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产业空心化(产业发展空心化)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19 16:25:28 归属于工业论文 本文已影响13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尤其是中青年农村人口加速流出农村,导致农村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空心化现象。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传统农区约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农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心化问题。这直接关乎我国“三农”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稳定和长治久安。借鉴美国经验,用市场化的集约化经营模式从战略上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值得大力推行。
  一、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已势在必行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1%,进城务工农民达2.53亿人,农村人口逐步减少,已从1995年的8.6亿人降至2010年的6.7亿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也下降到了38.1%,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数据显示,我国西部地区很多农村全村2/3的人外出打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三留人口”比例过大,分别达到5000万人、4000万人、4700万人。我国2.46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浙江、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7岁,农村人口老龄化、劳动者素质下降、耕地抛荒、宅基地废弃等问题严重。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约2.48亿亩,户均近一亩,人均220多平方米,很多农村新旧房没人住,村庄“散、乱、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难配置、效率低,很多村庄处于半荒弃状态,成了名符其实的空心村。
  空心村里大量废弃的土地正在影响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发展,更直接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众多有识之士都呼吁,把农村空心村整治上升为国家保耕地、扩内需、惠民生重要战略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土地流转和提升土地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耕地红线、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优化城乡土地配置的新举措,更是逐步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平台。
  二、借鉴美国经验,采取集约化经营模式从战略上规划并解决我国农村空心化问题
  集约化经营模式是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农业实行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化的经营模式,现代化、科技化、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率很高。借鉴美国经验,用集约化经营模式从战略上整体规划和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值得大力推行。
  (一)制定鼓励政策,用市场手段引导农村从家庭分散经营向农场式规模化经营转变
  引导农村规模化经营是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的重要特点和经验。早在20世纪40年代,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美国农业就已基本实现了农场式规模化经营管理。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农场经营规模大。据统计,2007年,美国共有220万个农场,土地面积为3.73亿公顷,平均每个农场土地面积为170公顷。
  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场式规模化经营,但政府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转租或吸纳农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将农民手中零散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实行企业式集约化经营模式。
  (二)鼓励和引导企业式农场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经营管理,形成高度融合的产业化体系
  在规模化基础上,形成高度融合的产业化体系,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经营,是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的另一重要特点和经验。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农业从业人口为205.6万人,仅占美国全部就业人口的1.4%。平均每个农场只有1.07人进行生产和经营,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平均耕地面积高达181.4公顷。同时,美国农业还将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商品流通、信息服务、金融支持等产业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高度融合的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的产业化体系。
  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目前不仅经营规模小,而且大多以传统的粗放式简单加工为主,科技、机械化水平不高。对于平原地区的农村,应鼓励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的企业式集约化经营模式,对于不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山区,应鼓励实行规模化、科技化经营。以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获得高产出和高商品率,形成现代集约化、高度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农业形态,建立以农工综合企业、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等行业组织为主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打造一条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各环节紧密相连的产业链。
  (三)科学规划,引导农业形成专业化、区域化布局
  美国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在行业上实行比较严格的分工,20世纪初已基本实现种植专业化,建立了各种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如东北部地区“牧草和乳牛带”,中、北部地区“小麦带”,大湖区附近的“玉米带”、南方的“棉花带”、太平洋沿岸“综合农业带”等。
  我国地缘广阔,气候和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应制定科学规划,结合各地农村气候、地理和资源等条件,规划我国农业特色产业带,发挥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四)制定和完善农业法规和配套体系
  美国重视对农业的保护,在立法、制度、政策等多个层面扶持农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农业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2007年,美国出台了新农业法案,形成了以农业法为基础、一百多部重要法律为配套的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内容涵盖农业市场、农产品贸易、农业信贷等各方面,从根本上保障了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推动了农产品出口。
  美国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也非常完善,形成了完善的价格支持、财政补贴、信贷税收、对外贸易等农业保护政策体系。如美国每年根据玉米、棉花、大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对资源休耕的土地给予补贴。对农业投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减免可达应缴税收的48%。
  我国需要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水平,用政策杠杆、税收杠杆等推动农村建设、事业发展。一是要加大农业补贴,在农业支持方式和结构上进行调整,稳定农户收入,减少市场价格的波动。二是大力支持农业信贷,尤其是对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集约化经营模式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大力扶持,为他们购买机械和土地改良提供专项贷款,鼓励他们建立现代化自动设施体系,改进经营活动和耕作措施,购买先进技术、开拓国内外市场等。三是制定向农业与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投资的税收政策。
  (五)加强对农业的行政管理、指导和调控
  美国农业部各级职能部门以及各

[1][2]下一页

种商会、协会等民间组织,不仅管理和调控农业发展,也对农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引导。
  从我国农业管理和调控看,一是要增强管理手段的法制化。对各级农业部门的权力和义务、履行职能的范围等都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二是农业政策可以学习美国主要通过项目方式实施,有利于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三是注重金融、货币、财政、风险管理、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的运用。四是注重预算和绩效管理,对农业部门所取得的成绩和预算安排进行合理的监督、评价和约束。
  (六)加强科技和教育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美国加大对农业的科技和教育投入,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推进科技创新。2007年,美国新农业法案再次加大了农业研究和推广力度,预算达15亿美元,农民可便捷地享受到政府的科技服务。为了推广科研成果,全国3000多个县几乎每一个县都设有一个合作推广站,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美国农业教育作用突出。内战后美国建立了大批赠地学院,培养了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大批实用型人才,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我国也应加强科技和教育对农村发展的支撑作用,通过实施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战略,构建新型农科教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建立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学科技园区和农业科技基地,将农业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迅速转化到农业生产领域。
  参考文献:
  ①刘强.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1% 农村空心化难题待解.农民日报,2012年03月31
  ②农村空心化,三农直通车网站,2011年10月31日
  ③张光、程同顺,美国农业政策及对中国的影响[J].调研世界,2004(10)
  ④卢任.美国农业政策的特点及启示[J].农村.农业.农民,2005(8)
  ⑤美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人大经济论坛——农林经济学版
  ⑥张梅,杨志勇.美国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发展态势[J].西南农业学报,2010(4)
  (田青,1966年生,湖南人,博士,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上一页[1][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工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