺术的审美属性应该是美育的逻辑起点。幼儿园美育实践之所以存在着资源开发不彻底、利用形式单一等问题,其本质其实就在于对审美艺术形式认识与理解上存在着关键偏差。若幼儿教师对于“艺术”本身停留在较为肤浅的认识层面上,那么带给幼儿的美育就自然难以深入与彻底。就拿民间文学为例,质朴而充满幻想色彩的节日故事,如“端午节的故事”、“年的故事”等民间传说经常在幼儿园的特色节日活动中如浮光掠影般出现,在当代话语与价值体系中儿童只知其大致的故事情节,对其与节日之间关系的思考与情感的浸润仅停留在表面,更不用说美育的效果如何了。民间文学特殊的审美属性蕴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审美特质,得以延伸出丰富的美育资源。以一首民间童谣《张打铁》为例,“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割大麦/割一合/喂麻雀/割一斗/喂黄狗”,其朗朗上口的语言形式、踏实勤奋的劳动精神、体贴亲人的质朴情感蕴含着不同层面的美育精神,每一个层面都可以延伸出不同形态的美育活动。以民间艺术的审美属性为起点,得以挖掘其所蕴含的语言美、劳动美、心灵美多重美学特质,每一重又得以延伸出不同形式的美育活动,层层推进,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发挥民间艺术的美育功能。诚然,对艺术审美内涵的理解与认识无疑是对于幼儿教师美学素养极高的要求。不过,从师范院校幼儿教师美学素养的培养、幼儿园专业美育师资的配备、幼儿教师职后的继续教育,再到各级社会机构提供的多层次智囊支撑,都可作为幼儿园解决美育师资配备、提升美育能力的重要探索方向。
(二)科学定位:以美育目标为价值引领与评价标准
美育目标是美育的质量标准,对于学校美育目标的科学定位能够有效撬动美育实践活动的实施与评价,是开展美育的重要支点。《意见》(第六条)在美育课程目标上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要“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1],形成了有梯度、相衔接的美育课程目标体系框架(见下表)。学前教育阶段美育目标不仅成为学生审美素质养成的“第一颗扣子”,也将决定美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走向与内容框架。在构建大中小幼的美育课程体系中,学校美育工作的目标逻辑建立在学生“审美素养”发展的核心基础之上,突出了“素质养成”(即素养)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原则。通过对学生审美核心素养内涵的深入分析,就得以建立起学前教育阶段学校美育的目标体系。审美素质是指主体对美的事物(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进行感知、理解、体验、评价、表现和创造的基本品质与能力的综合。在《意见》(第九条)中也将学生的审美核心素质概括为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四个方面。综合来看,对学龄前儿童的美育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进行。明确学校美育目标,也就是进一步确定了幼儿园美育的内容、手段、过程以及质量评价,以民间艺术的审美属性与幼儿的审美特点为逻辑起点,以美育目标为逻辑思路,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的美育活动才能够有效开展。
(三)融合机制:建构多元、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
美育课程是落实幼儿园美育目标的根本路径,在“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的同时,如何“开好、上好美育课”才是关键。在幼儿园美育活动中,如何选择“美”的课程资源、采用怎样“美”的教学手段将决定美育效果与质量。在美学视野中,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美是难的”,对于“美”的内涵、标准的界定向来是难解的命题,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特殊的审美取向与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进而表现美、创造美,就不能拘于某一时代、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认识,要在“宽容而开放”的视野中,在“跨越与融合”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审美认知特点,积极拓展美育资源、丰富美育手段。1.开设综合美育课程美育课程区别于音乐、书法、美术等艺术类课程,是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对相关学科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的综合性课程,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而幼儿园课程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也具有融合性的突出特点,正如《意见》(第四条)提出的“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可以说为幼儿园不断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实施路径。以民间文学为例,在深入挖掘民间文学内含的语言美、勤劳美、艺术美、行为美等美育资源的基础之上,美育课程得以扩展出诸如阅读、表演、绘画、亲子活动、社会实践等多领域、多角度的主题活动,将美育与劳动教育、德育、智育相融合,综合提升幼儿核心素养。图2以民间文学为核心的综合美育课程框架2.将儿童观、教育观与审美观深度融合“和”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西方美学对“美”的重要阐释,“和”所指向的“和谐”、“中和”、“多样统一”是“美”的具体表现,也应是审美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理念。学校美育在幼儿园美育中秉持“多元、融合”的教育理念,就要将儿童观、教育观、审美观相统一,建立深度融合的美育理念。(1)艺术审美特质与儿童教育相融合(艺术与教育);(2)儿童审美精神与幼儿园美育相融合(儿童与成人);(3)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传统与现代)。以上“三个融合”分别指向了幼儿园美育资源的开发、美育内容的选择以及美育课程教学手段的深度整合,指向了中国优秀美育文化的审美内核。3.将课程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学校美育活动是一个涵盖社会、学校、家庭的整体生态系统,以学校美育课程为核心,学校校园环境、社会美育氛围与配套设施、家庭美育态度对育人效果都有着重要影响力。《意见》(第四、十五条)明确指出要“推进课程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基本公共文化艺术项目为学校美育教学服务”,就是意味着学校美育课程需要向社会、向家庭的延伸,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四、反思: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美育的价值归向
民间艺术是来自于底层劳动人民最鲜活、最具生活气息的艺术样态,对民间艺术的认识、理解、体验与表现得以让儿童站在数千年民族文化血脉的基础之上,回归人类之“本”、回归文化之“根”、回归生活之“真”。站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新”起点上,民间艺术所坚守的美学精神与学校美育所面临的多元困境指向了相同的价值归向,那也是美育最终目的,即“人”的全面而均衡发展。就幼儿园来讲,“儿童”的审美方式与价值取向如何在美育中得到重视与认可是下一阶段学校美育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作者:史妍 李冰 单位: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研究所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