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做到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有助于职业院校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解决企业的用人难题。然而,当前我国校企合作依旧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相关人士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应当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进一步改进及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使校企合作具有有效性。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我国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期望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但是校企合作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不但校企合作认识不深刻,而且专业教师队伍缺乏。因此,应当进一步加以完善及改进,促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更为紧密,并且发挥有效作用。
一、校企合作及有效性
(一)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合作,教学和生产相互结合。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所需人才,是职业教育办学的主要目的。校企合作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学生技能知识水平能否得到提高。因此,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指通过校企合作可起到的实质作用及效果。职业院校的学生进入企业实践之后,其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得到提高;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技能和增长实践经验。其中,校企合作有效性的标准包括以下四点:首先,学习情景化,学生可以将以往学校学过的知识应用到企业环境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学的合理性,应当确保企业培训和课堂课程具有一定的关联,从而培养标准化的人才。再次,实践能力等级化,职业院校的课程关系着学生就业,而企业又和职业岗位及产业互相关联,通过校企合作,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对实践能力进行评级。最后,教学内容科学化,在合作当中,学校课程内容及设备等通过与职业标准对比,促使学生发展。
二、校企合作有效性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深刻认识,合作缺乏主动性。
职业院校对合作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甚至部分校企合作是不情愿为之,实际合作中,不少职业院校对校企合作缺乏主动性及积极性。此外,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与职业院校合作的重要性,只是在生产旺季的时候,企业迫切需要劳动力,才会想到职业院校学生,缺乏对合作的深刻认识,并且对合作不加以重视,严重影响学校及企业合作的有效性。
(二)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
“双师型”教师缺乏,阻碍教学水平提高,难以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职业院校教师来源有三:一是招聘普通高校的本科或研究生;二是聘请普通高校的教师或返聘离退休教师;三是聘请企业行业管理、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普通高校吸收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缺乏在企业或生产一线工作的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对学生进行实操指导,无法胜任技能培训工作。加上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职业院校很难长期稳定地聘请到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作兼职。职教师资补充渠道存在困难,师范类院校没有培养高职教师的任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又非常有限。一刀切的教师职称晋升条件注重学历和学术水平,轻视实践能力,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提高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对策
(一)摒弃传统观念,提升思想认识。
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对提高校企合作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校企结合,探索与企业紧密对接的模式。没有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就会失去发展原动力。职业院校应主动密切地与企业联系,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鼓励学生深入生产实际,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革新等创新和实践活动,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提高师资素质,壮大“双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强弱直接关系教学成败,建设一支有质有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条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具备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素质和能力。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师获取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让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行业实践挂职。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到与所教专业相关的部门、企业或办得好的职业院校进行实践、进修,弥补、充实欠缺的相关知识技能,丰富职业教育经验,加强内培是当前解决“双师”问题的主要渠道。其次要把专家请进来从事教学活动。从相关企事业单位选聘具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专家、工程师或高级技师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既弥补了“双师”师资的不足,又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还为学生就业铺平了道路。另外,要规范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参照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业人员评定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职业院校要成立专门机构,制订“双师型”教师建设规划,确定培训内容与形式,制定规章制度,培训成果与奖金、职称、竞岗等各种利益直接挂钩。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通过分配制度改革使教师获得实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条件。
作者:梅晶 来源:考试周刊 2016年76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