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课程设置一览表,高中校本选修课程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6-05 02:01:24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27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已于2012年秋季开学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本轮课改旨在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主要内容之一是“减必修、增选修”。

www.peixunjia.com

因此,加强选修课程建设,研究选修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对于推动新课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修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选课带有功利性、片面性和盲目性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基本领会选课精神,但还有不少学生选课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盲目性和功利性。具体表现有:选课没有学业上的整体规划,只为拼凑学分;不着眼于未来发展,只凭一时的兴趣;不考虑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只考虑如何避难就易;不顾自身的基础和潜力,只是跟着别人选;不考虑全面发展,只知道“唯高考是瞻”,考什么选什么,其他课程则不加关注;不依据课程进行选择,而是依据授课教师选课,对要求严格的教师“畏”而远之。  (二)学校选课制度不健全,选课指导不到位  在教学管理上,课程管理工作滞后,方法陈旧。一方面,选课指导不到位,师生均注重学生在校的近期需要,忽视其毕业后的长远发展,从而出现了学生能力的结构性失衡;另一方面,选课操作不当,师生均重视选修课程的数量,轻视选修课程的质量,进而造成了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偏差。  (三)课程资源匮乏,教师开发课程能力不足  就教材来说,与必修课教材相比,选修课教材不成熟、质量低,而且种类较少、数量有限,缺乏选择性,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从师资方面来讲,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课程体制中,教师被排除在课程编撰活动之外,大多数教师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忠实、不折不扣地执行着教科书的意图,严格按照统一的教科书、教参甚至教法进行教学;选修课的开设和开发,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四)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前景令人担忧  选修课程的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标准与依据,没有系统的原则与方法,并且灵活性不够,随意性突出。在高考命题和高校招生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只要是高考内容,教师和学生都会比较关注、用心学习;而对于选修课程中非高考内容,在实践操作中则很难保证学生会用心对待。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选课中存在的问题成因  一是高中学生的身心还不成熟。16~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艾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中的第五阶段——“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阶段,往往会产生不确定感。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做事不是过于自负,就是缺乏自信;力图寻求独立,有时却无所适从。  二是学校选课指导不力。有些学校选课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完善,选课指导力度较小甚至导向不正确,不能因人制宜地根据学生个人特点给予有效指导。  三是家长的干预。在学生选修课程学习科目的选择上,许多家长不是考虑孩子发展的需要,而是以高考为中心,围着高考“选”课,迫使有些学生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现违背学生意愿的选择。  (二)学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因  一是部分教育者仍固守着传统教育模式和理念,未认识到选修课的实施对于当代及未来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能真正接受这一新的教育思路,并在潜意识里把高考科目与选修课程看成是两个互不相容的对立面,从而导致其在实施中的行为力度大打折扣。  二是原有的评价系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如果大学录取标准没有大的变化,高考指挥棒没有变,仍旧只考必修课和指定的少量必选课,那么就会致使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学校和教师都选择谨慎应对的态度,即采取“必修、选修两手抓,必修为主,选修为辅”的策略。最后,美好的愿望很有可能变成空中楼阁,选修课在学校课程实施中困难重重,问题不断。  三、选修课程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拓宽选修课程开设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将高中选修课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强对选修课开设的研究应是目前选修课程研究的重点。  1. 增强选修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我们要走出对课程资源的僵化的思维观念和定势,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因为课程不再只是学科的总和,而是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的有机整合。生活、知识、经验等都应成为选修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依据。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在的地区,学 第一论文网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开始成为学习探究的对象,成为学习的“课堂”。学校应组织或鼓励教师个人自主开发选修课程教材,也可采用、改编其他学校的教材,或自编辅导读物、专题资料、制作课件教具等。  2. 注重选修课程多样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与必修课程相比,选修课程具有自己的特点。(1)多样性。选修课模块多、门类多,层次与要求也不尽一致。因此,其教材在体系、风格、侧重点、深广度等方面必然多种多样。(2)灵活性。课程内容灵活,可以按知识的内在逻辑编写教材,也可按专题或问题设计课程内容;可以是知识类教材,也可以是活动类教材,或两者兼而有之。(3)开放性。教材内容不应拘泥于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与逻辑结构,应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沟通与渗透,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我们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在选修课程的开发上注重多样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3. 正视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对选修教学的影响  高中教育该如何定位,由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课程目标又该如何确定,这对于选修课程的确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选修课程的开发,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程变成必修课程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课程。因此,选修课程的开设,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或教学纲要)、教学材料,否则选修课程的实施将无所依循,其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选修课程教学质量  建立一支开设选修课程的教师队伍是确保选修课程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选修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以专职为主。选修课程的实施主体是广大在职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课程理论基础,责任心强,经历过适当的培训,因此,大多数教师都能较快适应选修课程的实施与教学。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选修课程的设置对教师的知识深度、广度以及专业技能提出了挑战。为了提高选修课程的开设质量,学校可聘请本地大、中专院校的教师或有一技之长的专家能手、技术人员担任选修课程的教师,组成兼职教师队伍。此外,对于某些选课人数特别少、涉及内容较窄、单凭一所学校的力量往往难以开设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应发挥组织、协调、引导作用,对本地区的教师资源进行适当规划,集中力量,组成特别选修课“教师小分队”,巡回上课,互通有无,相互支持,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加强培训,拓宽选修课程专职教师的知识面,提高选修课程兼职教师的教学素养。对广大教师来讲,尽管他们实施必修课程的经验十分丰富,但大多缺乏开设选修课的经验,可能一时很难胜任。同时,选修模块多,每一模块涉及的知识面宽、内容新,要求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亟须加强选修课程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脱产培训,使他们能尽快地胜任选修课程教学。对于部分社会兼职教师来讲,尽管他们专业知识丰富或技术精湛,但缺乏教学经验和课程实施的必要修养,也需要一定的培训,以加强对他们的教学指导与管理水平,确保课程实施的质量。  (三)形成动态选课机制,加强学生选课指导  在行政层面上,教育管理部门应完善动态化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督导和管理,加强对高中选修课程师资的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特别是针对学生选修课程研修计划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帮助学校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度,为高中选修课程的质量和效益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在学校层面上,学校需要形成动态化的选课机制。为尽可能减少学生选修课程的随意性,学校还应该积极地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建立有效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在具体实施中,需要进一步强调课程设置说明的科学性,增强选课指导手册的灵活性;根据实际需要,学校还应不断调整班主任制度、导师制度和辅导员制度,逐渐改进学生咨询制度和互助制度,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保障。  在教师层面上,教 第一论文网师需要实施动态化的选课指导。班主任及其他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指导学生的选课活动,与学生建立相对稳定而长远的联系,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多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在理论上,选修制和学分制以促进学生个性学习为根本旨趣,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作出选择,这是选修制度的基本准则;在实践中,选修制和学分制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基本取向,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基础和发展潜能进行选择,这是选修课程的终极目标。教师实施动态化的选课指导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在保证必修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在修完必修课程学分的基础上,应力所能及地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  (四)注重选修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选修课与必修课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但由于选修课的目标旨趣、任务功能、教学途径和方法乃至考核评价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不能直接地将必修课教学的做法简单移入选修课教学中,而应深入研究选修课教学的特殊性。那么,选修课教学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这里,我们通过与必修课的比较加以说明。  从教学目标看,必修课侧重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共同的根基,而选修课则侧重拓展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个性。从教学功能看,必修课传授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保障基本学力,培养基本素质,奠定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而选修课则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深化,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从教学内容看,必修课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基本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内容比较稳定,而选修课则关注较深、较广、较新的知识技能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较大的弹性,且须随时代变化及学生的要求进行及时调整。从教学方法看,必修课实施应循序渐进、线性推进,注重课堂讲授、讨论探究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选修课则可跨越跃进,以非线性的方式加以实施,专家讲座、学生自学、讨论和实践为其基本形式。当然,这种区分仅具有相对意义,对那些学科课程中的选修模块来说,其教学与必修模块的教学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即便如此,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设置旨趣、任务功能仍有区别,不能混同二者的差别。因此,我们应注意研究选修课的特点,根据选修课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实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改革传统评价体系,科学评价选修课程  课程评价是整个课程实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课程产品、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表现及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对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直接影响。长期以来,传统评价体系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发展过程,过于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选修课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领域,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其评价不能机械套用传统评价模式,而应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根据其自身性质和规律,建立一套关注学生多元能力发展和潜质开发的评价体系。评价时,我们要注意各类选修课的不同特点和要求, 第一论文网依据各自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因“课”制宜地制订评价方案。科学的评价不但能有效推动选修课程的实施,而且会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有助于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  影响选修课程建设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高考选拔制度所带来的功利化倾向、班级教育均衡运行机制、学生发展水平评估、学习组合形式、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但毫无疑问,新课程所倡导的选修课开设理念是先进的,目标是清晰的,即从均衡教育的高度,立足于“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高中选修课程的建设是必要的,也会在不断总结完善中趋于更加科学合理。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