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史记(5册),张嘉骅编著,青岛出版社,2015年2月鲁迅先生说《史记》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谓千秋美誉。文化学者余秋雨评价司马迁是“中国首席历史学家,又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巨匠”,无疑也是超越时空的知音之言。质言之,《史记》不仅是一部为后世呈现了中华历史之美、文学之美的文史经典,也是一部关于中华传统精神、中华道德风骨的长篇史诗,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独特的“诗与真”。
wWw.517338.Com
对于这样一部经典的、用文言文写成的、文本和故事皆为繁复的文史巨著,如何让今天的少年儿童更好地去领略和接受它的精髓,同时又能不失其原典风貌与文史之美地予以“普及化”,使之变成文字简约、故事生动、深浅适度的“少年读本”,这对任何一位重述者都是一种不小的考验。这项工作不仅需要举重若轻的史学修养、采铜铸鼎的重述能力、删繁就简的文学功底,同时,对于中华精神与风骨的认识与理解,对于中国传统道义、人格魅力的辨识与认同,对于古典文化精神与现代美学标准的把握与寻绎,也是不可缺失的。简单的白话选译、故事改写、讲解,显然都还不足以向现代少年重新呈现这部伟大的原典的魅力。
所幸的是,有如美妙的空谷足音一般,台湾著名学者、儿童文学作家张嘉骅博士为我们送来了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少年读史记》。这套《史记》少年读本,从原典文本中的“本纪”“世家”“列传”中精心挑选出了从尧舜到汉武帝时期的60个杰出人物的事迹,包括帝王、将相、世家公子、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以及辩士、刺客等,用清新、明快、优美的儿童文学笔调,重述他们的言行和故事,向少年儿童们呈现了一部前所未有的、再现了中华文史之美的《史记》少年读本。
文心可雕龙,可雕虎,也可如王力先生所说,“龙虫并雕”。《少年读史记》里有一种贯穿始终的“文心”,就是再现司马迁在《史记》里所展现的道义和正气、史识与情怀。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可贵的风骨与品格,用张嘉骅自己的话说,是一种属于“大器”的东西,也是今天的少年比较缺失,因而更需要去认识、认同、领略和拥有的东西。例如,在《舜的故事》里,他写了这样一段:“当一个人走投无路时,那就自己开路吧!”不知为什么,舜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这句话。这句话给了舜启示,让他振奋了起来。舜摸摸井壁,估量泥土的软硬度,然后拿起手上的铲子朝井壁挖去……他挖啊挖啊,连续挖了一整夜,未曾歇手。
我甚至觉得,这样的文笔,是深得了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里重述历史故事的精髓与神采的。我也很欣赏嘉骅的这段创作自述:“所谓的‘大器’,不是看你拥有多少的土地和财富,也不是看你说一句话能调动多少兵马,而是看你到底能不能处理好‘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并把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效益发挥到极致。”这正是他为少年读者重述《史记》、重新改写史记人物故事所秉持的崇高、开阔、明亮的“文心”。
一部优秀的历史故事书,一定是诗与真俱在、文与史并美。司马迁的《史记》原典是一部集中华文史美质之大成的著作,而《少年读史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给少年读者带来了一些全新的东西。如果你仔细阅读和品味,就会发现,这其中有新的想象力的发挥,有光明和公正的道义感与健全的人格魅力的展现,有对坚韧的意志和信念的礼赞,有对于人类共通的担当精神与勇气的认同与歌颂,还有对于古典美和现代美的敏感与融合。用清新明快的儿童文学语言、现代的视角与视野,重述着一篇篇有温度的、生动活泼的故事。60篇故事,也尽显了张嘉骅先生举重若轻、撒豆成兵的文学才能。《少年读史记》最初在台湾出版繁体字版时,被阅读专家们誉为“史学、文学、哲学、国学一次到位”,可谓中肯之论,名不虚传。
张嘉骅是台湾嘉义人,他和他的儿童文学作品,留给我最早的感受是:他能从最混沌、最狭小,甚至最暗黑的空间里,去找到和打开可以透进光亮的缝隙,然后发挥出自己天才般的想象力,去搭建起一个故事的舞台,让那些你可能从来也没有看见过、也无从想象的、鲜为人知的人物、动物乃至怪物,去演绎他们各自的生命的故事,去讲述他们各自的生存的秘密。我曾在一篇书评里写到过,“他用一支生花妙笔,把这些故事演绎和讲述得那么幽默、好玩,怪味连连,妙趣横生,简直令人有点匪夷所思了!”现在,在他的《少年读史记》系列里,我再次感知到了他天才般的讲述故事的能力。《少年读史记》是一套温暖、明亮的少年历史读本,是一套用正能量的故事,给孩子们送去感动、启示和力量的书。本文来自《中华少年》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