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影响实证分析,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策略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9 22:14:53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41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要: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改革趋势,这在为中国银行业带来市场化和积极竞争的同时也在考验各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业务结构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的商业银行要对利率市场化做好深刻的认识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论文、商业银行论文、影响、应对策略    目前,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美国、欧洲乃至世界上各个经济独立体都在经历着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并都在为抵御这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和衰退而做着不懈的努力。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懈怠下来的理由,随着经济大国对日趋枯竭的人类资源的抢夺以及对中国大国崛起的恐慌,不断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对中国进行打压。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下,中国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一方面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坚定自己的立场,另一方面就是要调控好国内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考虑到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及各方面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又再一次被提到了议程上。  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长期以来,我国都在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呢?不进行改革的弊端又有哪些呢?对于依存利率较高的中国银行业又要在利率市场化面前何去何从呢?  利率管制的负效应与政策取向论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在工业,农业、外贸等行业和商品价格、劳动工资、房地产等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已大大提高,但利率的计划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利率管制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一)结构性缺陷突出。1、存贷款利率结构不合理,利率水平被人为的压的很低,存贷利率为零甚至为负,严重制约了利率的调节作用。2、利率结构不合理。多年来,我们基本上没有利率的风险结构,长短期信贷的利率档次区分不明显。3、利率倒挂。国债利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企业债券利率高于国债利率。  (二)两种价格体系的严重错位。经过改革,尽管我国在价格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的、竞争有序的价格形成及管理机制,但在要素市场领域,价格约束机制仍然比较僵化,特别是利率仍然受到严格管制,弱化了利率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化引导功能,从而导致两种价格体系的严重错位。  (三)利率管制牺牲了社会效益。在低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利率被控制在均衡利率水平之下,使得经济体系内部始终存在超额资金需求。  (四)利率决定权高度集中。我国目前利率水平和结构高度集中统一,利率的决策主体是政府,作为金融管理部门的中央银行在贯彻国家利率政策中只具备执行权而非决策权。  (五)利率传导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实行人民银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由商业银行执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利率水平及其调整由人民银行根据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社会资金平均利润率、企业和银行的盈利水平以及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水平等经济指标确定,但由于上述指标有的难以精确测定.使得人民银行主观确定的利率水平难以真正体现市场均衡。  二、利率市场化效应及对商业银行的主要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必然结果,其对经济金融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从宏观上讲,利率市场化具有储蓄效应、投资效应、金融深化效应,最终将促进经济健康增长,同时也将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从微观上讲,利率市场化可以提高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使资金配置合理化、效益化,从总体上消除利率的部门、行业歧视,使利率充分反映资金供求,形成利率水平与风险水平相对称的联系机制,从根本上理顺被扭曲的社会资金配置关系。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利率市场化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将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为银行业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具体的市场需求和经营成本决定利率水平,竞争和创新上的自主权被扩大,自我发展的空间得以拓展。但是从短期来看,利率市场化也将会改变商业银行业已习惯了的利率决定机制和变动规律,从而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模式产生深层次的影响乃至冲击,值得引起充分的重视论文。  (一)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的真正含义是银行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可以预见,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竞争更趋激烈的环境下,商业银行要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强化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摒弃各种非银行自身的发展目标,根据市场环境和内在条件制定和实施有利于银行自身经营和发展的经营目标,按照市场原则安排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进一步向纯粹的现代化商业银行过渡。  (二)利率市场化会改变银行业的竞争方式和机制。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商业银行的存贷利率一般由中央银行严格管制。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是趋同化的,非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竞争手段。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资金成本、竞争策略、客户价值、风险程度和目标利润进行自主定价,银行的竞争方式由原来的非价格竞争转变为价格竞争,是否具有科学合理定价的能力就成为商业银行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三)利率市场化将是中资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来源的赢利模式受到冲击和挑战。利率市场化会从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收益产生影响:一是在存款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使存款利率上升,资金成本将加大;二是在贷款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会导致对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趋于下降,存贷款利差逐步缩小成为必然趋势。  (四)利率市场化将大大提高利率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并使利率的期限结构复杂化,从而使商业银行现实地面临一种新的风险形式即利率风险。从技术上讲,基本的利率风险包括四种形式:(1)利率变动时,因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一致所引起的收益风险,其主要原因在于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称为成熟期不匹配风险;(2)在存贷款利率产生不同步变动时,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仍会受到影响,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存款利率上涨幅度大于贷款利率上涨幅度,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减少,引起收益损失,这被称为基本点风险;(3)在商业周期扩张阶段,由于货币政策反向操作,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长短期利率倒挂,会使银行预期的资产负债利差落空;(4)由于各国金融法中都规定存户有提前取款的自由,多数贷款合同中也规定贷款户有提前还贷的选择权,利率变动会引起客户提前归还贷款本息和提前支取存款的倾向。以上四种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都会存在,管理不当就会造成现实的损失。  (五)利率市场化不但使商业银行更加现实地面临利率风险,而且还加大了潜在的信用风险,从而使整体的信用风险水平大大提高。其作用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1)利率水平提高之后,商业银行受短期收益驱动,倾向于把贷款投放到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人,而对借款人来说,只有项目风险水平超过银行利率对应的风险水平才会有借款的意愿。这样银行提高利率实际上会筛选掉高风险项目而驱逐低风险的项目,产生逆向选择效应,提高信贷市场的平均风险。(2)获得贷款的借款人为了支付高额贷款成本也倾向于选择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产生“逆向激励”效应,形成道德风险。可以预计,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如果缺少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必然导致信贷市场贷款质量的整体水平下降,大大提高未来违约的信用风险论文。  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影响的策略选择  当前,中资商业银行是在没有经验的条件下参与利率市场化过程的,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银行内部管理层次多,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不良资产占比过高,利率定价和风险管理经验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只有及早转变经营理念,调整经营战略,理顺管理体制,改进风险管理,加快金融创新,培育竞争优势,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转变经营理念,全面实施以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化经营战略。利率市场化改变了商业银行单纯依靠存贷利差和存贷规模扩张获取利润的条件。为此,商业银行必须从根本上确立和实施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经营战略。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要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实施集约化经营战略需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1)确立以效益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目标和评价体系,着眼于银行价值的最大化和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等效益指标的提高,银行要全面强化对自身业务发展的区域、行业、机构网点、产品种类、客户对象进行科学的效益核算和评价。(2)要按照效益原则进行资源配置,将银行的人力、财力和资金配置到效益较高的地区、行业、机构网点、产品种类和客户对象中去。(3)实施全面的成本管理策略,以整体的财务成本控制为着力点,科学确定核算单位和指标体系,实行分类成本核算,强化每个部门、机构和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创立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成本,不断提高效益。(4)按照扁平化、矩阵式的管理原则,推行集约化管理模式,强化总行对业务的集中处理和对风险的集中控制,突出分支行的市场营销功能。  (二)调整业务结构,积极推进经营与收益的多元化战略。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建立,都把目光盯在新兴业务上。通过借鉴国际银行业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正确分析和把握利率市场化对传统业务结构和赢利模式的影响,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加快金融创新,以实现经营和收益来源的多元化,具体可考虑四个方面的策略措施:(1)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益,降低对单一存贷业务收益的依赖。(2)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将零售业务作为一项战略性业务来发展。(3)通过加大以市场和效益为导向的金融创新,实现银行产品结构的升级,提高传统存贷款业务的赢利水平。(4)在合理确定客户定位和优化客户结构的基础上实施全能化、综合化服务策略。  (三)积极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制定科学的利率研究与决策机制,实行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国内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应注重加强对利率走势、风险判断的研究,以便充分发挥出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职能。(2)建立起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识别系统、计量系统、处理系统、评价系统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模型的建立,使银行达到将可能的利率风险限制在事先设定的范围之内的利率风险管理目标。(3)积极推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和运用。  (四)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我国商业银行要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客观上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1)加快建设按产品、按客户、按部门进行细分和成本核算的财务管理机制,从而为金融产品的合理定价提供依据和标准。(2)加快建立能够敏感反映市场价格的内部资金价格转移体系,充分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做法。通过与市场资金价格相联系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来调节总分行间、资金来源与运用部门之间的利益并影响业务部门的决策。(3)按照新《巴塞尔协议》关于信贷风险评估的要求,尽快开发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评级系统,能够正确地评估贷款的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4)建立分级授权的金融产品价格决策与管理机制。  (五)有效处理不良资产,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除了必要的财政资金投入和吸引外来资金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的不良资产管理体系,对不良资产按照不同阶段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科学的分类,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和处置策略,以此改善资产质量,为应对利率市场挑战创造有利条件。  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银行业只要勇于迎接国际国内各种挑战,把握住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金融改革开放所产生的历史机遇,就一定会在国际金融大舞台上大展身手,尽显风流。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