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方式,通过一代代的杂技艺人的不断努力,发展为当今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当代杂技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舞台上杂技演员的健美英姿,高超技术,展现了现代生物学、生理学等多种技术应用,揭示人体潜能的奇异能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杂技艺术发展到今天。杂技演员的表演已从比较单一的技巧表演发展到多样化的综合表演,在不断变革、开拓、创新中。显示出了杂技技艺的无止境境界。杂技表演日愈向人体的极限挑战,杂技技艺越来越向高、精、尖水平发展。杂技演员无论欲在任何一个杂技艺术作品和精品中有上佳的表现,其体能和技艺基本功是基础。除此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杂技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杂技艺术是人体的功夫艺术。在杂技表演独有的技艺境界里,表演者不断挖掘自己的人体潜能,表现人体的本质力量。创造着超越人体极限的不凡与神奇。在这个创造的过程中,优胜劣汰,大浪淘沙,走向成功金字塔顶端的是极少数佼佼者。
杂技演员心理素质培养是伴随一位杂技演员艺术生命的终身课题,从一无所知的学员到创造奇迹的演员,我们都应该注重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看做是客体的,被动接受的;对一般演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是客体与主体结合的。以被动接受与主动接受相结合;而对成熟演员的心理索质培养,有客体的因素,但主要是主体的因索在起作用。但在任何一个杂技演员的成长过程中,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无不凝集了教练的心血与智慧。
杂技训练中,每一类型的节目训练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如脱手节目、“转毯”、“草帽”、“手技”、“高车踢碗”这类节目,是杂技节目中要求动作准确性和稳定性都非常高的,影响准确性和稳定性虽有基本功扎实与否的因素,节目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场地适应性方面的因素,但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来看,心理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据笔者从事杂技表演多年的体会来看,同等技术的不同演员,或同一技术的同一演员在不同场合下,由于他们怀着各种不同的心理参加训练或演出,结果各有不同。有的演员对训练演出缺乏信心,感到非“跑托”不可,因此演出时产生害怕的心理,紧张导致技巧发挥失常,出手轻重不当,有的演员会抱有消极态度,有的演员因不能自控而兴奋过度,这些对于技巧的发挥,都会产生不良效果,不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动作。特别是一些高空节目,有的演员因为“跑托”受伤,产生了恐惧心理,就会产生在训练或演出中心里发慌,上去怕掉,就是勉为其难地上去也会感到失控,动作协调性差,动作僵硬,不舒展,以至心里忐忑不安,有力不从心之感,不能正确理会技术要领,这样,就势必影响动作稳定性,造成“跑托”,走进一种恶性循环。但是只要有良好的基本功和技术水平,加上平时注意心理训练,在某种失利或身体处于不舒服的情况下,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发挥出好水平。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杂技演员平时也要注意心理素质的训练,对于高空节目或平衡性较强的节目训练应加大难度或增加训练次数和改变条件等,做到熟能生巧,不断提高平衡能力、控制能力,克服恐惧心理,多进行一些有观众观摩的训练或联排,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它能使演员适应演出的心理要求,更好地发挥平常水平。另外,教练在平时的训练中,语言、神态对受训者心理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教练发现受训者有紧张情绪时,就要教导受训者做到胆大心细、按要领完成动作、要有必胜的信心。由于教练的心绪平静,语言简练和蔼,就能增加受训者的自信心,缓解紧张情绪,克服不正常的心理阴影。抓住了受训者的心理特点做工作,收效就大。反之,如果只顾训练技巧,不解决心理的非正常反应,就很容易造成动作变形,如果教练一味训斥、惩罚,这样就更会让受训者产生抵触情绪,训练不再是一种自觉行为,对领会技巧要领或完成技巧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教练和受训者都应该有意识地自觉培养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让受训者带着情绪练功,必须保证受训者的安全,培养受训者的兴致和自信心。一旦受训者进入良好的状态性中,教练此时不要头脑发热,无节制地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导致受训者不正常的心理因素的产生,进行心理训练应从学员抓起,因为良好的心理训练,不是一日之功,是多年坚持不懈培养的结果,心理训练在学员期间,最容易接受和巩固,是最为适宜的。教练需经常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了解受训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随时加以解决,如进行心理测试训练,安慰谈话和适宜的准备活动等。
总之,良好的表演、心理素质的形成,是建立在掌握良好的心理训练方法并持久不懈、日积月累的训练之上的。可见,杂技艺术人才的培养,克服心理障碍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增强杂技演员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才能确保临场水平的正常发挥,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杂技演员,才能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