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心理精准化脱贫的现实需求、资助育人工作心理帮扶的迫切需求、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丰富“心理育人”内涵,促进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总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育策略。
1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有关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1998年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ligman提出要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他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普通人,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项目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要求研究者用一种更加温暖、包容、理解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主要以主观、个人、群体三个层面为研究对象,具体内容包含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个人特质、公民美德。
消极心理学过多强调对缺陷的弥补、对心理问题和伤害的关注,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人的优势品格和内在潜力的研究,强调研究和培养人性中的优势品格和积极力量,利用科学的方法激发人类内在的潜能和优势品格,进而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
2积极心理学引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的迫切性
2.1实现心理精准化脱贫的现实需求
国家提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备受国家、社会、学校广泛关注。《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中指出2018年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387.89万人次,资助金额1150.3亿元,比2017年增幅9.48%。“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
zhibomen.com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提高贫困识别的精准性和帮扶策略的有效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资源评估与帮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积极开展心理精准扶贫工作,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内生动力,使其成为积极主动的“行动者”、幸福的进取者。2.2实现资助育人工作心理帮扶的紧迫需求
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资助育人需要将“扶困”与“扶智”结合起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2015年世界发展报告》也明确指出,贫困不应仅从物质资源的匮乏上找原因,还需要从贫困主题的主观思维上加以认识,要提高贫困识别的精准性和帮扶策略的有效性,贫困群体的心理资源评估与帮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2.3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特殊学生群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长经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有更多心理发展的需求。回归教育本性,关注重点学生的心理成长与发展,以积极心理学为引导,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是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扶智”的基础,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契合“心理育人”内涵。通过激发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积极因素,挖掘个体潜能,增强个体的积极体验,实现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2.4丰富“心理育人”内涵,促进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心理育人”是新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新使命。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更加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服务对象将转向为有心理发展需求的大学生,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势必更加丰富,外延更加扩大。现有的资助途径和手段大多数停留在经济援助层面上,突出“扶困”,忽视“扶智”。将心理育人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资助育人工作的相关研究较少,多方协同育人格局尚未建立。研究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心理脱贫作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资助育人工作的难题。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3.1重“物质援助”,轻“心理援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资助学生6.2亿人次,资助总金额累计突破1万亿元。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各个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并且重点推进资助育人、规范管理、助学贷款工作标准化等。在学校管理层面,学生资助侧重于给予学生“物质援助”,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问题,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性心理问题和发展性心理问题关注的非常少。
3.2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偏“问题式”
2010年前,相关研究和实践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并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且急需重视。从2010年后,部分理论研究开始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的积极方面,探讨如何挖掘该群体的积极因素,以优势和强项带动劣势和弱势发展,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在实践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偏“问题式”,较少地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归因分析,有一线工作者在实践中尝试围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的培育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要形成可操作性的方案策略亟待进行实证总结探讨。
3.3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形式发展缓慢
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在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方面融入了大量的积极心理学理念,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由问题式转变到了发展式,现有大量学者就如何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具体工作中一线专职教师也做了大量的实践尝试。总结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形式发展非常缓慢,在操作層面上如何切实地将理论研究的成果运用于实践,如何制定出可操作性的方案策略亟待进行实证总结探讨。
3.4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存在分歧
2010年以前,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对照,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且急需重视。2010年之后,部分研究者开始指出,已有研究存在理念错位的问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是具有消极心理特征的群体,于是有研究者开始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的积极方面,探讨如何挖掘该群体的积极因素,让优势变得更优,强项变得更强,并以优势和强项带动劣势和弱势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归因分析,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类管理和追踪改进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5现有研究实施路径、策略尚停留在理论探讨
现有的研究基于问题提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策略,如培育学生积极情绪、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创设积极支持环境等,但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上,有部分研究做了实践尝试,整体来说实施路径、策略缺乏可操作性。
4积极心理视角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策略
4.1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与归因分析
要提出有可操作性的、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策略,首先要对学生的积极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与归因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选取不同类别高校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积极心理状况调查相关量表为工具,对学生的整体积极心理状况进行研究,研究要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横向对比研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案追踪研究相结合。最终总结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本身具备的以及急需改善的、培养的积极心理因素,并深入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4.2提升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的价值引领,“00后”学生表现出具有明显时代印记的个性特征,如思维活跃、个性化突出、自由意识高,深受新媒体影响,孤独感重、竞争意识强烈,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极大难度。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关注“问题学生外”,还通过课程教学、活动组织、心理咨询等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可是在教育内容与形式、方案设计、组织方式、反馈总结等环节更多关注“问题式”。提升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应将“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作为目标,突出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积极性格的养成”、“主观幸福感的体验”等内容,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通过线上线下、体验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等多种形式,广泛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介,宣传普及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4.3创设积极的校园、家庭环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会因为经济问题、家庭成员缺失、家庭关系不和睦、教育方式等问题给其心理成长与发展带来阻碍。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环境能改变人,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高校做好学校的硬件及软件的建设,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打造良好的校风和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以活动为载体开展阅读、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科技大赛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生活,以微博、微信、网络为媒介潜移默化的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建立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联动机制,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厘清家庭对学生心理成长与发展的影响,与家长共商教育对策。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