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体系,基层央行化解高风险职责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9 17:50:08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36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状况充分了解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该单位的风险点及其风险程度,而后根据不同的风险程度,采取不同审计策略的审计模式。而改变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职能,会使其基层员工的实际工作发生重大变化,其在工作中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履行保驾护航重责,在基层央行推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是必要的,不仅有利于提高基层央行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提高其风险管控水平。

一、基层央行推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一)推行风险导向型审计是基层央行内审发展的内在要求

央行内部审计部门自设立以来,开展了全面审计、履职审计、专项业务审计等各种类型的审计项目,但总体来看,这些审计项目还停留在制度基础审计阶段,其审计内容局限于合规性审计,目标局限于查错纠弊,相关的审计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使得面临的风险增大,最终审计的效果也难尽人意。而风险导向型审计则是以风险评估为重心,根据评估结果分配审计资源,对高风险点进行重点审计,是一种既能节省审计资源,亦能兼顾审计效果的审计模式。

(二)推行风险导向型审计是基层央行强化内部管理,规避业务风险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央行在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风险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违法违纪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根本,仍然是内部控制方面的漏洞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因此,将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引入央行内部审计,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控制环境的优化等一系列监督模式加强内控内管工作,将剩余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之内,是基层央行内部管理的客观要求。

(三)《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为将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引入基层央行内部审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6年,央行总行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该文件中对央行内控管理方面进行了体系式的划分,将内控环境、活动与监控、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这几方面设定其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并对各个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央行的这一文件内容与审计控制的内在实质是一样的。这一文件的出台也标志着将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引入基层央行内部审计提供了依据,为在基层央行内部审计中引入风险导向型审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具体应用

(一)建立预警体系,实现风险预警

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其主动地位。预警体系是确保银行主动地位的重要措施,在该措施下,银行上下都能够实现风险预知,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其做出相应处理,这是内部审计由“事后监督”向“事前控制”变化的重要内容。

在建设预警体系的过程中,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指标与临界点选择。指标指的是可能会出现不良事件的征兆;临界点指的是风险爆发的时点。指标预警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预警方式,这种预警方式会针对各项指标的有关变化而进行不同程度的警报。通常,根据指标数值的不同,可以将单位的运营情况进行进一步分类,主要包括危机、风险、亚风险、正常这四种情况。当数值超过临界点时,系统就会发出对应的警报信号,便于相关人员及时获知。其中,临界值是结合单位的业务特点,以及组织目标确定的。基层央行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时,要把人财物等资源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并针对那些重点岗位进行严格防控。对各个部位进行指标量化,根据各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二)结合业务特点,进行风险评估

1.调查了解相关情况,确定可接受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指的是最终的审计结果偏离预期目标的程度和可能性。该风险的确定过程是是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综合被审计单位所在的行业情况及自身具体情况确定的,审计人员通常将这一风险数值设定为5%,这一数值也可以表述为审计报告的可信程度为95%。

2.选择固定风险因素,确定固有风险。固定风险是假定未建设相关的内控机制,被审计的目标单位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在审计人员确定可接受审计风险之后,开始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评估基层央行的固有风险,首先要从总体上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运营环境,而后,从各部门的固有风险因素出发,分别评估其固有风险。截止目前,人民银行系统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计量标准,固有风险的量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业务难题。一般情况下,出于职业审慎,审计人员往往将固有风险评估为50%-100%。

3.了解内控结构并进行控制测试,评估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指的是被审计的单位在进行业务往来的过程中出现差错,这些差错不能被该单位的内控体系阻止的可能性。在进行控制风险评估的过程中,一是,应对内部控制决策的相关风险进行评估,该项评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该单位的组织结构情况是否合理、其相关制度是否完善并落实到位、各个岗位的职责是否明确等。如果该单位在控制决策的环节中出现问题,那么会导致后续的各个环节都会出现偏差。二是应对该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测试,从而确定各项制度能否落实到位,明确其在执行过程中的风险水平。这一过程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业务类别及流程、各项财务凭证与记录等。三是对该单位的监督与反馈机制进行评估。一般来说该方面的健全情况与风险程度成反比。四是对该单位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测试评估,这主要是获得被审计单位的制度情况与实际推行情况的出入状况。在进行上述测试环节后,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确定其可信赖程度,从而确定控制风险水平。 

4.运用风险模型,确定检查风险。通过以上的三个过程,可以得出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控制风险及固有风险情况。此外,还可以借助于改进后的模型,获得检查后的风险。这一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表明审计人的风险接受能力,该风险对后续样本范围、数量及大小都有所关联。

(三)实施实质性测试,控制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应被严格控制在计划检查风险下,这也是确保整个审计风险能够保持的预期范围内的重要方面。在审计的过程中,应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高的相关内容作为重点审计对象。

在进行实质性的测试过程中,可以从如下环节入手:一是明确业务层次,确定核心业务的重要性水平;二是对余额与交易类别进行专门测试;三是根据上述实质性测试的结果进行实际检查风险评估,获得实际审计风险;四是与预期审计风险相比较,判断是否接受实际审计风险,若接受,则进入审计报告阶段;若拒绝接受,则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完善审计方案,重新进行实质性测试,直至将审计风险降低至满意水平为止。

(四)综合测试结果,出具审计(风险)报告

通过上述各个环节,可以在现场审计之后,进入报告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将所有的审计信息汇总至审计报告中,并作出审计判断,并重点阐述审计发现的问题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并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为被审计单位后续的风险防范给出建议。

三、在基层央行开展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积极意义及前景展望

(一)在基层央行开展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积极意义

1.有助于优化内部控制环境,防范内部风险,为基层央行职责的履行保驾护航。

2.有利于审计资源均衡配置,从而设计可靠的审计方案,提高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水平。

3.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基层央行的内审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职业审慎性也亟待提高,开展风险导向型审计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在基层央行开展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前景展望

基层央行业务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其审计工作非常繁复,在基层央行实施风险导向型审计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全面引入风险导向型审计还有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央行的特殊性导致其原有的审计工作与方式难以满足当前工作需要,所以,因风险而异的风险导向型审计将更能适合央行的业务监督需要,更能促进央行内审的整体水平提升,因此,在基层央行推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势在必行。

作者:陈建青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