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30-02 2012年新课标高考作文命题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就当今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举手之劳,成人之美”“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道德价值观念没有像50年前那样形成普遍的社会风气来设题,符合高考的导向性,这是在情理之中:针对“小悦悦事件”“摔倒门”等反面事件与高考前发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的正面事件来命题,不回避热点问题,这是在意料之外。 这种命题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密切新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这一思想,拆除了阻隔在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藩篱,巧妙地完成了新旧课标的衔接。以此审视我们的作文教学,觉得对高中生进行写作心理的调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写作心理的调控有助于改变学生作文训练中疲于应付的状况 课题组做的两次高中生写作心理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对命题作文及考试作文有排斥和畏难心理。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不能全身心投入,出现硬着头皮写,应付交作业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心理进行了必要的调控。从写作心理学角度看,写作主体的心理因素由知、情、意三方面组成。这种心理要素不断沉淀和升华,构成潜意识和显意识,而这两种意识对于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影响极大。个体潜意识来自个人经历的转化,它深藏于主体的心灵深处,有时有意找寻却无处可求,有时却会在偶然的情况下突然冒了出来。这种潜意识不是先天存在,而是后天形成,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可以使写作活动自然进行。由于潜意识对全部写作心理有深刻的影响和渗透,因而往往使写作心理呈现一种自然性而直抒胸臆,学生所言即是一种潜意识写作行为。“不必劳情”,“无务苦虑”。
ZuiWan.Net
没有创作的自然状态就不能充分表现写作者的自由本质和理想的人性,就不能真正地实现写作自由。潜意识能在作者无法感知和察觉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创作,以减轻显意识劳动的负担。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以自由写作为主,充分调动学生潜意识中的积极因素,使之形成写作的主动性。另外,在作文题目的设置上下大力气进行研究,尽量避开学生不感兴趣的话题。当写作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理诉求方式时,作文训练中的应付现象少了很多。 二、写作心理的调控激发了学生主动进行写作的欲望 调查中我们发现,生活经验太少,眼界过于狭窄,懒于思考,懒于积累,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形成。写作心理学表明,记忆对于写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这就是创作者的能力体现。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如让高三年级一年的时间先后看了《我的高考》《冲出亚马逊》《我要上北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新闻周刊”等视频资料,既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又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另外,我们充分利用语文晨读的时间,印发了大量的美文资料和各类热点的素材,方便学生积累,强化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形成。因为看多了,记多了,或多或少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思考,思考一旦形成,进行写作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当然,写作主体的记忆并不完全是一种被动式的重现,而是带有主动性、想象性和创造性的。对此,在高三紧张的教学时间中隔一周挤出一个课时设为自由阅读课。在这节课上学生所读书目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是自己想读的即可。但是,读书是有任务的,就是一节课必须完成不少于三百字的读书笔记。因为是学生自己想看的书,三百字的练笔任务倒没给学生造成负担,反而使学生养成了读书即动笔的习惯。 除了上述心理调控之外,还通过激励式写作方式对学生的写作热情进行强化。把每次作文训练和月考中的优秀作文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发到学生手中。先后印发的作文有《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盲从》、《如何看待打工皇帝唐骏》、《听雪》等。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班内出现了同学之间主动进行写作交流的现象。高考前全年级进行猜题范文评选,我们两个班共有四个同学的四篇文章入选,是全年级入选文章最多的。另外,平时写作文有畏难心理的两个同学的作文也进入了候选文章的行列,这对他们也是一种很大的激励。 三、写作心理的调控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写作活动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精神活动,它受到写作主体人格力量的影响。生活中,人们常常惊异于一些文学家的创造能力,喜欢用“天才”和“灵感”之类的术语去解释他们的智力与成功。其实,不少事业有成的人士,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几乎与旁人相差无几。促使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并非他们智力因素,而是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是他们的奋力拼搏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不断的实践中促进和发展了他们的智力。而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活动表现出来的是退缩和畏难。其实,人的意志品质是后天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是可以培养和磨练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教学中始终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磨练。方法主要是:思想强化和实践引导。所谓思想强化是指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有关意志品质培养和磨练内容的灌输。如上所说,视频资料的选择倾向于意志品质培养和磨练方面的内容。另外,我们还选择了一些名人的事例印发给学生,比如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过程;史铁生轮椅上写作的经历;司马迁忍辱写作《史记》的情景等。所谓实践引导是指在教学中注重利用榜样的力量,对意志品质过硬的同学多鼓励,使之形成影响进而去带动更多的同学。 四、写作心理的调控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能力。写作心理的调控很好的完成了对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开阔了学生视野,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尽管写作教学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尽管学校生活只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阶段,但是,学习能力的形成却是一个人一生最可宝贵的财富。写作心理的调控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然,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需要反思的东西也很多。 首先,受条件限制,我们对学生的心理调控始终比较被动。 迫于高考的压力,老师和学生都相对急功近利。这种环境下,我们的课题研究既被动又过于表面化。我们的研究范围始终局限在应试作文的小圈子,缺乏对写作更深层次的挖掘。这种研究导致的后果是学生知识上的僵化,思想上的墨守成规。比如,不管写什么话题的作文,有的学生就是李白、司马迁、陶渊明三个例子,即使你给他再多新鲜素材他也用不上。 其次,在学生思维深度的调控方面缺乏有效措施。 学生有素材可写,也有积极性去写,但是写出来的东西或者词不达意,或者逻辑混乱,或者无病呻吟,或者蜻蜒点水。究其根源,写作心理的调控只是解决了写作“无米”的问题,至于有米之后如何做成一锅色香味俱佳的米饭还有待我们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比如,怎样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 最后,写作心理的调控缺乏系统性。 学生写作前、写作中分别需要什么,如何调控最有效,素材的选择怎样做到由浅入深,对素材如何分析才有深度……太多问题的显现表明,我们对学生进行的写作心理的调控是杂乱无章的,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我们应该系统的做一个计划,内容包括选什么样的素材,什么阶段下发,要求学生怎样处理素材,课堂如何进行思维深度的训练,怎样才能让学生课下主动进行思考,如何解决词不达意的问题。 两年的探索之路走过,收获固然让我们欣慰,但是,更多的未解之谜引导我们继续前行,我们有信心在新课程高中生写作心理研究的领域中开拓出一片天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寻梦的路上我们永不止步!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