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背景之下,如何用好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呢?课前有效的导学案设计无疑是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之一。什么样的导学案才是有效的导学案呢?这就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开放性,要能锻炼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思维。
关键词: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自主学习
在学校一年一度的教学科研月期间,我代表历史组做了一节骨干教师展示课。当时我选择的题目是高一统编教材的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鉴于本节课线索头绪多、知识庞杂的特点,在备课时,我精心设计了导学案,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另一方面也帮助教师把握学情,以提高课堂效率。在最后的展示课上,我自认为课堂节奏把握得很好,在下课前完成了所有预设的教学任务,学生互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自我感觉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在课后的评课环节,校长问了我一个问题:“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这一部分,导学案中你为什么要设计那样的表格呢?此时的我,还沉醉于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中,所以,脱口而出:“为了引领学生进行预习,为了提高上课效率。”校长追问道:“那你为什么在表格中要设计‘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的表现’和‘革命党巩固民主共和的措施’两栏呢?(如下图所示)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梳理政治特征呢?”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的表现革命党巩固民主共和的措施这个问题令我陷入了沉思,刚才的沾沾自喜荡然无存。是呀,我为什么要如此设计导学案呢?我的初衷是以这样的表格引领学生去读书,这样在课前他们就能通过预习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教师课上只需要强调重点以及学生不理解的难点,这样就能应对部编版新教材知识体量大的特点。为什么不去掉这两栏的标题,让学生自己去梳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呢?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不敢放手,我担心学生不能准确完整地按照教师的思路去整理知识,我担心课上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探讨“何为政治特征?”我担心一节课完成不了既定的教学任务……进一步反思其中的原因,我仅是站在教师教的立场来设计这节课,依然走在教师主导教学的老路上,没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长此以往的话,教师一味地赶进度,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仅是“照书填空”式的学习,他们的学科思维能力如何才能得到提升呢?此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能符合新课改下的育人理念和要求呢?那教师是不是就有误人子弟之嫌呢?反思至此,我为我最初的沾沾自喜而感到惭愧!
为了更好地把握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方向,我重新学习了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其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在课程实施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将以上课改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呢?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对这次公开课的反思,我在教学实践中开始了新的探索。如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2课的课前导学案设计中,关于第二子目“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我做了如下设计:“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新的革命道路开辟的主要过程”。说实话,对于这样相对开放的设计,我心里是没底的,我心里是有很多问号的:学生能梳理出来吗?他们会不会畏难而退呢?会不会起不到很好的预习效果呢?当我看到学生做的导学案时我才发现我的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我没有想到学生完成得如此认真,虽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能够按照教师给出的要求,依据教材,对课本的相关材料和内容进行整合,并以条理化的多种形式呈现。这个整理的过程,就锻炼了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学科能力。这与之前“照书填空”式的导学案比,明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我看完学生第22课的导学案后,有一个朴素的想法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那就是:教师要敢于放手,教师越相信学生,学生会越优秀!这次的教学探索,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使我认识到导学案的设计,不仅仅是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工具,更是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如何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设计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首先,教师应明确导学案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学生的“学”而不是为了教师的“教”。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而导学案的使用恰恰是为了摸索“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路子。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层面来看,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皮亚杰和维果斯基都强调:“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之下,凭借他人的帮助(教师和伙伴),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取得。”这就意味着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去建构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背诵。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认为教师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通过帮助可能发展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别。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发展学区。学案导学恰恰是以“学案”为媒介,增强“教”与“学”的联系,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化。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切不可由教师“越俎代庖”。
其次,教师应明确导学案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整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指出:“在广阔的学科领域,高考关注各学科中的主干内容,关注学习者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高考要求学生对基础部分内容的掌握必须扎实牢靠。高考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所必须具备的、支撑学习者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知识和能力,是培育核心价值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是发展学科素养的重要支撑和前提。”由此可见,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是应该关注基础知识的结构化梳理的,但这不能成为导学案的全部。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笔者在最初设计高一统编教材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导学案时,只关注到了知识层面的梳理,所以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这一部分设计了如上导学案,其实以表格的形式对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这是一种可取的导学案形式,但在设计表格时,应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导学案问题的设置应有启发性,应有助于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如上述第20课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这一部分,可以修改为:概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这样,学生就能围绕着该问题,阅读教材,依据教材,分别梳理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专制独裁的史实和革命党人针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而采取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措施,最终概括出“专制独裁”和“维护民主共和”等政治特征。这样,学生不仅梳理了知识,更锻炼了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思维和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此外,还有助于提高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归纳概括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对导学案设计目标的定位至关重要。最后,教师应明确导学案设计的形式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导学案的设计,是教师对学生课前自学的一种方向性引导,既为了了解学情,更为了弥补课上时间的局限,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所以,采用何种导学案形式,应根据课的内容和课型而定,切不可固守一种模式。
如面对上述知识体量大,内容庞杂的第20课,导学案可以选用以上表格设计的形式,以便于学生课前梳理历史知识,理解历史概念,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如面对与初中知识衔接比较密切,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内容,导学案可以采用前测题的形式,从而了解学情,便于教师确定本节课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在课前教师设计了关于本课内容的前测试题,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了大数据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得分率较低的题目表明对第一子目“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的相关内容理解存在困难,基于此学情,教师将本部分内容作为本课的难点,课上进行重点讲解和探究。如面对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内容,导学案的设计可以指导学生课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搜集与课堂学习相关的材料。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导学案设计时,要求学生分组,在课前每个小组通过网络、新闻及中学生时事报刊等途径搜集十件国际新闻大事以及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材料,用于课堂教学的分享交流,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如面对复习课,导学案的设计应有助于学生对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回顾,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为课上的深度复习奠定基础。如在教学过程中,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进行复习时,课前教师设计了如下导学案:以时间轴、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学生大多采用了时间轴的形式对学过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梳理,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完成的导学案作业,把握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情况,从而确定本节复习课的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师要由原来的“包办”教学转变为“指导”教学,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正如叶小兵教授所言:“开展教学要有学生意识”,因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不是仅靠教师讲授学生就能具有的。因此,要转变由教师直接灌输知识和传递现成结论的教学方式,探寻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唯有如此,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才能为国家培育出适应时代需要的真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张彩凤.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法”的实践与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18.
[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1.
[4]摘编自叶小兵教授讲座讲稿.
作者:周美闪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