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美术教学、不示范、研讨型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中,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即是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感受、分析和创造美术作品的艺术过程。“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学科,而素描教学又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因此,我们在高中美术特长班的素描教学中。必须从新课程理念的高度、从学生发展和以学生为主体角度出发,通过和谐的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新的美术教学观。
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举足轻重的,通过示范使学生学得很快是众所周知的,但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高度来讲,原来纯粹的示范教学与新课程、新理念似乎与之格格不入。为此,笔者在高中美术特长班的素描教学中的采用了“不示范”教学偿试,通过实践,有较好的效果,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明显提高,现就其表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变“示范教学”为“引导教学”。
美术素描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迪,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而不是专门的技能传授,因为我们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艺术人才,不是培养只会画画而画画的“画师”或“画匠”。
当前,许多学校或高考美术培训机构,为了在一年一度的美术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热衷于对学生介绍素描的作画步骤、顺序等,如素描的作画顺序为:1、用直线打轮廓;2、铺大体明暗;3、深入刻画;4、整体调整及线条的排序、明暗、高光等等。教师一步一步介绍和示范,学生一步一步的根着画,真所谓“邯郸学步,亦步亦趋,”②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就能画静物,石膏人物头像等,现象上看来,果然效果很好,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在教学不断中发现:在上述的素描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学中的示范原本是想尽快的教会学生画画的方法和技能,但“示范”往往带给学生的是新颖和完美的东西,总是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和要追求的目标,学生不用再仔细地观察、思考他们要画的对象。形成学生一再的摹仿并且重复教师的示范过程。这样一来,就使学生失去了创造和研究学习的主动性,失去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机会。教学中尽管我们也要求学生不要画得和老师一样。但是学生对于这个要求往往束手无策,他们的作品始终受到教师示范作用的影响,结果是所有学生作品个个“千人一面”,全是“教师作品的翻版”。这就使学生失去了各种能发展的机会,限制了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等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美术是不成功的,或者说是失败的。笔者试图更新观念,在本校高中美术特长班的素描教学中采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即在素描教学中采用“不示范”教学,变“示范”为“引导”。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关系后,准确地反映教与学之间既独立又不可分割的辨证统一关系。课堂上,我只担任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给学生留出较大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去尝试、去探究、去创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大大提高。例如,在静物写生课上,我让同学观察后谈谈对眼前所摆设的静物的认识,并试着用线条、用块面来表达,且在观察的基础上去比较、分析、表现,最后我与学生一起讨论并总结物体的结构、表现的新方法等。这样学生就对原有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新,并且掌握了新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课堂上,我特别注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去学,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在画室中的表现,适时地帮助遇到问题无法独自解决的学生,及时肯定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对成绩较好沾沾自喜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自信不足的学生及时表扬和鼓励。结果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中不再千篇一律地画画或听讲,作业也不再是前面所谈的“千人一面”或“教师作品的翻版”了,而是百花齐放、各有所长,当然作品中自然会有一些违反常理的、乱的现象。但遇见这样的问题,我是很高兴的,因为这样我就发现了新问题,就有了我们师生共同去讨论的目标和表现的对象,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这种“不示范”教学既能调动学生潜能,又能培养了学生勇于独创的精神和激发他们学习素描的兴趣。师生共同商讨,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学习气氛。使师生之间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相容效应,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教与学、导与行,共谋提高专业素质捷径,发挥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指导作用,发挥学生的全能,真正发挥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作用来。
二、变“示范教学”为“范画分析”
教师的示范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作画的方法,但教师示范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不足和影响,使学生的发展受到了遏制。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笔者认为:在素描教学中不宜直接对学生进行上述纯粹的步骤和顺序示范,如把“示范”变为“范画作品分析”就不一样了,在作品的分析和讨论中让学生逐步的理解素描的含义、原理及表现方法等。
(一)对大师级范画的分析:即上课时选用画册或教材中作品给学生进行分到析:比如在分析谈到素描中的线条造型与否的概念时,我们可选择中国水墨画与素描画进行比较,中国水墨与素描按照素描的定义应归为一体即它们都是素描,都有相同块面的造型,但他们在造型表现方法则完全不一样。例如将中国水墨画与中师《素描》教材中的范画“人物”进行分析:他们都有比较完善的造型和意境。中国水墨中没有具体的线造型(即以墨色造型为主,没有具体的线条),而素描则是通过线条的排列组合构成块面(以线造型经线形成面进行处理)③。通过师生分析讨论,要求学生对两类作品范画作品进行对比和研究,即对素描的造型方法得出正确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素描的认识,线条并非只有线条才能造型。
(二)教师作品的分析:教师的范画作品是为课堂教学而准备的教具,它是根据本课题的教学内容而准备的,是最接近教学内容的真实教具。我们拿自己的作品给学生分析。让学生在教材的内容之外又有了新的参照目标,表现形式又有了不同的方法:作品分析中注重介绍作画时具体运用的处理手段和方法,并将教材的范作与教师作品进行比较,使学生逐步弄清素描的形成及造型原理,深刻理解在作画时不能盲目照抄,是最近按本课题目内容的真实教具,看见什么就根据自己的方法进行主观处理,形成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造型风格,发挥自己的长处。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看书的东西,真正学到素描的造型方法。
(三)学生优秀作品的分析:不管是上届毕业生留下的还是在校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作品,只要我们把它拿出来分析,我们的学生始终有一种心理感受。首先就是一种接近感,觉得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并非高不可攀,增加了学生地兴奋劲,其次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留下的这些作业确实也达到相当的水平,把它作为“范画”进行分析,确实可以让学生能有所借鉴,受到启发;再次,分析学生作业时,对作品中成功的地方给予肯定,据实的讲评和分析,让学生从中悟出表现对象的道理和方法,对学生作业中不足的地方慎重的地指出来,并加以分析,这种不足形成的原因和克服的办法,让学生从中吸取精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发挥自己、创造自己。
三、变“示范教学”为“研讨型教学”
“研讨型”的素描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不提供现成的示范或范作,而是通过课题的设计即静物的组合摆设模特的方位、采光、角度等的设置,将自己对素描教学中的宏观把握和想法,贯彻其中。让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根据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方式去观察、去发现事物的特征;在表现时,依靠自己的思维寻找发现恰当的表达方式,即让他们对同一个艺术问题,作多种诠释和几种表达方式。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感悟为出发点,探索造型技巧和方法、提高审美理念、完善艺术表现,构建自己的素描画面秩序,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这就有利于学生潜能挖掘。通过“研讨”,使他们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实践训练中脱颖而出,让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自主研究的同时,充分释放潜在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个体的艺术素养。“研讨型”的教学方式的组织实施,突出了教育对象——学生这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这一教学摸式,是追随现代新课程教育思想的一个举措。同时也是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尝试。从完成作业的效果上看,也因思考、体验和潜在能力释放大大加强而丰富多彩起来,构图、造型以及画面布局等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克服了传统示范教学带来的“千人一面”、“教师作品的翻版”应试教育模式。画面内容丰富、新颖、风格各异、造型完美。
在素描教学中实施“不示范”教学,并不是没有“示范”,并非是彻底的否定传统素描教学的有益经验,而是传统素描教学在当今的延续,是针对原有教学体系的调整与补充,“不示范”实际上不以固定的模式来要求学生,在观察方法及表现方法上,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不同特点,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爱好来进行引导性教学,在保持其原先优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用符合自身特点的表现方法画好素描,教导学生如何对自然规律,而不是教他们应以何种手法去画,更不是以教师自己的表现手法恒量学生,鼓励探索和大胆的创新,并注重自己的感受,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在充分理解认识对象的基础上,去积极的探索、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去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教无定法,但要得法,以达到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一种尝试方法。
参考文献:
①《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2002年9月1日发布施行。
②《中国美术教育》2006年第2期。
③中等师范学校美术专业《素描》教材,广西美术出版社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