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现代冶金工程教育所处时代背景,提出了现代冶金工程教育需树立的新理念,并对构建现代冶金工程教育新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现代冶金工程教育;新模式;新模式
一、现代冶金工程教育的新理念
1.与时俱进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现代冶金工程教育应着眼于“大冶金”,以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为本,教学重点应由冶金工艺转向学生治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善学习、会思考、勤探索、能创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能力,淡化分数,树立人才标准、质量标准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观点。
2.“回归工程”理念。麻省理工学院(MIT)早在1990年就提出“回归工程”的著名倡议,强调实践才是工程专业教学的根本,并以“回归工程”为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以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为主的课程改革。而国内冶金工程教育长期以来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践,重计算推理、轻实验论证,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显然有悖于现代冶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为此,现代冶金工程教育应融合“理论教学”和“研究型教学”,强调工程实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解决冶金工程实际问题,尤其是参与冶金工厂设计、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等实践活动,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提高其作为冶金工程师应有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能力和管理素质。
3.“绿色工程教育”理念。“绿色工程教育”强调工程的开展应当遵循人与环境共同生存,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同步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因而,现代冶金工程教育的课程重点着重在矿产资源的规划性利用和保护性开发基础上,以清洁、节能的方式生产出具有无污染效应的产品,实现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工程教育过程中,结合工程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和环境知识,树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4.“区域特色”理念。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理工科大学通常遵循统一的政策,采用统一的模式,容易导致“千校一面”。
XuezuoCai.Com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理工科高校愈来愈注重自身的个性,区域特色日益明显。二、构建现代冶金工程教育新模式的几点建议
1.注重实验教学与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锻炼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教学实验往往按课程设置且多为验证性质,实验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缺乏独立设计与自学环节以及团队合作与实践分析能力的训练,创新意识的培养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改革实验教学环节,强调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综合能力和研究能力。本科生在经历了公共基础实验训练进入专业实验时,指导教师不应再提供规划统一、内容详尽的实验指导书,应在授以实验题目和主旨的前提下,支持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设计、参数测定、现象观察、条件控制、故障排除等全部操作,以及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实验报告书写等全过程。同时相应地改革实验考核方法,不再以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惟一依据。这样既给学生以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又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和动力,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此外,还应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如本校为学生开设了别具特色的“串级萃取分离稀土过程的计算机仿真试验”、“钨离子交换计算机仿真试验”等实验。同时,学校可制定并实施“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鼓励本科生及早参与科研项目,资助学生开展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未来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由企业资助本科生的研究计划。
2.强化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设计能力
在本科生直接参与工程设计条件尚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高度重视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设计能力,感受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敬业、奉献和创新精神。为达到模拟工程训练的目的,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当源于工程实际,做到“真题真做”。如本校“离子交换工艺生产仲钨酸铵工厂设计”、“稀土全分离工厂设计”、“钽铌湿法冶炼工厂设计”等题目源于江西省稀有金属钨、稀土、钽铌的生产实际,是我校冶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颇具特色的题目。
3.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训练,造就一支实力雄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我国工程教育的教师大都直接来源于高等工科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一方面缺乏美国工业界对进入企业的毕业生所进行的必要的工程师岗位培训;另一方面也缺乏德国工程大学毕业生所具有的参与工程实践和实习的足够训练,同时还缺乏教师教育必备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此,必须加强现代冶金工程教师的“工程实践训练”,造就一支实力雄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必须建立教师工程实践训练机制,让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其次要以企业为主体,面向企业,面向生产,通过产学研合作,承担科研项目,进行联合科研攻关,出创新技术和成果。再次,招聘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兼职教师队伍,使学校教师与兼职教师一起互相切磋交流,以激发教师的科技创新灵感,培养工程实践意识和能力,促进“双师型”教师的转化。最后,借鉴欧洲国家的做法,工科教授必须具有规定年限的工程师职业经历和一定的技术开发成就才能获得任职资格,并建立注册工程师制度和专业认证制度,同时加强现代冶金工程教师队伍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其教育理论素养,从根本上改善工程教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造就实力雄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建立冶金工程实践平台,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首先,加大对专业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建立开放实验室。要求开放实验室将实验设备和实验课件等信息全部链接到校园网,以便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能对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及实验仪器有较全面的了解并作好充分准备。开放实验室面向学生全天候开放,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完成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内容。同时要求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必须长驻实验室至少两年,在此期间,青年教师承担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工作。而且可面向部分优秀本科生试点“实验室导师制”,即本科生自主选择青年教师作为“实验室导师”并进驻实验室,一方面协助青年教师完成实验室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在“实验室导师”的指导下,本科生还可完成自选课题的科学研究等工作。其次,根据“区域特色”的教育理念,努力谋求与本省与本区域冶金企业的合作并建立一批校外工程实践基地,为本科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提供必要条件。同时搭建企业与学生的沟通桥梁,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接受实践教育,使学生融入生产现场完成工程实践,帮助满足企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尽快进入企业建设者角色,成为生产管理的技术骨干和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作者:邱镔,徐志峰,本文来自《中国冶金教育》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