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核心素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前提。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导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政治课程教学的效果,优化教学过程。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分析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优化原则,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几点优化政治课程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课程优化
现今,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关键。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能只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还要重视他们对各种概念方法的理解,以及思想意识的发展,以核心素养为依据,构建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充分发挥政治课程的育人作用。但目前来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1.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指的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个体在参与时形成的情感归属,是基本价值观念与政治信仰的基础。就高中政治课程而言,政治认同是高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还要加强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也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客观科学的认知与分析,把握事物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思考,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以理智的心态来参与政治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态度,理性地看待各种事物,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3.法治意识。法治是指实施法律制度的理念,法治意识则是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制度的思想意识,是对于社会法律法规的认可与肯定。从本质上来看,法治是社会秩序,需要依靠每个人的共同遵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能够做出较好的判断。4.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政治活动,涵盖了公民在社会活动的行为,包括遵守公共秩序、遵守法律、政治参与等。公共参与作为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之一,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具体来说,公共参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共决策,学生应依照法定权利,对社会管理、文化发展、经济建设等工作提供个体意见;二是公共事务,学生应当在解决公共问题、运用公共权力、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三是公共监督,学生需明确自身在公民监督、政治监督、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权利。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公共参与的框架,是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优化课程教学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目标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首先要预设正确的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活动应当达成的效果作出明确的规划。同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在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目标的制定都至关重要,关系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走向。就高中政治课程而言,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他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高中政治教师要以此为目标,探索优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同时,还要对总体目标进行细化,针对每堂课的具体内容和主题,制定出三维目标,以此来推动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2.整体性原则。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由不同的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层层递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整体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明确不同环节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应当达成的效果。课堂教学通常由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不能只关注某一要素,而是要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将教学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协调好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作用,以此来提升政治教学的效果。3.主体性原则。在新时代下,教师应当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将学生当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情感状态、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要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过去理论灌输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探索,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有趣。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信息获取与加工的主体,也是实践参与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积累经验,给学生更多的信任与支持,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参与的意识与能力,更好地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4.生活化原则。知识是从生活中而来的,并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体现与应用。高中政治课程更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生活化的原则,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构建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政治课程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学生多种素养的发展。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学生才能切实理解各种政治概念、观点的意义与作用,实现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上的转变。政治课堂既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平台,也是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核心素养活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水平,引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内心共鸣,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课程教学的切入点
1.优化课程目标。在高中政治课程的优化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更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能力、情感、态度、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能将应对考试作为唯一的目的,而是要意识到政治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现实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待政治课程教学的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例如在教学《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过程;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学习,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相关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推动中国的发展。通过多维化的目标,改变过去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本课的具体内容进行解读,分析其对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发展意义。如在政治认同方面,通过对改革开放进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我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使他们树立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在科学精神方面,通过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深化认知程度,增进学生对于党的领导以及人民群众勤劳智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2.利用并整合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确定了教学的主题与基本内容。因此,要推动政治课程的优化,教师首先要对新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充分利用与整合教材,最大化地发挥教材的作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材包含了不同方面的内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等,其设定的主体与目标各有不同,每本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都具有针对性与独特的作用。教师需要充分发掘教材的潜在作用,将其与核心素养的各部分内涵连接起来,增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在教材整合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参照考试大纲,对各章节的目标与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制定出符合学情的教学计划,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学生能够复述的,哪些只需要学生了解即可。同时,要明确不同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比如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确立的过程,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主要载体,有利于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树立起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又如必修4《哲学与文化》,在教学中可以将重点放在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上,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意识,情绪敏感易冲动,但由于本身的社会经验不足,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在看待问题上容易片面、偏激,通过《哲学与文化》的教学,可以使他们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形成理性看待、科学分析的意识,对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3.优化课程实施方案。传统的高中政治课程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将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这种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政治课程的优化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程实施方案的改进,采用更加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比如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我国各民族文化习俗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化与丰富性形成深刻的认知。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感受,思考如何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又如在教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最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视频,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具体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与流程,增强他们的公共参与意识与能力。4.提高评价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发展情况、分析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然而,政治课程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而德育本身较为复杂抽象,无法通过简单的纸笔测验进行评价。因此,教师要改进政治课程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要提高评价的针对性,不能只通过固化的考试或作业形式进行评价,而是要针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出发,设置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对学生的发展情况作出全面的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从核心素养出发来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提高评价的时效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以阶段性考试为主,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较少进行评价,以至于评价具有滞后性,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对评价的重视程度,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作出相应的评价与指导,促使他们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实现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总之,在现代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放在重要位置,改变以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观念,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深入理解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实现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优化,增强政治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推动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18(50):146-147.
[2]宋佳.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转向[J].中外交流,2018(51):433.
[3]郑志东.浅议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7):80.
[4]徐凤,郭静静.浅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3):149.
[5]叶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深度教学路径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8(07):75-76.
作者: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