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这种政策背景下,中学的教学组织、学生学习状态乃至校园文化都将发生深刻变化。高中教师的工作环境不仅不会得到显著改善,还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如何做好学术引导和升学指导的结合?以前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学术引导,只要使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现在还需要升学指导,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与专业关系,帮助学生选课和进行生涯规划。其次是教师也要面临被选择,专业化水平要求更高,竞争压力更大。新高考改革使本已经疲惫不堪的高中老师们感到更加焦虑和手足无措,年龄越大者问题越是突出,不容我们回避。
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很多好多理论和建议,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本文侧重从心理学角度谈一下对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了解教师发展需要,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按照马斯洛五个层次需要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当前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后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首先,学校要通过增加教师进修、参与学校决策等,加强教师对单位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这些都有助于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其次,校长要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与更大的自由度,并且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从而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第三,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山东省东营市教育局2014年8月出台的骨干教师梯级培养方案,为全市教师搭建了 “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教育名家”五级培养平台,也为学校有效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二、陪护教师心灵,将幸福密码送给教师
一些研究者将职业倦怠的成因分为两大类:一是工作环境等外部因素,二是个体的人格、态度等内部因素以及某些人口统计学变量。面对相似甚至相同的工作环境,个体间发生职业倦怠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毕淑敏认为,幸福首先是一种情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幸福是一种感觉。
所以,学校不可漠视教师的心理状况,按照毕淑敏的观点,首先应积极进行心理指导和干预,使教师对自己形成一个良好而恰切的评价,对于自己的期望值恰如其分,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有条不紊地工作、学习、生活。其次,应该积极主动地关心教师生活,协助教师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因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社会交流,社会支持是预防职业倦怠的必要因素。第三,在3月、5月、9月和10月教师职业倦怠的可能高发期,学校更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咨询或组织培训,让教师学习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支持和关怀,有条件的学校可安排教师参加一些活动,这样既帮助教师释放累积的消极情绪,又给他们创造了相互交流、互帮互助的机会。
三、培育良好的校风,发挥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心境。就一个教书育人的团队而言,幸福应该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只有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才能从各自不同的角色定位中找到幸福感,而且这种幸福感是可持续的、影响深远的。一所学校的组织文化与人际网络往往很复杂,包括各种有形无形的、正式非正式的组织结构与人际关系,而这种学校文化会影响到教师的专业行为与工作士气。学校应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针对不同教师的情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
我们通常强调校风班风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却忽略了校风对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我们通常强调教师的身正为范作用,却忽略了校长对于教职工的榜样示范作用。只动嘴不动腿的校长是无论如何带不出良好校风的。教师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只有靠领导的有效激励和带动,才能变成教师的工作动力,才能使教师在身心愉悦的心情中成长和发展。2009年,山东省广饶一中高欣华校长的“抓干部带政风,以政风带校风”的做法获得了巨大成功,使一个新组建的万人学校迅速走出磨合期,营造了“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和谐学校文化,用三年的时间实现了创建齐鲁一流名校的前期目标。
四、区别对待不同年龄,改进学校评价方式
我们通常强调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却往往忽略了教师也存在个性差异问题。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学校的绩效评价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不恰当的评价不仅不会评出积极性,还会有很大的副作用,甚至产生消极对抗。例如,新高考改革之后,许多老教师一方面担心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担心成绩不如年轻人面子上不好看。对此,笔者有两点建议:一是划分两个年龄段进行考核,譬如以50岁为分界线。二是根据教师的身体精力状况和经验水平适当调整工作,引导老教师扬长避短,重点在德育、关心下一代、培养年轻教师等方面发挥自己的组织和经验优势,让老教师们焕发第二次青春。给年轻教师适当压担子,在教学科研、个人专业发展、教育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成就。
作者:于宏立 来源:汉字文化(教学卷) 2016年9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