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育现象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4 23:40:04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57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本文从分析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出了教师可从培养兴趣、引导注意、掌握规律、理解知识、建构知识、协作学习等六个环节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深人和对教育心理学的了解不断加深,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要不断优化教学,就必须将生物教学与教育心理学密切融合起来。实践证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生物教学,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一条富有成效的新路。本文以苏教版必修二中的"遗传与染色体"这一章节教学内容,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探讨如何优化设计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目标

  1.减数分裂掌握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动态变化,了解产生各种基因型的原理。

  2.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掌握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了解其实验背景,使学生掌握遗传学实验的简单设计。

  3.遗传与染色体学会绘制遗传图解、分析遗传图谱,掌握简单的遗传规律以及遗传概率的计算。

  4.染色体的变异及其应用掌握几种常见的染色体变异方式以及对应的疾病,了解利用染色体变异的相关应用。

  二、学生学习心理学分析

  学生是生物教学的主体,是生物教学过程中心理培养和发展的对象。探索和揭示学生生物学习的心理特点,有助于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学生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获得一定的生物科学知识,获得相关的能力。

  1.有选择地输入生物信息。对一些新异的、矛盾的、情绪色彩浓的、趣味性强的、带有指令性的生物信息特别敏感,容易引起注意和感知。

  2.有区别地处理生物信息。对输入的生物信息处理时,有的学生进行形象编码,而有的学生则采用语义编码,建立生物知识的语义编码系统,这种合理有序的编码有助于知识的长时记忆。

  3.能否运用生物信息解决问题。有的学生能正确理解问题的含义、准确选择和提取解决问题所需的生物背景信息、合理组合或改变有关生物背景信息,从而使信息得到正确理解;有的学生则迥然有别。

  4.有区别的生物事实鉴别能力。由于学生能力的类型不同、学习条件不同,学生获得这些能力的方式也有区别。学习由图像符号表述的生物事实鉴别,学生则侧重于观察、比较方面的练习。

  5.有区别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等不同,学习的效果也不同。在学习兴趣方面,有的学生兴趣指向生物学习内容,有的则指向教师的教学方法。

  当然,学生丰富的心理活动表现在生物学习中的方方面面。他们在学习中展开的心理活动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态度,有的影响因素则成为学生生物学习的心理障碍,阻碍学生的学习。为此,生物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地组织教学情境,循序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三、优化高中生物遗传学教学的措施

  高中生物遗传学本身的知识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多种素质,在分析学生学习心理学因素的基础上,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优化遗传学教学设计。

  1. 培养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情绪热烈而高涨的学习动力,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因素。就遗传学教学而言,教师在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可利用案例教学法,挑选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迪性的案例,在上课时先用5~8min介绍案例,学生自主分组进行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引导注意,培养学习感知力。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注意,注意是学生学习与记忆的前提,学生不能加工自身没有感知到的信息。学生在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往往先注意到一些生物的现象,这种生物现象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情境。学生首先要透过生物现象看本质,获得注意策略。在遗传学的教学中,学习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时,注意孟德尔当时的豌豆杂交实验设计的创造性思维--颗粒遗传。实验所发现的3:1的表型比和测交实验的1:1表型比,揭示生物性状分离这样一个现象是由基因的分离决定的,从而注意到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一本质。

  3.掌握规律,培养归纳能力。苏伯尔的同化理论认为:新知识在记忆系统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过程构成了新旧知识的三种关系,即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在学生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通过将原有的下位概念的属性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上位概念而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策略--归纳策略。

  因此,通过归纳策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可以使知识结构有序而且清晰。

  4. 理解知识,重视迁移效应。理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迁移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方法。国内外教育界对学习迁移很重视,国外曾有人提出为"迁移而教"的口号,并对此进行了研究。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当新旧两种知识在客观上存在共同要素时,只有主观上认识到了迁移才可能产生。当在结构上新旧知识相同或相似时,就易产生正迁移效应。

  5.建构知识,促进长时记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因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在遗传学课程中每章都有相关内容可供比较讨论,例如经典遗传规律间的异同;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并显性与镶嵌显性的异同;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及母性影响的异同,等等。长期坚持比较与讨论,可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锻炼学生准确分析知识的能力,养成独立性较强的自学习惯。注重与强化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上将不同内容、知识点关联起来,可促进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6.协作学习,深化知识意义建构。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遗传学教学中几乎每一章内容都有其重要原理、理论及其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意识地挑选一些主题进行协作学习,可进一步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针对性的心理学教学思维和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作者:吴旻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年24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