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会计虚假信息的分析来对其进行深入了解,阐述其产生的原因并以此提出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虚假信息产生原因应对策略 一、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数据、资料,这些决策反映了这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流动状况。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一条属性即真实性。 二、虚假信息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对经济业务事项的确认、记录、报告等一系列过程,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企业的所有者及投资者、债权人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最重要的依据。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之中,仍存在着许多失真问题,这对国家、企业以及投资者等相关信息使用者都会产生重要的危害。 三、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 会计虚假信息产生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因素是指在经济生活中会计自身的因素,在现行制度下,此类因素导致的虚假会计信息,是难以克服和不可避免的;主观因素是指会计信息的人为失真,是有着利益驱动的作弊造假。 (一)客观原因 1、由于会计制度和方法的缺陷而引起的虚假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会计信息的生产依赖于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如果会计制度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会计信息就无法真实、可靠地记录、披露企业的经济活动。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和执行难 从内部控制制度本身来看,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和执行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比如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使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第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比较困难,主要是由于人们法制观念淡漠,习惯按经验和传统办事,同时,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也会影响某些人弄虚作假,自然他们也就不愿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第三,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更多的是“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变成印在纸上或挂在墙上应付检查的条文。 3、政绩、业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考核干部政绩、业绩的机制不完善,也是影响内部控制制度作用发挥的主要原因。 4、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经营者在经济活动中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削弱会计监督。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各种经济监督之间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无法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发挥监督作用。 (二)主观原因 1、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为了确保国家宏观利益的实现,采取了相应的一系列激励方法,如行政手段激励(职位晋升),保障机制激励等。会计人员常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难以依法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企业负责人对会计信息有随意处置权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因而失真。 2、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造假的源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实行了多种经营方式,其基本思路是单位的业绩与生产经营者个人的收入挂钩,以求得最大限度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与经营者的业绩、收入有着密切联系,而经济效益必然通过数据表现出来。会计数据越“漂亮”,就越能证明经营者的业绩,其收入也是相当可观,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受经营者主观意志左右的不真实的会计数据。 3、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失真。二是指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不足,财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视国家法律法规为儿戏,缺乏基本的自我防范意识,迫于压力不得不唯领导意图是从。 4、执法力度不够 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微小的处罚成本形成的反差,使得虚假会计信息现象屡禁不止。 四、防范虚假会计信息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来看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要防范虚假会计信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完善制度,增强企业法人的法制观念严格贯彻实施《会计法》,重点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全面贯彻执行,加大打击力度。 2、减少合理性会计信息失真 3、推进会计信息电算化及网络化 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 4、加强会计人员准入制度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一方面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熟悉各类相关法规知识;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在岗培训,来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学习审计、经济、管理、计算机等相关知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5、加大对提供失虚假会计信息行为人的惩处力度 从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收益分析告诉我们,会计信息失真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行为人受到利益的驱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难以完全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加大虚假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打击力度,使行为人无利可图应该是一种非常有效地手段。 6、加强监督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以内部监督为基础、政府监督为主导、社会监督为补充的会计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7、推进信誉机制建立和完善 信誉机制它不仅不会减少社会的总福利,而且还是治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一个理想机制。比如,它依赖激励对那些恪守信用的人进行物质或精神上的激励,依赖外部监督来发现失信行为,依赖舆论监督来传播、谴责失信者的失信行为,依赖法律执行来惩罚失信者。 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从而使会计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尹月新.会计信息失真:概念、原因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8期 [3]綦好东.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会计研究,2002.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