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专业合作社;现状;成效;对策;安徽临泉;范兴集乡
1发展现状和特点
自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临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几年来,该县范兴集乡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和经营形势发展的需要,陆续建立了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社,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到2009年12月底,范兴集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7家,其中全省先进农民合作社1家,加入社员866人,带动农户2 680户。范兴集乡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以下特点:
1.1依托专业农户,组建形式多样化
以特色农业或重点农户为主体,范兴集乡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组建,采取“公司+农户”、“农户+农户”和“服务部门+农户”等多种方式[1],同时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使农民成为合作社的主体,实行进退自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1.2做强特色产业,经营模式产业化
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特色农业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专业合作社成立的初衷和发展壮大的活力所在。在已建立的专业合作社中,绝大多数都是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建立发展的,起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作用,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www.lunwen.net.cn
1.3坚持互惠互利,合作机制市场化
目前,范兴集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其重要的前提是“合作各方互惠互利,合作机制市场运行”。专业合作社一般具有3个方面的规章制度:一是有章程明确协会宗旨、会员的权利义务等;二是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召开会员或会员代表大会,审议协会工作和重大事项[2];三是协会会员须交纳会费。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一般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按股分红,利润返还。
2 主要作用和成效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通过互助合作,既发挥了家庭承包制的优点,又克服了家庭经营规模小、与市场脱节等不足,是农业生产发展进入新阶段后进行组织创新的有益尝试。虽然范兴集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但对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一方面,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出面与市场联接,实施订单农业,降低投资决策的盲目性,还可以联结龙头企业,增强技术和资金实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能出面与农户联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助合作关系,面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可以通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效地减轻风险程度。
2.2平抑原料市场价格,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合作社直接从厂家购进生产资料,打破了部分生产资料的垄断经营、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对平抑市场物价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某集团生产蛋鸡预混饲料市场价曾高达280元/件,存锋养鸡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直接向集团订货,建立了新的供销渠道,养殖户节约成本25元/件。
2.3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劳务输出是临泉县范兴集乡主要经济收入之一,常年有1.2万多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耕地利用率不高。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租赁土地、入股等形式,把部分闲置土地盘活进行集中经营,实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的转变,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部分农民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后,从种植业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第二、三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李泉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入股、租赁的形式,26户农户共流转10.53 hm2耕地,集中进行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2.4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广大农民之所以致富能力差,主要原因是多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合作组织通过反复对社员培训,很快提高社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从而带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
2.5融洽农村干群关系,整合基层行政资源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大部分是由村两委班子带头,有利于将基层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感情优势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信息、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强化了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责任和能力,融洽了干群关系。如临泉县早春甜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半截楼、南牛2个村两委班子带领组建而成,合作社按程序报批设立了1个党总支部,推选1个党总支书兼任合作社理事长。由于专业合作社经常与群众打交道,全身心为群众谋发展,改变了群众过去对村干部“庸、懒、散”的看法,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为整合行政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6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全方位发展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促使广大社员经常聚在一起探讨技术、交流经验,形成了崇尚科学、互帮互助、民主团结的文明风气,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基础[3]。2008年12月1日,范兴集乡刘庄村李老自然村一农户家不幸发生火灾,存锋养鸡专业合作社及时送去了2 000元慰问金(合作社捐资1 200元、社员捐资800元),弘扬文明乡风,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
3存在的问题
3.1自身发展实力不强
3.1.1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多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等层面上,提供加工、运销、储藏服务的很少,与农民的关系基本处于松散状态,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强,对农民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3.1.2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产业化经营水平落后。合作社属“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村合作组织,一般是财务制度不健全,做账不及时,报表信息不准确。虽然有章程和制度,但大多数不够规范,且不能严格执行,特别是在利益分配上分歧较大。在产业化经营上,普遍规模太小,自身经济实力弱,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加工能力、运输手段、交易方式以及从业人员文化素质都还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工作手段还较落后,掌握信息的面和量较窄,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3.1.3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新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受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影响,部分社员“小农”思想根深蒂固,胸无全局,只识眼前,往往只能“利益共享”,难以“风险共担”,导致合作社积累较少,运转困难。如在产品等级选择上,想以劣充好;在商标使用上,想以假乱真。这些品牌意识、全局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的举动大大增加了合作社监管工作的难度。
3.2外部发展环境不佳
3.2.1认识上较为模糊,存在企社、会社不分现象。社会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自助性经济组织认识模糊,把农民专业合作社误解为龙头企业或协会之类。其实,合作社内部以民主管理、权利平等、进退自由、服务农民、共同投资、获利分红为原则,这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走向。
3.2.2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喊得响,不落实”现象。国家和政府为合作社的发展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但落实到位难,从职能工作部门来看,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然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信贷、用电、用地、工商登记、运输、用水等扶持政策难以落实。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看,随着规模不断扩大,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所需资金、土地、用电等难以解决,贷款难、建设难、用电难,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深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3.2.3管理上参与者太多,存在“干预内部决策”的现象。一部分上级单位对合作社管理上包办太多,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明,没有真正认识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没有把服务与管理区分开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合作社正常决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主创新、自我发展不利。
4发展对策
4.1理论指导,明确发展方向
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认真学习领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精神实质,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突出抓好各类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促进合作社经济组织发展。
4.2政策扶持,解决投入问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明确要求:“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各级涉农部门应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帮扶力度,按照管理权限提出对路的帮扶措施,特别是财政和金融机构应按信贷支农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给予合作社支持,解决经济投入这个发展的“瓶颈”问题。
4.3大力培育,加快发展速度
根据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实际,要着眼提高带动力和竞争力,努力做好“4个一批”,即:加强培育一批、积极改造一批、迅速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特别是要加强方向引导,让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向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分布领域和覆盖面不断扩大,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断得到强化,真正能起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功效。
4.4市场引导,精选对路产品
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必须提前掌握市场动向,按市场经济规律谋划,否则必将受到市场经济的惩罚。一要大力发展,但不能盲目发展。如临泉县早春甜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产品——西瓜,属鲜食农产品,不宜过久贮藏和长途输运,对如何协调产销应值得重视。应注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发展产销一体化的订单农业,做到西瓜生产市场化、产销一体化、产业化经营[4],以解决丰收后滞销现象。二要标准生产,确保质量安全。特别是农产品一定要生产规程操作,做到科学监控,编码出售,有序经营,实行产品可追溯制度。三要树立品牌意识,增加经营效益。在狠抓产品质量的同时,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自己的品牌,以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4.5重视人才,健全管理机制
重点解决合作社管理层水平偏低的现状,招聘年轻有为、知识面广、懂经营、善管理的人员担任合作社主要职务,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机制[5],大胆管理,严肃纪律,促进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要重视技术人员,建立科研开发基金,鼓励社员参与科技创新,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6优势互补,推进产业化进程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不能只进行简单种植或养殖,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抓好生产技术服务的同时,逐步向信息咨询、物资供应、运输仓储、产品销售和加工等领域延伸,为更多的农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同时,要加强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把农户、合作社、企业、市场4者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升合作社整体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如临泉县早春甜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2008年10月组团赴山东寿光、河北霸州考察学习的经验,拓展蔬菜种植空间,并在当地已具雏形的葡萄、甘蔗产业上做文章,创新发展模式,弥补全县蔬菜瓜果生产的不足。
5参考文献
[1] 韩永廷.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思考[j].蚌埠党校学报,2007(4):32-33.
[2] 熊健珩.对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两个问题的看法与建议[j].工商行政管理,2007(3):45-47.
[3] 左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j].湖南农业科学,2008(5):163-165.
[4] 高利芳,修长柏.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402-405.
[5] 李红侠.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命周期与财务管理目标[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118-17119,1712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