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农商行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2 16:47:18 归属于会计论文 本文已影响30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摘要】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迅速发展的十七年间,对于其风险管理的讨论从未停止,但大多都限于信贷上的风险控制,会计部门特别是基层行会计的管理研究极少涉及。文章以会计部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基层农发行会计管理工作的特点难点,列举综合柜员制实施下的管理现状,从会计、信贷、企业、监管的多方视角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建立多方机制来管理会计的方法,为如何规范基层农发行的会计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论文关键词】会计管理;基层农发行;多方管理;综合柜员制;监管
  
  一、基层农发行会计工作管理概述
  1.农发行会计工作特点
  当前,农发行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支撑粮棉油等农业相关企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这就进一步决定了其会计业务的特点与发展方向:一方面基层农发行的会计业务以对公为主,尚不存在个人存款储蓄业务,中间业务也仅限于代收保费等,个别网点开办的国际结算业务发展不健全,业务量相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要小;另一方面企业资金的大部分都用于季节性收购或原材料采购,大额支付结算业务较多,要求较高,风险较大。另外,由于农业的存在及发展状况部分依靠当地的自然条件因素,因此会计业务量可能出现因地区因季节变动而波动较大的特点。
  2.会计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会计是监测企业资金流向的重要窗口,特别是对于基层农发行来说,更是企业整体动向的最直接反映。然而,由于农发行建行时间较短,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财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会计核算与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农发行的业务品种有所拓展,中间业务与国际结算业务逐步开办,基层农发行会计上实行综合柜员制,综合业务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等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会计工作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因此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会计管理现状探讨
  1.综合柜员制下风险重重
  综合柜员制即单人临柜,独立办理从受理、审查凭证到记、结、扎帐等全部操作过程的一种新的劳动组合形式,其内涵可概括为“单人临柜,独立操作;自我约束,风险自担;事后复核,双线监控”。在众多商业银行实行综合柜员制之后,农发行从中看到了该制度的优越性,并深刻体会到柜员制将是今后银行业务操作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于2007年开始试点,至2009年7月已逐步将综合柜员制落实到各个基层行。
  实行综合柜员制后的基层农发行会计部门岗位设置更加精简,分工也更明确,大体分为柜员(业务量大的支行通常设立两个)、综合员、坐班主任、营业部主任4个岗位,与传统的柜台制相比,每位综合柜员都有自己的ic卡和密码,独立操作业务。
  然而,柜员制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风险的发生率。
  (1)临柜柜员的操作风险有所提高:柜员制下的交易处理流程与操作环节都进一步简化,部分业务在未达到规定上限时不需复核和授权,基本都是“一手清”,导致在整个核算过程中缺乏监控与监督,无法有效实行全盘的风险控制。
  (2)综合柜员的工作任务有所加重:柜员制下,综合岗的工作包括日常的传票装订,会计档案保存,借据抵押物管理,以及特殊情况下的代班。由于农发行近几年的人员配备尚不充足,加之临柜柜员通常要求配备年轻人,很可能导致综合岗的柜员年龄偏大,在代班时出现业务知识不熟,电子设备不会使用的情况。
  (3)坐班主任的监督职责有所扩大:改革以后坐班主任处于临柜业务的核心位置,对临柜业务全面把关,是风险控制的首要防线。然而,有的坐班主任职业道德不高,纪律性不强,对临柜柜员的工作未做到严厉把关,对自身的审核、授权工作也不到位;有的坐班主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能力有高有低,严重影响到会计部门的工作质量。
  2.条件缺失导致管理难实行
  农发行在成立的十几年间发展迅速,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问题也日益凸显,反映在会计上主要表现为:长年来信息更新速度赶不上业务发展速度,配套设施不完善制约工作效率,规章制度不健全影响有效管理。
  一方面,在基层农发行开户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本身就存在漏洞,有的企业会计更换频繁,使得新会计到任后不能对农发行业务有较好掌握;有的企业出现换会计不换印鉴或者换印鉴不换会计等违规现象,使得银行在办理业务时无法有效监督。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在开户后并未发生业务或者业务发生量极少,转为久悬户后仍未作出处理,对账情况长期不能落实,这类情况严重影响到银企关系,特别是在农发行最近实行的账户年检及机构代码证发放时问题突出,使得会计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会计制度难落实与配套设施难更新也是基层农发行会计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例如岗位轮换与强制休假制度,在人员原本就不足的会计部门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最近实行的超过50万资金结算报备的规定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有效管理资金的目的。另外,在信息更新速度异常迅速的今天,农发行综合柜面系统的升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会计部门的各类系统发展速度缓慢,由于系统原因产生的异常情况时有发生;尽管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每年有更换,但维修升级服务不配套,导致固定资产价值无法最大化,也是会计管理上的一大忌讳。
  3.监管不足管理缺乏外部压力
  基层农发行会计部门的第一管理人为营业部主任,直接对会计业务、系统管理、经费账目负责,是一份综合性极强的工作,这就要求营业部主任具有相当高的职业道德与业务能力,具有总揽全局与判别形势的能力。然而,部分支行由于人员不足或者出于提高人员使用效率的目的,存在着由副行长兼任会计主管的情况,此时副行长担任着双重角色,工作任务加重,精力也容易分散。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兼任者对兼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产生把副行长当“主业”,把会计主管当“副业”的错误思路;或者将权力下放,部分工作由坐班主任代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会计操作的风险性。

  会计部门的管理更离不开支行领导层的监督以及人民银行、银监会的常规或突击检查。基层农发行当前普遍存在着“重信贷、轻会计”的思想,这种思想一旦在领导层形成将严重影响会计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会计的放松监管也将扩大会计工作的管理难度。目前,上级分行与其他机构的检查也基本只停留在常规巡查上,突击检查很少,难以到达效果,对于检查后工作底稿的整改情况是否落实尚未建立详细的监督机制。
  三、基于多方视角的管理研究
  概括来讲,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而进行的一类协调活动,既是协调活动,在实施时显然不能只考虑单一方面,而应综合各方关联因素,出发于宏观,着眼于微观,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正如前文所述基层农发行会计部门存在的问题,既反映出内部管理的诸多漏洞,也体现了其他管理方的协调不力,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会计管理机制,我们不妨从与之相关的几个主体的视角,逐一分析管理对策。
  1.会计部门——从细从严
  作为最直接的管理主体,在部门内部应当形成有序且可行的管理模式。一是要对在岗的会计人员进行自律意识及风险意识教育,可以将综合柜员制实行下可能产生的操作风险作为一个主题进行学习,也可以与其他支行进行交流,在思想上筑起防范道德风险的钢铁长城;二是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务必做到一岗一人,坚决杜绝个人独揽业务全过程现象的发生,同时提倡会计人员接受新知识、学习新业务,鼓励员工在定期展开的讨论会上分享学习成果;三是在农发行会计制度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有支行特色的规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以及会计核算的程序与方法,并实行内部监督制以确保程序的可行性;四是对农发行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改进与完善,失效的科目及时废除,更新的科目及时下传,部分报表如收息月报可由电子数据处理功能导出的应进一步落实,保证会计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2.信贷部门——信息联动
  在整体银行机构中,会计上的许多信息都依赖于信贷部门提供,尤其是农发行所做的对公业务较为被动,导致信息到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相比之下信贷员更易获取企业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信贷员应与会计人员保持联动,将企业信息及时反馈给会计部门,尤其是抵押物变更与注销等情况,应当在会计上及时作出处理,以实现双向管理与监督。
  同时,信贷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督促企业,以辅助会计工作的开展。比如事先审查贷款发放、结算业务时应提供的凭证要件,每月结息日前与企业会计联络确保账户留足利息,以便系统于20日自动结息,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也能降低企业产生复利、罚息的可能性。
  3.开户企业——理解配合
  对于农发行来讲,其价值的实现与否与对粮棉油企业的服务质量直接相关,会计部门作为服务企业的最直接部门,时刻都与开户企业有着关联。特别是会计工作的特点就在于细、严、准,而基层农发行的业务一般金额较大、风险较高,办理起来要求更苛刻,一旦企业不理解会计业务流程要求,就极易对银企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为建立会计管理秩序带来负面效应。
  要取得企业的理解与配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其一,以宣传手册为主要载体,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地向企业宣传农发行会计部门服务理念,理顺银企关系;其二,通过与企业会计人员展开银企联席会等形式,帮助企业转变观念,了解财会政策,提高风险意识,在日常服务中赢得企业的信赖和支持;其三,督促企业会计提高责任心,形成良好习惯,如在收息日前备足利息、每月按时对账、及时领取回单做账等,这既能保证自身工作准确无误,也能促进会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4.监管部门——落到实处
  有效的监督与检查是会计部门实现管理的外部力量,也是多方管理机制中必不可少的一方。在基层农发行内部,监督的实现主要依靠领导层,比如会计主管定期向主管行长汇报工作,主管行长不定期抽查重要会计业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但不参与具体事项。鉴于此,在支行内部可以实行“会计人员对会计主管负责,会计主管对主管行长负责,主管行长对行长负责”的三级联动监督模式,形成由低到高层面的防控机制与管理体制。
  外部监督主要来源于各地支行交流检查,上级分行常规检查以及人民银行、银监局的特定项目检查。近年来,基层农发行的会计检查日渐增多,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在于许多检查仅限于常规性,有的只是走走过场,有的检查后整改不到位。要提高外部监督的质量,一方面,可以变定期检查为突击检查,变全盘检查为抽样检查:会计检查人员既要理解政策、保证水平,避免出现因检查标准不确定而带来的判别困境,又要坚守立场、严格要求,防止门缝过关与包庇纵容;另一方面,检查人员应将会计工作底稿尽可能记录详尽,并在检查结束后期跟进整改情况的落实: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辅助被查单位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尽快解决,对于产生问题的个人,按照财会规定实行责任追究制。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会计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