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路径探析,新课程政治课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6-05 07:33:01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18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可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也日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目前,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中也被不断地采纳应用。但在实际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实践中,探究式教学举步维艰,表现在:一是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落后,认为探究式教学只是个“花架子”,只适合公开课“表演”;二是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他们虽然能接受探究式教学理念,但是,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却发现很难开展,最后又走上了“满堂灌”的老路。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直面高考,如何把探究和合作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实现“形式”和“内容”的高效统一,首先需要对探究式教学本身的内涵有个比较正确的理解。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进   而培养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探究式教学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当然不是“框框”,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所有的课堂教学。   一、并非所有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内容都适合探究,教师要“因材施教”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不是“万能公式”。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是人类几千年实践探索的结晶,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完并经历历史上的探究过程是不可能、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有些知识,由于种种原因,难以通过探究活动去获取,也就是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具有探究价值,不是所有的客观条件都方便和适合探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有利于开展探究式教学。   二、探究式教学不能只面向少数尖子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有人把探究式教学理解为培养“小科学家”的课程,即探究式教学精英化。这其实是一种精英主义价值观,是对探究式教学的一种误解,是阻碍探究式教学传播和推广的主要障碍。这与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趋势是相背离的,探究式教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不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其他学生也不是只配做“观众”和“陪衬”。   三、探究式教学并非完全排斥其他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   新课程强调探究式,主要是针对过去的填鸭式、灌输式,并不排斥接受式或将其“一棒子打死”。探究式并非“通用”,只是众多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它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进行探究学习而言,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既不能用“唯一”代替“多样”,也不能用“教条”代替“灵活”。   探究式教学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要在探究情境创设、探究问题设计等这些针对课本“内容”问题的思考和把握上,对于“形式”上也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探究式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尊重学生探究主体的名义下,片面地追求自主探究,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让班长、课代表或探究小组组长组织探究活动,自己退到幕后,不参与、不指导,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种探究是很难取得实效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探究式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探究方案,选取恰当的教学材料进行过程引导和调控等。教师的主导是对学生主体的主导,学生主体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在教学中必须把教师和学生辩证统一起来,不能只重视学生学习而轻视教师指导。   2.“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的关系   在探究式教学中,必须坚持过程和结果相统一原则,不能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换言之,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3.“学习结果”与“学习评价”的关系   传统教学评价重分数,基本上是对学习结果进行单一的量化比较,忽视综合素质的考查,而探究式教学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尤其突出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评价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评价的主体上看,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或班级集体评价;从评价的表现形式上看,既可以采用书面评价、口头评价,又可以用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还可以对课堂上学生的探究问题进行总结性和指导性评价。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坚定探究信念,不断积累探究教学经验,对高中政治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梳理、整合、开发,以期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廖伟章.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几种类型[M].北京教育,2000-11.   [2]陆建中.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M].科学出版社,2003-07.   [3]徐学福.“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2001-06.   [4]郭继东“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辨析[J].教育科学,2001(11).   [5]江金平.探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策略探索[J].政治课教学,2001(12).   [6]杨建军.思想政治问题:探究式课例实验[J].政治课教学,2002(3).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