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美国經济的疲软,企业要面对一个需求不旺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争夺顾客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提高竞争力,经营者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概念打开了人们管理的新思路。至此,以顾客为出发点,以价值增值为目的,以“横向一体化”为战略的一整套管理方式,正在改变着资源配置模式,从而也在改变着会计的结构。从会计的现状来看,仅仅拘泥于企业内部的核算与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处在整个价值链条上的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的将是核算、反映,控制与测评整个价值链的新会计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提出了“价值链会计”的概念。所谓价值链会计,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亦即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这一定义的精辟之处在于将价值活动之间的“经济关系”纳入价值链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对象,这无疑与波特价值链分析思想的精髓相一致,价值链会计是一种全新的会计模式,它的提出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其中,首当其中的是改变了会计的时空观。
康德哲学认为,宇宙本体之下,最基本的范畴是时间和空间。经济学意义上的时空观意味着满足人类需求的衡量。目前,会计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仍局限于工业文明的层次,这种过时的思维模式僵化呆板而又缺乏大局观。如果从价值链管理的角度重新审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片会计时空的新视野。
会计的时空观是构架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哲学。目前,关于价值链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链会计的定义、本质和对象以及目标和职能等领域。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尚未见有文献对价值链会计时空观进行系统的研究,但阎达五教授在论述构建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时指出,价值链会计“在空间维度上把原来的以单一企业形式存在的会计核算主体扩展为以价值联盟形式存在的会计管理主体,把原来以货币为计量手段的务会计核算对象扩展为以价值链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会计管理对象。在时间维度上,以会计实时控制为核心,分别以事前管理的统筹规划,事中管理的实时控制和事后管理的分析考评为内容广泛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这是关于价值链会计假设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们理解价值链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
一、价值链会计空间观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和广延性,一定的空间范围对物质运动的发展有制约和影响作用。价值链会计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依托价值链理念拓展了会计管理的空间范围,把原来的以单一企业形式存在的会计核算主体扩展为以价值链联盟形式存在的会计管理主体,为会计主体赋予了新的含义。价值链会计的管理主体界定为价值链战略联盟。其理由如下:
第一,会计管理的对象是价值运动(资金运动),会计管理主体应涵盖资金运动的空间范围,而在价值链理念下,传统的限于企业内部的价值运动已经被贯穿于价值链战略联盟的资金流所代替;
第二,价值链会计参与管理的目的在于提升整个价值链战略联盟的竞争能力,使各成员都能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而不是仅仅使某一企业受益;
第三,把价值链会计的管理主体界定为价值链战略联盟,能够使各企业树立大局观。整体观,避免片面和短视行为,从而有助于价值链战略联盟的稳定性。价值链会计空间范围至少表现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虚拟性
价值链的实质是虚拟公司的扩展供应链。价值链在市场、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之间,建立一个业务相关的动态企业联盟(或虚拟公司)。这不仅使每一个企业保持了自己的个体优势,也扩大了其资源利用的范围,使每个企业可以享用联盟中的其它资源。
(二)开放性
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监督与控制的空间范围,其实质是“根据某一个特定的经济单位能够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能够承担的经济义务,并且实际进行经营运作的产权关系连接的经济利益范围”(朱小平,2003)。传统财务会计的主体假设是构筑于传统的经济关系之上的。当某一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并且存在对其内部所发生经济事项进行核算的需要时,该组织就成为一个会计主体。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将会计主体视为一个“绝缘体”,会计只核算主体内部发生的经济事项,与组织外部的价值交换行为是财务会计的边界。显然,通过这种会计主体的界定方式所生成的会计信息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的决策需要。价值链会计以价值链联盟作为会计主体。价值链联盟是指各个相互依存的企业通过供、产、销方式形成的一个利益关系体,包括供应商、核心企业、服务商与顾客,同时也应包括竞争者,因为通过对竞争者的相关信息的分析,能够促使核心企业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与对策。价值链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是价值链联盟系统内的价值链,以反映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情况。管理当局可以据此制定相应的决策,以达到价值链之间的协调一致,使企业整体价值增值达到最大化。需要说明的是,进行价值链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而是为了使企业整体价值增值最大化,因为局部最优并不一定能导致整体最优,有时候往往会牺牲某些环节的利益。这种会计主体是开放性的,它突破了传统会计以单个组织作为会计主体的狭隘性与局限性,只要是价值链能触及到的地方都被纳入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范围,这适应了当前开放性经济环境,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就具有更广阔的视野。
二、价值链会计时间观
时间,是指事物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时间是无限的,但具体事物运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传统会计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确立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畴。价值链会计不否认企业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而且要衡量企业价值活动的业绩或者价值链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必须人为的划分会计期间,否则要实现价值链会计的反映。控制、评价等职能就无从谈起。但是价值链会计分期远比传统会计分期复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时性
价值链会计的目的是调整企业价值链从而协调各部门、各环节间的协作关系(阎达五,2004),价值链会计要以管理过程的时间序列为依据,集事前统筹规划、事中监督控制和事后分析考评为一体,这就使得价值链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处于突出重要的地位。价值链会计信息的提供要能够不受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期间的限制,以最快的速度反映企业价值链价值的流入、创造、流出等信息。因此仅仅采用传统的定期报告的形式向需求者呈报价值链会计信息可能无助于实现价值链会计的目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实时控制已成为可能。通过内联网,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能实现资源的及时共享,某一环节的输出可能是另一环节的输入,信息交换能在瞬间完成,这为价值链会计实时提供会计信息奠定了基础。价值链会计所提供的及时性信息保证了企业对于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并及时做出相应决策,以保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从而确保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二)会计分期弹性
价值链会计在反映和管理不同类型的价值活动以及价值活动的关系时,会计时期的选择应当能够反映价值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特性。这使得价值链会计分期与传统会计分期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价值链会计应该是在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持之下的分期报告与实时报告。弹性分期报告与定期报告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因此价值链会计分期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按月或其他定期方式的会计分期方法。图1反映了价值链会计的弹性要求。
财务与会计·赵雪梅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