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国有企业是我国的命脉企业,不仅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更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财政来源。但深入分析国企目前的现状,可知其在提升经济效益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其次,针对提升经济效益的路径以及应当坚持的几个原则进行深入探讨,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一些良好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济效益 财政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占据着核心地位,国有企业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国有企业控制着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很重要的一种财政来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依托,它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国企的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
(一)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国有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比较差,其发展的状况很不符合其现在所处的地位和它所占用的大量而优异的社会资源。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它改革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致使不仅没有有效利用其所占据的资源,反而导致了其资产的流失及经营的破产等不良后果。
(二)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原因
从国有企业自身结构的角度分析,影响其效益提升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其一,国有企业的机制比较落后,缺乏经营活力。也就是说,企业缺少激励职工及领导者的机制,尤其在责任、产权和职业这些方面,约束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其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导致对企业的管理不完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是该企业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已经处于老化的阶段,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其三,企业重复性建设导致规模结构缺乏合理性。其具体的表现是企业不管大小,都追求“全”,这就导致企业在分工协作上的水平较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导致规模不经济。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还主要是粗放型的,零散的经营模式使之缺乏规模效应,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并缺少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及一些高附加值和低耗能的产业,又由于其低端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国有企业缺少与自身产业相关的一些产业链接,难以实现产业的转型及升级。
其四,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差。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国有经济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就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而言,创新能力总体上都比较弱,企业的主营业务并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而对那些新型经济增长的领域而言,也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从而未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或者由于投入研发的成果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缺乏含金量比较高的产业,自主品牌也不多。
二、提升国企经济效益以推动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
要想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国有企业必须要加大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积累自身的能力和资源,然后作出统筹规划,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政府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直接微观的管理,转变为宏观地调控,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取代行政的手段,实现对企业的间接调控,对企业代理制进一步加强完善,做到国有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真正分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国有企业真正进入市场竞争,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同时,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及相关法律,实现对市场秩序和行为的有效规范。打破国内人为和地区性的封锁,为那些比较优势的企业顺利进入市场扫清障碍,并完善退出机制,使那些劣势的企业能及时有效地退出。并且,为了向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企业之间展开公平的竞争,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统一和开放的市场。国有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竞争意识,逐渐摆脱对国家的依赖,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强大。
(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企业科研创新能力
企业之间的竞争,简而言之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因此,国有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要想培育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将核心技术的创新作为重点。就技术创新而言,我国的目光应该放眼于国际市场而非国内,要参照本行业的国际领先企业,并尽力形成国际范围内该行业的技术优势。要抓住重点,争取在一些我们比较占优势的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样做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带动其他类别的企业的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国家的工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在那些我们占比较优势的领域,企业应该将节约资本技术的研发放在首位,使原来占优势的领域更具有竞争力。而对于我国比较劣势的领域,企业就应该加强技术研究,加大产品和技术研发的资金的投入,先模仿创新,再技术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三)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就企业的经营者而言,他们应该形成敢于更新人才的观念,营造一种利于人才竞争的良好环境,并从制度上对人才的选拔及使用加以保证,积极做到对人才的争取,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国有企业更应如此,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进步,将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当急需要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时,可以实行滚动式的培养,培养的重点放在他们的适应和创新能力上。国有企业还应该对用人机制进一步加强改革,营造一种良好的利用和激励人才的环境。要对人才流动的障碍在制度层面加以根除,在各领域全面的推行聘用及辞职和辞退的制度,实现人才和企业的双向选择和人才的竞争上岗。同时,还要对收入分配制度加以改革,要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这一原则,积极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如管理、知识和技术等参与效率的分配。
(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企业结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优化企业结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不断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过程,该活动主要表现出治本性。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而非对立关系。如果说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短期的、治标的活动,那么调整产业结构就是一项治本和长期的活动。通过实践我们知道,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做到标本兼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为了实现国有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做到扩大企业的规模、实现产业的升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提升经济效益应坚持的原则
就目前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来看,国有企业由于多方面日益严格的要求,如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等,使得我们必须再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这同时也是和谐企业得到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表现在: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首要任务
经济的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因此,只有实现经济的快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国有企业在目前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真正达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要坚持经济利益为第一发展目标
利润对一个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企业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一个企业如果利润得不到增长,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有企业更是如此,它们虽然看上去比较强大,但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因此,国有企业也应该将利润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也应该把利润最大化放在首位,以此来确保国有资产和企业的保值增效。
(三)要坚持三效合一的原则
三效合一指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效结合。虽然国有企业要强调经济效益,但并不是说要因此排斥环境和社会效益,而是要求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主动去承担一定的和会责任,并保护好生态环境。
(四)以和谐为宗旨,推进国企发展
这里的和谐包含内外两个方面,内部和谐指国有企业内部干群关系和上下结构的和谐,外部和谐指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和谐。国企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工作:
第一,正确认识和谐二字的真正内涵。和谐从本质上讲实质上是指包容性格、坚定原则并互让利益,国有企业只有珍惜和建设和谐,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实现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实现好、发展好并维护好国企全体职工的利益,将其作为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始终坚持共享、共赢的经济发展理念,广泛听取广大员工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意见,并自觉的接受员工的监督,将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果和广大员工共同分享。
第三,要通过科学的指导来提升经济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国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并集中精力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
第四,要充分发挥出党委的核心作用,对于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间的关系加以妥善的处理,使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最终实现国企的又好又快发展。
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应该根据国企的实际情况,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统筹规划,吸收各种有利因素,敢于创新,综合的运用各种手段,最终使其经济效益得到切实地提高。综上可知,国企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应做到不拘一格,要在探索中发展并加以创新,最终实现做强国企的目的。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