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西历史文化名村的数量居全国第一,但在保护与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保护与修缮。本文从完善村落管理工作机制、统筹古村保护与新村开发、整合规划周边资源、“微更新”与“慢行系统”古村设计、小众化旅游、乡村养老与分时度假产业融合、文化创意街区建设等八个方面研究山西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复兴问题。
[关键词]山西;历史文化名村;修缮;复兴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2003年始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能比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保存文物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村,先后公布七批名录,山西共有96个村入选,集中在晋中南古村落群,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但山西历史文化名村在保护与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村落文化日渐衰竭,村民缺乏文化自信,对村落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导致没有人去保护、传承乡村文化,整个村落也破败不堪;传统手工艺濒临灭绝,非遗传承人断层,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创意融合的人才极度缺乏,旅游文创产品单一且没有突出特色,整体村落缺乏激发村落活力与生机的方式;也存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折旧建新所导致的自建性破坏,没有很好地处理历史文化名村与周边资源有机融合所导致的扩张性破坏,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导致的开发性破坏等问题。因此,山西历史文化名村急需保护与修缮、复兴与再造。本文从完善村落管理工作机制、统筹古村保护与新村开发、整合规划周边资源、“微更新”与“慢行系统”古村设计、小众化旅游、乡村养老与分时度假产业融合等八个方面探究山西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复兴问题。
一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修缮
(一)建立和完善村落管理工作机制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的老建筑多数属于村民私人所有,村民既无力承担修缮所需的大量资金,也没有对老建筑保护与修缮的动力,致使不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空心村。虽有安徽西递古镇首创村民自治管理机制,以村办公司的形式自主经营;浙江慈城采用国有企业投资经营、政府参与协调管理的工作机制;但目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开发的主体是政府。一方面,中国大量古村落的老建筑均需要修缮,政府很难担负巨额资金;另一方面,多数宅院的所有权并没有改变,用国家公共资源修缮私人民宅,在现实中也很难开展。因而,在对历史文化名村进行复兴与再造的过程中,政府应重在顶层设计与规划,起到监督与服务的作用,在尊重村民自身的文化认知的基础上,借助各类企业或投资机构、民间组织或贤达人士来经营和发展古村落,处理好政府与企业、村民间的利益关系,保护与开发并重,通过“延续—发掘—创新”三步走的方式,妥善解决古村落生存与发展问题,使之融入周边乡镇经济发展中,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实现乡村复兴[1]。
(二)统筹古村保护和新村开发
因产权问题,政府或企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开发与经营中举步维艰,在村落空间适当的情况下,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可采取收回古民宅产权的形式,对古村落进行整体保护与开发;以绿化林区或小型带状公园等形式为空间分隔带,在历史文化名村周边建设现代化新村,在安置村民的同时,服务于古村的旅游业开发,提供完善的旅游业服务和休闲体验,传统与现代共存,统筹古村保护与新村开发。在历史文化名村转型发展、旅游开发过程中,要选取好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文化创意之间的契合点,确定历史文化名村的发展定位。保护古村原生态的文化遗产,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以此来吸引游客;统一规划新村布局与设施建设,为村民和游客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避免古村因过度商业化建设而破坏其古朴文化氛围[2]。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的皇城相府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位于皇城相府南300米的郭峪村也有着内涵丰富的名人文化、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保存有完好的明代民居40院,被誉为“中华民居之瑰宝”。整体保护皇城村与郭峪村,统筹开发新村,服务于5A级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实现古村落的转型发展。
(三)整合规划历史文化名村周边资源
组织文物部门对村落古建筑、古街区进行详细调查,登记造册,掌握古村内每栋宅院的现状,聘请专业的设计单位,制订详细的保护与修缮方案。以村落祠堂、村口、戏台和其他文脉场所为典型的公共文化空间,设计村落文化标识,优化空间功能,建设乡村文化治理平台。依托古村落保存的具有区域特色或重大价值的资源,着重突出区域特色文化,建立生态博物馆,以点带面,动态保护当地文化遗产,传承和开发历史文化名村,让本地村民自觉产业深厚的文化认同[3]。充分利用古村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开辟生态旅游园区。介休市张壁村“地上明堡、地下暗道”,是中国唯一具有军事、民用双重用途,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遗址,也是一个融多民族文化为一体、聚百家姓的千年古村落。整合张壁古堡与周边东宋壁、西宋壁、南庄、暇壁四个古村的资源,结合以华夏第一柏“秦柏”为中心的秦柏岭旅游景区资源,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既保护传统古村落群整体风貌,又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区。
二历史文化名村复兴与再造
(一)“微更新”与“慢行系统”古村设计
微更新是一种有温度的更新模式,基于地方性和个体诉求的微观建筑方略,强调人的基本需要[4]。慢行系统是指把步行、自行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主要交通方式,引导居民共同营造舒适、安全、便捷、清洁、宁静的交通和生活环境的一套系统[5]。借助微更新与慢行系统设计,完善村落空间功能布局,为都市游客舒缓身心压力,提供新的休闲体验。高平市的良户村、苏庄村、牛村、大周村和方村,介休市的张壁村、南庄村、洪山村与大靳村,阳泉市的小河村、大阳泉村与辛庄村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依托城郊历史文化名村,整合规划周边古村落,设计慢行系统,进行微更新,建设环城休憩带。既为市民提供休闲好去处,感受到在城市中体会不到的乡风、乡情与乡韵,凸显都市文化符号与乡村休闲品格,又能带动城郊乡村整体发展,凸显乡村文化品位和价值,树立村民的文化自信,最终还利于民,形成独特的“逸生活”城郊乡村生态创意景观。
(二)创新历史文化名村小众化旅游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园、摄影旅行、研学旅行、特色民宿等小众化旅游开发模式,辅以村落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景观节点设计、重点建筑改造、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环境绿化,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乡村文化旅游,促进历史文化名村的复兴。阳泉南庄村是中国抗战地道第一村,积极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内容,建设采摘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寿阳县宗艾镇依托万亩杏林独特资源,举办杏花文化旅游节,发展“旅游+文化+农林产业”的特色乡村旅游,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阳城县皇城村的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由皇城相府景区、九女仙湖景区、生态农业观光园景区、小康新村景区四部分组成,文化积淀深厚,人文特色显著,自然风光优美,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碛口古镇是明清以来山西第一大商镇,素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内资源丰富,积淀深厚的晋商文化、奔腾不息的万里黄河、山峦起伏的黄土高原与以明清建筑为主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以碛口古镇为中心的碛口风景名胜区。距离碛口古镇一公里的西湾村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史村,也是碛口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人文景点。西湾是碛口商贸经济辐射产生的生活和仓储型村落,是当时碛口巨商陈氏家族的生活区。西湾村由五条南北走向的竖巷分隔开来,寓意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代表着陈氏家族的五个支系;周边以高墙围护,形成一个庞大的城堡式空间。西湾民居都是窑洞式的明柱厦檐高屹台,依山就势,街街相通,巷巷相通,院院相通。李家山村的发现与声名远扬得益于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其写生后写道:李家山村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但古老讲究的窑洞群景观犹如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世界难寻。吴冠中在李家山等地看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创作《群虎图》;画家刘文西、戴希斌也曾到碛口采风,也惊叹李家山村的四合院窑洞民居与黄土高原特色。因此,依托碛口古镇风景区和西湾民居、李家山窑洞景观群,建设“艺术村”和特色民宿,发展研学旅行和摄影旅行。
(三)乡村养老与分时度假产业融合
将历史文化名村作为乡村养老服务设施优化配置的据点,结合自然资源发展适合城市老人的田园养老苑;抓住年轻人间歇性回村看望老人的生活规律,引入分时度假理念,将乡村养老与分时度假产业融合,以养老带动度假,探寻一种推动传统村落复兴的持续动力[6]。这种模式适合离城市比较近、自然景观优美的村落,发展康养旅游。大同市得胜堡村东靠饮马河,北面和东面群山环绕,河边有湿地,春夏秋冬四季风景各有千秋;得胜堡村背依古长城,完整留存着“三大街、六小巷”的基本格局,是山西省军事古堡型村落的典型代表。得胜堡与“塞外四堡”之首镇羌堡、全国最大的马市遗址市场堡、宏伟苍凉的得胜口以及丛草茂密的饮马河湿地形成“一口三堡”,构成丰富而独特的边塞文化。太原市店头村背依蒙山,南面龙山,四周山冈环绕,绿树成荫,村前有小河,背山面水,自然环境极为优越;店头古堡依山而建,现存建筑遗产丰富,构筑了与众不同的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景观。
(四)文化创意街区建设
文化创意街区的核心要素包括物质设施、地域文化、生活氛围、商业氛围及创意元素,其本质是古村落遗产中的精华与当代生活、文化相融合,延续历史脉络,充实当代文化,也唤起公共参与和社会交流的意识,构建新型的互动生活模式。一个村落一个文化地标,无数个古村落形成华夏大地上的点点星火,从而创建创意中国乡村。文化创意街区的建设主要有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模式、文化观光旅游模式、民俗节庆模式和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不同的建设模式可营造不同的景观空间,使文化创意街区的呈现形式多样化,形成融工作、生活和商业于一体的“慢生活”文创街区。同时,依托历史文化名村的特色资源,加大休闲娱乐、餐饮及配套服务设施等体验功能区,提升文创街区的旅游品质。平遥县梁村、碛口镇西湾村、太谷县北洸村、盂县乌玉村、汾西县师家沟村、高平苏庄村和大周村、泽州东沟村、万荣阎景村等依托深邃富丽的“晋商宅院”发展大院文化街区,融入文化创意,更新历史文化街区,展示不同大院的文化品质和各晋商家族辉煌的发展史;“黄土旱塬农耕文明”晋中市后沟村、“中华铁城”上党区荫城镇、“长城边塞文化”大同安家皂村等开发特色主题文化街区;娘子关镇“军事驿站”石头城下董寨村依托其古街开发特色军事文化街区,传承娘子关跑马排春节习俗,弘扬下董寨村独特的关隘地域文化。
(五)节庆产业开发
“无庙不成村”,山西多数历史文化名村都有庙宇群,如大周村有“大小七十二全神庙”。庙会既承载着人们的信仰,也容纳了缤纷多姿的民俗文化。离石凤山庙会、介休洪山庙会、太原晋祠庙会、蒲县朝山会、岚县面供庙会、沁源菩提古寺庙会、晋城水陆院庙会、河曲海潮禅寺庙会等均入选山西省非遗民俗文化名录,庙会期间社火表演,演戏酬神、祈福。传统古庙会的现代复兴使传统节日超越了传统村社的地理文化边界,不仅满足了村落与村际间的生活需求,也借节日场域开拓更广的文化空间。保护传统节庆节日活动的原真性,村落文化空间的原真性,加强非遗活态传承,使民众与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开发现代节庆,打造旅游品牌。沁水县是人民艺术家赵树理的出生地,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沁水县以“千年古县如画沁水—赵树理文化旅游嘉年华”节事品牌为引擎,整合规划历史文化名村尉迟村、窦庄村、郭壁村、武安村、嘉峰村、西文兴村、湘峪村、上阁村留存的大量明清古堡古建筑群,以及历山国家森林公园、沁河文化等自然人文景观,发展沁水县全域旅游,形成了东有以三都古城为首的沁河流域明清古堡集群,中有集垂钓、露营、漂流为一体的张峰水库下游沁河自然景观带以及四山环绕、游园点缀的美丽县城,西有神奇秀美的历山景区的旅游发展大格局。此外,还有长治上党区荫城古镇开展“千年铁府万里荫城”文化旅游节,介休市洪山镇“乡村文化旅游节”,宗艾镇“杏花文化旅游节”,翼城县“史伯‘和’文化旅游节”等,借助这些现代节庆活动,打造当地旅游品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用文化让乡村振兴和时尚起来。
三结语
山西历史文化名村中的很多物质文化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再被人们重视,以至于逐渐衰落甚至消失。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复兴与再造实际上是一次重新解读、设计古村落的过程,激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生机与活力,既满足当地人对现代生活的追求,又不让珍贵的历史见证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为乡村振兴插上文化与创意的翅膀,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业发展,协调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实现更大的文化价值和开发空间。
[参考文献]
[1]孙荣垆.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演变:以南岗古排“复兴”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0,(2):105.
[2]韦小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复兴[C]//民俗文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4.
[3]余侃华.生活变迁视角下传统村落复兴路径及规划应对探究[J].现代城市研究,2021,(4):111.
[4]叶建平.传统村落微更新与社区复兴:粤北石塘的乡村振兴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18,(7):41.
[5]郑婉怡.景观体验视角下范家屯镇慢行系统规划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6]许广通.基于乡村养老和分时度假的传统村落复兴探索[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6.
作者:焦敬华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