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政府机构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我国民办高校已发展30年有余,遍布全国各地。民办高校早已不再是当初的三无状态(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其管理越来越规范并且培养出一批批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精益管理;民办高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
我国民办高校可以分为非营利和营利性两类。非营利性高校为举办者不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继续投入教育,形成的资产归学校法人,依法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学校;而营利性高校为举办者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配,形成的资产归举办者所有,学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登记为企业法人的学校。因此不论营利亦或是非营利,达到收支平衡或略有结余仍然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达到的目标,使用财务会计核算功能只能简单满足基本需求。但是随着民办高校不断发展壮大,即趋向规模化和集团化,面对复杂和多样化的模式,采取精益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民办高校各部门专业化和合作化。基于此,传统的财务会计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向管理会计转型已势在必行。
精益管理内涵
“精益”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丰田汽车公司(Toyota)的即时(Just-in-time)生产理念。丰田汽车公司引入这一观点主要是为了保证企业在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下,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获取最多的经济利益,杜绝企业浪费现象,这就是“精益思维”(LeanThinking)。后来管理学界和企业将这一理念发展,逐步形成以精益思维为核心,应用系统化工具的管理模式——精益管理模式。精益管理模式就是组织经过整体思维、把握趋势,最大发挥内部优势和有效运用较少的资源,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并通过高层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价值主张重塑,以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达成组织战略成长目标而进行的系统化、绿色化、持续性的设计、实施、评估和改善的全员工作的过程。当初这一管理模式用于汽车行业,后随之扩大到其他企业。随着高校实施教育制度改革,推动高校精益管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会计学科中处于并列地位,两种会计形式都是对经营活动进行有效归集、整理和分析,如实反映出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因此,二者在数据分析对象和分析目的是趋于一致的。但是两种会计形式在工作内容和财务信息质量上存在差异。财务会计必须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有关规定,会计人员将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准确、客观、及时地整理为数据,并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按照月度、季度和年度供给外部相关决策者使用。其数据信息是偏于对已经发生过的经营活动的总结,并且财务会计具有阶段性、对外性和公开性的特点。而管理会计是从已完成的财务报表信息中概括、提炼出相关数据,这些数据能够为管理层做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管理会计不需要受到会计准则的束缚,较为灵活,其财务信息提供对象是对内决策者,因此强调对内性和保密性。基于精益管理下民办高校财务工作具体特征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尽可能扩大财务核算范围。精细化管理是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再做出科学决策,因此这一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把所有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纳入到经济管理中。非财务数据通常是无形资产的积累,反映了企业管理和操作的内部因素,这些因素在会计核算中有时难以做到量化。(2)细化会计管理活动,明确责任管理区间。重构会计管理流程后,企业更加注重以作业成本为单位的流程再造。作业成本有助于企业的资源分类、与各个组织层次的关系,各个计算对象的责任主体,资源作业分配的成本动因等关系网建立。这种关系网有助于科学准确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厘清责任。同时财务活动也是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以作业成本为单位的会计工作可以随时监控学校的发展变化,将学校的运行,作业成本的运行、解释和行动纳入到循环过程的网络中来。不论是否自负盈亏,民办高校都应切实把握好成本控制,优化资金利用,让每一笔资金都能有效使用,杜绝浪费现象。科学研究、资源引入等教育资源有时候偏于隐性化,不易察觉具体使用进程,因此在日常中更需要做到成本精细化管理。(3)分工更具专业化,各部门协同配合。精益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整体优化来合理配置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也就是说,在精益管理之下,各部门将各负其责,专业化特征明显,以此来发挥整体的最大效力。财务部门收集财务数据,非财务部门协作配合财务部门工作,保证会计信息全面、准确和客观。
解决对策
(一)树立正确融合观念,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完善民办高校财务工作,细化制度内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民办高校除了要将财务核算放在重要工作位置,还应积极构建高校战略管理、财务绩效管理、财务风险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等体系化管理,切实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方面财务管控工作。首先,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事前管理的重要体现,也是精益管理的重要方面。在预算管理模式下应重点控制与核算成本费用,通过这一方式预测学校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成本费用发生状况。例如,在计算教师薪酬、招生宣传及各项投入、学生校园活动项目资助等工作中都需要前期做好科学准确的预算。根据学校现有资金合理运营学校活动。因此做好这些预算工作需要引入精细化管理,选择设定适合的预算编制方法。为了能保证预算能够高效执行,财务人员应根据预算项目整体合理化归类,控制好各预算的支出范围。其次,在日常工作中也应随时做好财务静态和动态检测工作,为促进财务增值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最后,事后及时做好核算,保证及时准确地出具财务报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存在的差异性也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不同的专业素养。财务会计主要的工作在于定期提交财务报表,日常做好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记录,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财税知识。管理会计则要求工作人员对财务信息有相关统计学和计算机运作技能。因此在今后加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工作时,学校对于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加大专业知识的培养力度,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工作,稳扎稳打、扎实推进。同时学校还可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员工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积极性。
(二)建立一只精益财务管理团队,各部门协同合作
精益管理需要学校内部不断改进理念,有持续的内生动力和强大的人才支持,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精益财务团队不单只是传统的核算学校内部财务数据,而是应该从管理者的视角切入,帮助学校管理者做好科学决策,规避潜在风险,预防会出现的财务问题。比如说,在教研基地筹建时,精益团队应及时做好精细化实施方案。如果学校考虑要扩大规模,那么精益团队应该做好风险管控,计算投入产出分配,分析规划资金各项步骤使用情况,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因此保证上述工作的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是必须推进的。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对外招聘和对内培养方式建立一只精益财务管理团队。(1)通过对外招聘的方式,招聘既懂财务会计的人员,又具备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来充实到目前的财务团队中。如果将民办高校完全放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通过校招和社招招聘应届毕业生,这一点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这些人员相比于传统的财务人员能力更加突出,更加了解新时期财务工作的需求。但是通过外招应届毕业生这种方式又有明显不足。对于刚出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实践经验,专业的熟练程度明显是低于资深的财务人员。(2)通过学校内部培养财务人员,为精细化管理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对于高校自身来说,这是最为经济适用的办法。内部培养专业财务人员,这些人员非常熟悉民办学校内部文化及其各项日常工作,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这种财务队伍培养建设的成本最低,并且不会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例如投入时间会比较长,有可能会影响整个精益团队管理建设进程。
结束语
在精细管理视角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基础仍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因此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配合,做好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管理会计做好事前预算、事中控制,财务会计做好事后核算,科学全面评估高校的财务风险,在整体计划下,优化各层面资源,推动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良好发展,进而让民办高校迈向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蕾.基于管理会计下的企业财务精益化管理实践与构想[J].当代会计,2020(20):58-59.
[2]朱捷.探析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J].中国集体经济,2021(11):107-108.
[3]常冬雨.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1(03):87-88.
作者:李彧娜 单位:龙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