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3 01:52:22 归属于会计论文 本文已影响64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内部控制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增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求企业必须强化其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内部控制 理论基础 现状 框架设计 完善措施

  内部控制是企业单位为保证其经营行为不偏离其目标,运用控制论中的平衡偏差原理,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其活动过程进行调节、沟通和约束的过程。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还相当脆弱,存在管理不善、浪费严重、会计信息不真、国有资产流失等不正常现象。因此,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只能为管理人员达到其目的提供合理的保证,因为内部控制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即管理层在制定其制度时有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以及许多事项对于内部控制本身就无法控制。例如:

  1.内部控制只适于正常且经常反复出现的业务事项,而不能对例外事项(包括意外事项)进行控制。

  2.对于工作人员因粗心、精力不集中、身体欠佳、判断失误或误解上级发出的指令而造成的这种人为错误无能为力。

  3.内部控制还受到控制成本的限制。控制费用不应与因舞弊和错误所造成的可能损失不相称。

  4.当工作人员合伙舞弊和内外共谋时也无法控制。

  5.当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不能正确使用权力时无法控制。

  6.因情况变化,原来制定的内部控制失去效果时,也无法控制其错误或弊端的发生。

  二、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基于内部控制有上述固有缺陷,所以内部控制的理论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的,这些假设包括单位实体假设、可控假设、复杂人性假设和不串通假设。离开了这些假设,内部控制就不存在了。

  1.控制实体假设。控制实体是指内部控制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部门。控制实体假设是对内部控制活动的空间范围所作的限定。它要求内部控制应当以特定单位或部门的人、财、物及其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组合关系和组合形式进行控制。控制实体由于控制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单位内部某个部门。

  2.可控性假设。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对控制客体所实施的控制。相对于控制主体而言,控制客体必须是可以控制的。否则,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在确定各级控制主体的控制范围时,只有主体能够控制的对象,才能够纳入内部控制体系。各项内部控制制度都是在这一前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3.人性假设。内部控制的实质是对人进行约束和激励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必须建立在对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人性假设就是关于人的本质是什么的假设。人性是复杂的,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动而不断改变。

  4.不串通假设。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即不相容职务恰当分离。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一人单独从事和隐瞒不合规行为的机会。但是,如果两个或更多的人串通舞弊,则可以逃避控制,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这既是内部控制的局限之一,也是其建立的基本前提或假设。离开这一假设,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牵制)根本无法建立。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由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很多缺陷,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局限在内部牵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甚至有些企业以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内控认识不足。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一部分人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不必考虑是否先进。二是虽然大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这就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不论是维持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还是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的观念,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都将阻碍着内控的发展和完善。

  2.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组织虚位。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但在我国现阶段,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甚至是有形无实。有不少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一味地“放权让利”,致使原厂长负责制的领导班子现在既是经理层又进入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叠,致使企业权责不清,加强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模糊。这种责权不分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所有者对经营者不能实施控制,作为代表公司股东的控制主体———董事会也就形同虚设。同时,很多公司要么没有内部审计机构,要么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3.内部机制不健全,控制乏力。为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管理层必须确保其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的行为已经有效落实。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计划可能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人认真地去考核、去检查,再好的制度都难以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而且,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并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很薄弱,管理控制的方法不够先进,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也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4.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四、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设计和完善措施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会计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