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2-18 17:15:19 归属于农业论文 本文已影响55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介绍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指出其发展方向与要求,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意义;方向;要求;对策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各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就菏泽市而言,2007年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仅3个,2008年发展到43个,2009年则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山东省农机专业合作社会议以后,农民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热情日益高涨。截至目前,全市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到255个,基本上实现了一乡一社的目标。为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应充分认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把握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总体要求,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1]。
  1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
  1.1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菏泽市农机化的发展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1个阶段是从1984年在中央允许农民购置农机具以后,农民就开始购置一些小型农机具以替代人畜力开展作业。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到1996年,全市大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发展到70万~80万台,使农业生产中的耕种收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小型机械为主,基本是户户种地,家家购机,自购自用,主要是以使机具替代人畜力作业,目的是减轻劳动强度。在这个阶段是农业机械化的初级阶段。第2个阶段是农机服务产业化形成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日益高涨。在农村首先富起来的农民,纷纷购置大型农机具,农机化事业得到迅猛快速发展,全市大型农业机械数量迅速增加,农机大户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购机户主要是以组织机械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增加收入。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也促进了大型农机具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大型拖拉机达到3.6万台以上,大型联合收割机超过1.6万台,农机专业户达12.5万个,其中农机大户达1.5万户,农机服务产业化收入达30多亿元,极大地提高了农机化综合水平,主要农作物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这个阶段主要特点是购买农机具是为了给别人作业,通过开展作业服务赚取更多的利润,增加收入。农机服务产业化随之形成。第3个阶段也就是从目前开始,通过农机统一服务,土地逐步向农机合作社流转,形成多种形式的生产服务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服务,逐步通过农机作业服务转向开展土地经营,形成粮食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的专业合作社。目前是大户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农机服务合作社,整合和优化农机资源,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提高机械利用率,提高农机经营效益。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通过开展农机统一服务,逐步参与土地流转,最终实现集约化经营,将逐步从农机专业服务转向土地经营形成粮食生产合作社。
  1.2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机化水平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的重要措施
  目前,菏泽市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农机化发展已进入高级阶段。进入农机化高级阶段,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必须推进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和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粮食作物各个生产环节及经济作物的机械化作业,不是靠单户单机能够完成的。而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高、服务功能全、规模化作业水平高、服务质量好和信誉度高,在激烈的作业市场竞争中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承担者,不仅能满足耕种收作业的服务;也可提供浇水、植保和农产品初加工全过程作业服务,不仅能提高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而且能推动全过程机械化,是农机化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必然选择。目前,全市25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了全市40%的作业面积,实行规模化作业面积达5.67万hm2以上,开展机械植保、浇水灌溉和田间管理作业面积达2万hm2以上,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1.3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农业生产全过程实现机械化。只有通过全面快速提高农机化水平,才能够解放生产力,才能把劳动力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增加收入。在不改变生产责任制的情况下,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家庭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开展合同订单作业、代耕代种作业,实行土地托管、土地租赁承包等,达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的目的,促进土地有偿流转,实现规模化作业效益。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既能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又能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率,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增强农业物质技术基础,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进程[2]。
  2发展方向与总体要求
  2.1正确把握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发展方向
  建设农机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时应该把握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坚持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在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作业方面下功夫。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合同作业、土地托管、土地租赁,实现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只有坚持这一发展方向,才能引领农村农民的发展潮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才有生命力。
  2.2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五化”要求和需要实现的3个转变
  一是建设标准化。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坚持一定的标准,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建设和发展。首先要依法工商注册登记,建设配齐配套设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院要根据合作社的规模和发展前景来确定。库房建设要标准化,办公设施要现代化,配件仓库、维修车间设备要齐全。各类配套机具齐全,能承担耕种收管作业服务。二是经营企业化。农机专业合作社从一成立就要坚持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首先产权关系明晰,合作社内部股份、产权责任、权力义务要明确,不能含糊。其次是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组织农机合作社经营,要讲效益、讲核算。最后是服务要讲质量讲信誉。只有坚持做到这几个方面,合作社才能有生命力。三是管理规范化。首先要健全组织机构和合作社章程,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长负责制的运行机制。其次是建立健全财务、机具、安全生产、人员等各项管理制度,并要严格执行规范化管理,合作社内部要明确分工,职责清晰。四是作业规模化。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要向规模化发展,只有坚持规模化作业,才能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质量,合作社才有经济效益。在当前机械作业服务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探索作业的规模化,才能推动农业向集约化转变。五是生产科技化。农机生产要坚持科技化。首先要使用适用、先进、环保、节能、可靠的农业生产机械。其次是提高农机作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生产水平,大力推广使用节本增效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提高农民使用农机的机积极性。通过实行“五化”要求,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进一步趋于管理规范、程序完善,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效益。

  当前,正处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起步阶段,要想建设规范、标准、有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建设过程中就要努力实现3个转变:一是从农机大户流动式、即时性作业向固定式作业转变。目前,开展的农机跨区作业多数采取流动式即时性的作业交易。这种方式在前几年大型机械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对提高机械利用率和作业效率,促进全国农机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大型农业机械发展速度较快,作业市场也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若再无计划无目的地流动作业,农机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就会大幅度降低。也会使农民盲目地购买机械,造成资源浪费。这就需要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把机械组织起来,先签作业订单、作业合同,再有计划地组织作业,由流动式作业变为固定式作业形式,减少机械盲目外出作业和转移费用以及农民盲目购机,有效地配置农机资源,从而可有效增加机手收入。二是从分散、零星作业向规模化作业转变。目前,机械作业地块分散零星,是造成作业效率不高、作业效益低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对农民签订作业合同和订单,积少成多,以达到规模化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也可积极推广土地托管和土地承包等方式,参与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土地形成规模开展作业。只有达到土地规模化作业和集约化经营,才能提高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社员的经济效益也就会相应增加。例如,牡丹区益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外统一签订合同,统一定价,统一调度作业,避免了机械盲目无序转移和农机户之间恶性竞争。就小麦免耕播种而言,1台80拖拉机带免耕播种机仅播种3.33 hm2/d左右,通过合作社改变耕种方式,实行统一服务,统一供种,播种可以提高到8 hm2/d左右。通过本地作业和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每台农机具可增收15%~30%。且农机专业合作社集中实行玉米机收、秸秆覆盖和小麦免耕播种作业技术,作业成本可比分散传统种植方式降低225元/hm2左右,可增产小麦5%~10%。东明县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规模化作业,统一供种、供肥,可节约作业成本855元/hm2左右[2]。三是从农作物主要环节生产机械化向农作物全过程机械化转变。农机大户开展作业由于服务功能不全,只能进行一些耕种收作业服务。而农机专业合作社集合了各种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其服务功能,在耕种收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以向机械植保、灌溉、田间管理、农产品初加工等方面拓展。这样一方面拓展了服务,增加了效益;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全过程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多数农民从土地上彻底转移到非农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例如巨野县大屯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曹楼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植保和统一浇水,可节约成本300元/hm2左右。
  3发展对策
  3.1领导推动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化快速发展的产物,它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创造和选择。尽管目前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凭借独特的组织优势、灵活的机制和广泛的适应性,显示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农机化服务体系中的主要力量。因此,农机部门要把合作社建设列入工作重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大力度,切实抓出成效。积极给党委、政府做好参谋,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来抓,整合农村各项政策资源,全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4]。
  3.2政策促动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是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所能办成的,它离不开财政、土管、工商、税务、物价、金融等部门的支持,各级农机部门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在资金、场地、登记、税收、贷款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得到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形成扶持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合力。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向合作社倾斜,在补贴机械种类上,根据全市农机化发展实际与合作社开展作业需求,放宽补贴类型。对争取到的农业项目和上级农机科技创新项目都优先安排合作社承担。对达到“五化”要求的合作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库房建设或作业费进行补贴。并且为合作社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信息,并在技术指导、跨区作业及挂牌办证等方面提供优惠便捷服务,调动农民组建或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
  3.3市场驱动
  在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市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市场求发展,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创新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给社员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要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从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等环节向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等环节延伸,从农机作业服务向土地流转经营和生资、技术、信息服务延伸,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不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其自身发展的活力,带动社员共同致富的能力,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3.4典型带动
  在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中,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走典型带动的路子。要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典型,给予重点扶持培育,并认真总结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及时推广。
  4参考文献
  [1] 吴明录,张建,姜爱敏.沛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j].江苏农机化,2010(3):15-17.
  [2] 魏粉霞,段世勇.东明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j].山东农机化,2010(4):17.
  [3] 邹玉梅,肖桃秀.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区域农机化均衡发展[j].现代农业装备,2010(1):66-67.
  [4] 林一山,王仙方.关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思考[j].中国农机化,2010(3):21-22,2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