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问题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特征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30 05:08:25 归属于经济论文 本文已影响68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高新技术产品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并据此提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加强“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并全面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品 市场环境 产业升级 后发优势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总额从1995年的100.9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4156.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6.4%。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所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动态正效应,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积极的贸易政策竞相发展本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要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必须认识到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处的国内外市场环境。  一、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国内环境分析  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平衡,不利于贸易风险的分散  在九大领域高新技术产品中,出口规模最大的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类产品,从1999年172.51亿美元扩大到2008年3085亿美元,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4.2%;其次为电子技术类产品,出口额从1999年的42.06亿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554亿美元。从2002年到2007年6年间,这两个领域的产品出口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一直高于92%,2008年虽有所下降也高达87.5%。  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旦全球信息产业受到冲击,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不利于贸易风险的分散。因此,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进程。  2.贸易主体以三资企业为主,不利于生产方式的转变  三资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三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000年为298.22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3012亿美元,增长了10倍,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率由80.51%上升到86.6%。从贸易差额来看,外资企业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体,2007年三类外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均在20亿美元以上,其中外商独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更是高达564.1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状况,不利于中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据“十一五”规划,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就要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和品牌发展为主线,加强中国企业内生优势的培养。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对中国进行产业转移,把劳动密集的加工装配缓解转移到中国,而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以及品牌、营销等产品高附加值部分留在母国,不利于中国企业技术的进步和核心技术的掌握,从而不利于中国企业内生优势的培养,不利于中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3.出口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产业收益率低,不利于产业升级  2007年,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各类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出口额高达2968.7亿美元,占85.4%。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又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其出口额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4.9%。2007年我国以一般贸易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为391.2亿美元,不到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1/7,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11.2%。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附加值很低。以电子产品为例:生产高附加值芯片、软件的美国获得了全世界电子行业60%左右的利润,生产关键性电子器件的日本、韩国等国家获得了世界电子行业20%左右的利润,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从事一般部件生产及装配,只能获得利润的10%左右。  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销售能够产生技术的“溢出效应”,这些技术改造在大范围内进行时,产业结构随之改善。中国目前开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绝大部分技术含量低,两头在外,中间投入品、关键零件主要依靠进口,没有实现国内替代,而且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力度不大,因而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  4.出口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  总体上看,中国全部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I)一直较低为负数,直到2004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终于扭转了逆差局面,贸易竞争力指数由负数转为正数,达到了0.013。但是直至2008年,各类高新技术产品的TCI指数大部分仍旧为负,只有计算机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的TCI指数为正,体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整体竞争力较弱。  从高新技术产业美国市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看,2003年,在美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内地RCA指标为1.168,位居第六位,具有中度比较优势;小类产业的产品中,光电子和信息通信RCA指数为1.972和1.959,分别居于第二和第三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其他小类产业的产品RCA指数均小于0.8,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仅为0.066和0.045,比较优势极弱。  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国际市场环境分析  1.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需求的独特性  高新技术产品突破了传统产品收益递减的规律,呈现出了收益递增的特征;同时,高新技术复制分发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它们可实现共享、重复使用,甚至零边界的大量复制。随着应用范围扩大,共享程度提高,更显规模收益递增的趋势,在国际贸易交换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高新技术产品的领先者,会率先在市场上建立一套利于自己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和竞争规则,从而获得垄断市场和垄断利润。  而国际市场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则呈现不可逆转的单向性,新技术产品将彻底替代旧技术产品。同时,国际市场对高新技术及产品存在衍生性需求,即高新技术成果可以衍生到相关的产业和产品中。一种高新技术产品的出现会形成“连锁反应”和“扩散效应”,引起和促进一系列相关联的高新技术产品问世,形成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导致国际高新技术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具备高速增长的潜力。  2.各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研究高新技术产业时强调了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各国政府都积极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和保护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提出加强政府对科技的干预,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计划,如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尤其投资了七个商业性的技术开发计划,从而使美国的贸易结构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总额大幅增加。目前,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英国、法国、韩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出口的份额分别已达到19.7%,12.7%,8.3%,7.4%,5.9%,5.4%,而中国仅为4.1%。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为发达国家所垄断,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也不断增强。目前,经合组织国家已垄断了全球高新技术产品贸易80%以上的份额,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是世界5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虽不足20%,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  3.贸易摩擦集中体现为知识产权争端和技术性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强化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了保护发明创新者的利益,保持垄断优势地位,发达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而据国际反造假联盟估计,世界产品和服务中的冒牌货贸易约为5%-8%,因此在国际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常常发生知识产权摩擦,摩擦的结果将导致模仿国、发展中国家支付高额的知识产权使用费。  同时,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还存在复杂而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因技术水平落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常常受限,难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长期的国际竞争中难以逾越的障碍。中国每年的出口中,有70%左右的企业、40%左右的产品都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高新技术产品,设限国主要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分析  1.重构高新技术产业后发优势战略  重构高新技术产业的后发优势,首先要提高高新技术引进的有效性。通过制定统一的国家技术引进战略、设立统筹规划和协调技术、加强咨询系统和信息的建设等,可以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时,应把注意力放在引进技术的质量上,充分利用国家鼓励、限制和禁止的引进技术目录和相关鼓励政策,进一步引导外资投向通信、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同时,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也应受到重视,有效体现引进技术价值,实现技术引进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  重构高新技术产业的后发优势,还应加大自身的技术创新力度。必须在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开展原创性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尤其在中国已经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更要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世界领先的技术优势。  2.通过高新区建设加强产业集群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选择少数具备监管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规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工业园,参照国际上“境内关外”通行做法,为商品、人员、资金等进出境创造便捷高效的运作环境。优先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事实上是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也可以说通过高新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路径选择。  3.改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软环境  针对具体高新技术产品提供出口促进政策。以200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为基础,积极研究并推动财政、税收信贷、信用保险、国际结算等方面扶持政策的出台。首先,要出台鼓励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出口的相关政策,对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实施软件工程、知识产权保护等予以支持;其次,要出台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建设一批国家医药出口基地,重点支持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出口;同时,发展新的出口增长点,积极培育新材料、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出口增长点,采取政府支持、产业化导向的方式促进新兴高技术产业化。  进一步加强出口主体的培养。要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增加对企业高新技术出口产品技术开发的专项资金支持,组织企业对重点出口产品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开发。同时,扶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出口。进一步提升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完善促进民营和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配套政策;推动民营和中小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4.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建立并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应注意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动态和标准的动态,及时调整质量战略,加快出口商品的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跟踪收集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实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建立动态的、完备的信息数据和数据库;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相结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帮助企业及时、准确了解信息,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1] 杨志龙: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J].消费导刊,2009(2)[2] 罗双临:经济全球化下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特征[J].太原科技,2009(3)[3] 孙志慧:近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的新特点与发展策略选择[J].现代财经,2008(5)[4] 胡元礼 王岩:制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贸,2006(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经济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