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Xmind软件绘制的“均相单一反应动力学”和“间歇操作的搅拌槽式反应器”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为例,展示思维导图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构建知识体系、拓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反应工程;Xmind;教学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工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性和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以工业反应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反应过程的技术优化、反应器设计和一般性规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等课程是这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学习该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开发工业反应装置、掌握反应技术及优化工业反应器操作奠定理论基础。数学模型法是“化学反应工程”的主要研究方法。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工程问题是这门课程最鲜明的特点。课程综合性强、专业术语多、数学公式繁杂、知识领域广泛,使这门课程公认为难教、难学。在实际教学中,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学习动力不足。加之老师在授课时重理论轻实践,教与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在传统黑板+多媒体教学手段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参与意识,把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学习状态,是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思维导图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以“均相单一反应动力学和理想反应器”为例,介绍思维导图在课程的具体应用。
一、“化学反应工程”教改现状
化学反应工程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数学模型法,研究思路可以概括为:小试研究反应规律;中试研究传递过程规律;利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综合反应规律和传递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热模试验检验模型的等效性。数学模型常常涉及复杂的微积分公式,课程难度大,教学效果不佳。追其问题根源,课程难度大,课堂授课方法陈旧乏味,学生在教学环节主动参与度不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教学效果的考核形式单一、教学评价不够全面。针对化学反应工程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教育工作者也做了很多探索,提出来一些解决办法。[1]张丽丽等建议利用“互联网+”时代混合式教学方法的经验,提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进行学习、实践、评价各教学过程的改革。[2]魏雨在雨课堂上进行了有效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尝试。[3-7]张青瑞、欧阳金波、李倩、周业丰等学者把资源库平台、云班课、微课视频、计算机仿真技术、绘图计算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8]程芹通过重新设计课程群实现了理论学习到实践能力提升的转变。这些改革的有效实施,一定程度改善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研究、实践此教学方法,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9],是英国著名教育家东尼•伯赞在1971年提出。思维导图法透过思维绽放的水平思考及思绪飞扬的垂直思考,有效地将概念想法整合。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关键词”、“放射性思考的图解结构”、“色彩”、“图像”的合理设计是关键。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诸多知识点建立联系,以求帮助学习者理解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思考的主动性。思维导图能够兼顾大脑丰富的形象思维和右脑的抽象思维,让“心”门敞开,“智”慧无限。随着思维导图应用地越来越广泛,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也日益丰富。常见的软件有MindMa⁃nager、MindMapper、IMindMap、Novamind、Mind⁃view和Xmind,等。多数软件都适用于个人计算机Windows与Mac操作系统,也适用于平板电脑、智能型手机iOs、Android系统,兼容性非常好。在诸多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中,Xmind属开放原始码的自由软件,可从Xmind官网上直接下载:。
三、思维导图在课程中的实践
思维导图应用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对学科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清晰地展现出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避免学生学习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境。(一)知识点横向展开。“化学反应工程”概念繁杂且抽象,高等数学基础要求高。独特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具有提纲挈领的能力,能从学科总体上掌握框架,洞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的好助手。本文将以郭凯等编著的“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10]中的第一章为例,绘制知识点在横向展开的思维导图,见图1。以“均相单一反应动力学”为中心节点,以“基本概念”、“动力学方程”、“建立方法”、“反应器”为主要节点,建立的顺序按照“化学反应工程”理论的认知规律展开,每一主节点再按照知识的逻辑内涵展开。其中“动力学方程的积分式”又是动力学方程积分法的基础,思维导图通过“联系”把两个独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思维导图清晰地展现了这一章节的框架,给学生提供了“一览众山小”的视野,克服在教学过程陷入教一点学一点的被动状态。(二)知识点纵向深入。常见的理想反应器包含三种,间歇操作的充分搅拌槽式反应器BR,平推流反应器PFR,全混流反应器CSTR,这是“化学反应工程”教学重点所在。为了弄清理想反应器的内涵,本文仅以“间歇操作的充分搅拌槽式反应器BR”为例,绘制BR的思维导图,纵向上展示BR知识的内涵,见图2。首先通过一张釜式反应器示意图展示出BR的结构及核心部件,接着阐述此反应器的特点,给出设计性方程,最后展示设计性计算的关键步骤。BR思维导图的四个分支,突出展示出BR理想反应器的重点,并以此向深延伸,向周围扩展。BR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实践可强化学生对此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结语
本文以Xmind思维导图绘制软件为工具,绘制了“化学反应工程”中“均相单一反应动力学”知识点横向展开思维导图和“间歇操作的搅拌槽式反应器BR”纵向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将零散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深层挖掘、建立关联,使学习过程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延伸,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张丽丽,苏琼,张胡彬.“互联网+”时代化学反应工程的混合式教学探索[J].山东化工,2019,48(24):161,163.
[2]魏雨,张景迅,冯先涛,王世兵,等.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雨课堂的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建设探索[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04):302-304.
[3]张青瑞,刘凯,王伟文.MATLAB在化学反应工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189-190.
[4]张青瑞,刘凯.计算软件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9,36(04):90-95,105.
[5]欧阳金波,周利民,熊国宣,刘峙嵘,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化学反应工程》双语微课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51):187-188.
[6]李倩,杨西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9,48(20):207,209.
[7]周业丰,陆宇剑,胡夏一,等.基于多层次过程强化的化学工程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20,37(02):84-87.
[8]程芹,吴明元,孙松,魏宇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群的构建[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37(02):118-122.
[9]孙易新.思维导图应用宝典[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285-291.
[10]郭锴,唐小恒,周绪美.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35.
作者:曹玲 周婷婷 李学琴 单位:昌吉学院化学与应用化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