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拥有数量众多、底蕴深厚的非遗美术,总结其中所蕴含的中华美育精神,对于凝炼新时代美育理念和促进教育公平,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以关中地区的国家级非遗美术为中心,提炼其中所蕴含的美育理念,探寻以高校为龙头的美育协同创新机制,梳理专业美育与基础美育、社会美育之间的内在逻辑。藉此求得西部美育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
一、非遗美术所蕴含的中华美育精神
作为舶来品的美育,自王国维、蔡元培等先贤引入我国之初,即已被深深地打上了“感性学”的烙印。因此,美育亦被视为智育和德育的补充,如:王国维提出“今夫人之心意,有知力,有意志,有感情;此三者之理想,曰真、曰善、曰美”,“教育之宗旨亦不外造就真善美之人物”;[1]蔡元培则强调“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2]上述教育理念根源于康德知、情、意三分的哲学体系,它们构成了现代教育思想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此种美育思想又过分强调“美感”的培育,忽视了审美活动与实践活动之间辩证统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因此它又造成了美育资源的自我封闭,使得非遗美术所蕴含的美育品格被遮蔽。其实,非遗美术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人民艺术实践的历史结晶,更是化民成俗、日用不知的文化宝库,其所蕴含的中华美育精神主要体现在“实践美”“生态美”和“乡土美”三个方面。“实践美”是非遗美术的首要特征。与单纯的美感教育不同,非遗美术的特点是审美与实践的统一。以本文所论的关中地区为例,八百里秦川孕育了底蕴深厚、精彩纷呈的非遗美术。截止2020年,已有30余项民间美术入选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了泥塑、面塑、木刻、石刻、刺绣、布染、剪纸、绘画等多种形态,它们兼具了审美与实用的双重功能,更是中华先民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实际需求之后的感性延伸,彰显了生产生活和审美意识的有机统一。“生态美”是非遗美术另一显著特征,它主要体现在质料和观念两方面。关中地区非遗美术的质料,不论是面、泥、石、布、纸,还是所用的颜料全部为可降解的生态性材料,体现着古人师法自然、与天地同和共生的生态理念。我们常常以“天人合一”来概括古人生态观念的核心,其实这是董仲舒基于儒家经典所作的精英化的阐释,不易被平民百姓所理解与习得,对于民间的百姓而言,这种生态性更多地体现在对于“时令”的遵循,这一点是非遗美术普遍的艺术主题。如“四季”“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一类的主题普遍存在于泥塑、刺绣、年画、剪纸当中,而“吉庆有余”“年年有鱼”“花好月圆”等等主题又皆是对天时有序、物产丰盈的美好祈盼。可以说,非遗艺术是蕴含着深厚的传统生态智慧,其所表达的艺术乃是人与自然平衡的“绿色的人生”。[3]“乡土美”则是非遗美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遵循天时、地利与人和,对于土地的依赖使得安土重迁成为传统中国最为牢固的文化心理,其渊源可追溯至《易传·贲·彖》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4]古人通过观察日月星辰了解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又通过人文来规范人类自身的行为,由此实现“天人合德”,即“人文”与“天文”的统一。“天文”与“人文”正是非遗美术恒久不变的艺术主题,木板年画中的“二十四节气图”“男耕女织图”“兄妹开荒”“家宅平安”“五福临门”等等皆反映出对于天时有序、人事和谐的美好祝福。而西秦刺绣中的“虎头帽”“五毒马甲/肚兜”“鱼/蛙枕”等等皆是通过动物图腾寓意防厄避灾;再如旬邑彩贴剪纸,大多用于婚丧嫁娶、乔迁新居等礼俗活动,不仅在题材上多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主,而且基本上每一幅作品都有相对应的歌谣,艺人剪纸时,围坐一起,边唱边剪,反映出艺术与技艺的浑融。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莫斯(MarcelMauss)指出“当一代人把手工工艺知识和身体技术传给下一代时,权威和社会传统发挥了影响”,传统的延续其实正是技艺、艺术与文化的复合形态。[5]此外,在关中地区的非遗美术中,还大量转引了传统戏曲剧目,如《杨四郎探母》《八仙过海》《白蛇传》《西游记》《包文正》等,这些作品旨在弘扬忠、孝、仁、义的价值理念。总之,非遗美术蕴含着以“实践美”“生态美”和“乡土美”为特点的中华美育精神,承载了道器合一、美善相谐的文化传统,对于建构新时代中华美育的教育体系有着不可替代的资源作用。
二、以高校为中枢的美育协同创新机制的基本架构
非遗美育的核心是依据现代性的美育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和梳理前现代的非遗美术资源,并建构非遗美育的教学体系。依据“立美”-“审美”的理论逻辑,美育活动的发生是审美主体对“美感”的知觉、体验后所形成的无功利的审美判断。[6]因此“非遗美育”的实现包括3个核心步骤,即:1、对非遗美术感性材料的提炼;2、对于非遗美术文化信息的加工;3、按照现代化美育理念的要求,制定非遗美育的教学体系(包含理论课程与实践体验等环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留守农村的妇女和老人成为了非遗美术的主要传承者。他们虽然拥有高超的非遗技艺,但大多未接受高等教育,因此无法作为新时代美育教育所要求的深层次的理论架构的理解者、执行者与推动者。依此来看,只有具备高水平研究资质的高校,方能作为主导区域内美育协同创新的主体与中枢。如何发挥高校在非遗美育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还需注意以下问题:要跳出经典与民间二元相对的艺术观念,以同情理解的态度重新审视非遗美术的文化内涵。高校之所以能够成为美育育人机制的关键,在于高校所拥有的艺术专业平台,它是链接非遗美术传承、打造美育资源、培养美育师资的中枢。在高校美术类专业的培养计划中,“非遗美术”的教学往往依托《民间美术》一类的课程来开展,一般作为此类课程部分章节,外加一场写生性质的实践活动来完成。其教学效果不论是在理论的深度,还是在实践的广度上,均无法达到“技艺”与“文化”的薪火相传。根本原因在于当下美术教育的职业化倾向,使得其教学模式上过分重视艺术技能的培养,忽略了非遗美术的文化传承。此外在价值理念上,又被西方“纯艺术”的理念所裹挟,使其往往带着有色眼镜对民间美术进行居高临下的价值判断,使得非遗美术的本土性的文化意涵遭到漠视,无法发挥其作为美育资源的文化优势。对此,我们必须跳出既有的艺术认知,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高度重新审视非遗美术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它所蕴含的传统技艺及文化信息。第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非遗美育的价值遵循,并以此剔除非遗美术中的相关封建性内容,实现非遗美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美育的本质是融会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形态,[7]因此必须遵循立德树人的价值原则,发挥培根铸魂的教化作用。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导文件中,[8]指出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丰富资源”。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了华夏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亦陶铸了“礼乐皆得”“德艺并举”“美善相谐”“文质彬彬”的美育精神。孔子曾论述教育的基本原则,提出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9]即强调要将道德教化、人格涵养视为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此一点亦是非遗美育最为根本的价值遵循。第二,要运用现代化的各种技术资源,以立体化的方式展示非遗美术的艺术特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非遗美术虽然蕴含着工艺美术的内核,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大部分的工艺美术在生产形态上可划归于农业文明,伴随着工业时代和电子工业时代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工艺功能已无法发挥其实用效能,才逐渐演变为需要被保护的“非遗”艺术。因此,高校在发挥非遗美育的中枢作用时,必须结合时代前沿性的数字技术,应用于非遗美术的采集、整理、展示等各个环节。此外,还需依托非遗艺术学科的平台优势,整合艺术学与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优势,以立体化的研究范式,将非遗美术及美育研究向战略纵深推进。
三、专业美育与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的精准对接
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目标。《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因此还需进一步明晰高校在区域性美育工作中要发挥“传帮带”的主导作用。除却建构理论、实践课程体系之外,还需协调推进西部地区专业美育与基础美育、社会美育的有效衔接,即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教育资源、教学体系的有效整合。在教育目标上,要进一步明确非遗美育对于培育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非遗美育的教学目标,是提升所在区域内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及社会教育中各类人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体认,提高他们的审美品格与艺术鉴赏力,打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增进对于中国道路的文化认知,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教学体系要注重顶层设计,创造性地推动学院、学科、学会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非遗美育应归属于艺术学门类下的非遗艺术学科,乃是艺术学与民俗学、社会学、教育学的综合交叉。因此,必须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以非遗学科为依托,建设区域性的非遗美育学会,藉此打造非遗艺术传承创新的学术共同体,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探寻非遗美育的教材、课程、实践模式的持续创新。在教育资源上,要整合校地、校企、校校的相关优势,打造区域内的非遗美育协同创新的共享机制。一方面,必须发挥高校的科研平台优势,通过对接相关非遗企业、基地,共建非遗美术工作坊、实验室、博物馆(展览馆)、虚拟数字资源库等平台,实现西部地区非遗美术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必须发挥高校教学平台的优势,建立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社会教育的帮扶机制,通过师资培训、公益性的非遗美育教学活动等方式,打通教学资源的壁垒与障碍,促进西部地区美育教育的协同创新。
作者:张俊杰 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