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视角下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的字幕(美剧老友记台词中英文对照)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3 23:36:08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30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并以崭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活动。本文将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电视剧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并从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的多维度和转换角度对《老友记》的字幕翻译的文本进行研究。

  电视剧《老友记》(Friends)主要讲述六个好朋友,从二十多岁踏入社会,到三十多岁成家立业,十年间因为情感、原则、利益、地位等问题产生矛盾、闹出笑话的一系列情景喜剧表演故事。《老友记》拥有异想天开的剧情、高潮迭起的故事和和轻松而诙谐的人物对白,蕴涵着一种独特的“美式”幽默。《老友记》在中国成为英语学习者的影视资料首选的原因,除了几乎涵盖当今美国青年最常用、最喜欢的口语表达方式,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之外,地道贴切的汉语字幕翻译也功不可没。下面笔者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分析《老友记》的字幕翻译。

  一、生态翻译学

  近年来随着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受到更多的关注,“生态”一词逐渐进入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视野,生态美学、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等生态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的新的名称也应运而生。在语言学领域,以生态视角研究翻译活动的生态翻译学也成为近十年来翻译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翻译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翻译学”这一理论。它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的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1]。同时,该理论运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提出并论证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主导作用,还具体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体的解释:1.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2.翻译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3.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转换[2]。

  由于影视字幕翻译受空间的限制(屏幕的大小以及翻译字幕的字数)以及时间限制(电影的声音或图像所持续时间和观众浏览字幕所需的平均时间),这就要求字幕和声音必须同步。译者必须选用常用字词,句式要灵活多变,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实现信息的传递。原影视中一些独特的语言表达及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会在译语中造成词汇和文化空缺,译者翻译起来比较困难。由于影视翻译涉及到影视原语字幕,译者和观众三方,而译者在字幕翻译中处于中心位置,所以译者在进行多维度(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适应和转换时,必须考虑影视字幕的特点和观众的接受能力。

  二、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老友记》的字幕翻译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 [3]。在影视字幕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面对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形式,因而要做到正确理解影视字幕的原语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将译语受众的语言习惯及接受力考虑在内,在语言层面(词汇、语法、风格等)进行适应性选择。

  例1:MONICA: Do you have a plan? 你有计划吗?

  PHOEBE: I don‘t even have a ‘pl’. 我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瑞秋的昔日好友来拜访她。看到自己的这些好友婚姻幸福、事业顺利,瑞秋着实有些失落。瑞秋的室友菲比就用魔豆的故事来安慰她,结果三个室友都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心情极为不好。这个对话中'p1' 来自'p1an' 的前两个字母,将plan一拆二,变为 pl。观众可以理解菲比的心情。译为“我根本毫无计划”,显得索然无味。在这里译者考虑到整个翻译的生态环境,做出对词汇’p1’的翻译选择。“八字还没一撇”既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美国口语简单灵活的特点,又显示出美国人的幽默风趣。

  例2:CHANDLER: Thanks to Vidal Buffay. 谢谢布菲美发大师。

  PHOEBE: If you don’t look good, we don’t look good.

  我们的光彩,来自你的风采。

  菲比给钱德做发型,被莫尼卡发现了,钱德说“感谢维达·布菲”。菲比的全名是菲比·布菲(Phoebe Buffay),这里钱德把著名发型设计大师维达·沙宣(Vidal Sassoon)的名字和菲比·布菲的名字组合了起来,以赞扬菲比菲比理发水平高。 大多数中国观众对维达·沙宣的公司沙宣的广告语"If you don't look good, we don't look good."比较熟悉。译为“我们的光彩,来自你的风采”,做出了让译语观众容易接受的词汇选择,无疑是成功的。

  例3:EDDIE: It’s kinda out of the blue. 这有点突然?

  CHANDLER: This is not out of the blue, this is smack dab in the middle of the blue. 这不是突如其来,是恰如其来。

  钱德让艾迪搬走,艾迪感到很突然。短语out of the blue表示有点突然,毫无心理准备。但钱德说,一点也不突然,正是时候。短语smack-dab 指刚刚好,不偏不倚,钱德玩了一个文字游戏,用smack-dab in the middle of 和艾迪的out of 对应,汉语不好直译,译者用四字格成语“突如其来”和由其而仿拟成的“恰如其来”把当时的情景恰如其分地翻译出来。中文四字格言简意赅,整齐匀称,因此译语翻译的转换很传神。

  (二)译者对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注重对双语文化内涵的传达与阐释。电影字幕的翻译亦是如此。在进行影视翻译时,译者需把握原语和译语两种文化的差异,尽量保持原语文化的语言特色,表达特点,同时遵守本族文化传统,尽量使用能够体现译语文化色彩的词汇,作出与原文相应的译文选择。

  例4:MONICA: You’d be a great person to have around the day after an emergency.

  你很适合在紧急事件的第二天放马后炮。

  钱德为罗斯出了个“高明”的主意,让他让列出朱莉和瑞秋的优缺点,在两人中间选择一个做女朋友。瑞秋看到后非常生气,感情怎么能靠列出的优缺点来选择,于是对钱德说出了这句话。直译就是“在紧要关头过后有你这么个人倒是很好”,译语翻译成中国文化特色的“你总是马后炮” 较好地实现了文化传递。

  例5:RACHEL: If I can make coffee, there isn’t anything I can’t do.

  只要我会煮咖啡,就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CHANDLER: If I can invade Poland, there isn’t anything I can’t do.

  如果我能侵入波兰,我就能征服一切。(拿破仑语)

  瑞秋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医家千金小姐,生活上的大白痴。25岁才煮了这辈子第一杯咖啡的她,觉得只要自己会煮咖啡,就没有什么不能做的。钱德引用了拿破仑的名言(如果我能侵入波兰,我就能征服一切)对她进行嘲讽。译语后面加上注释(拿破仑语)可以使中国观众在镜头转换的瞬间明白话语的含义,理解幽默语言所要达到的效果。

  例6:PHOEBE: No, that’s my step dad. My real dad’s the one that ran out on us before I was born.

  不,那是我继父。我亲爸是我出生以前就跑了的那个。

  RACHEL: How have you never been on Oprah?

  你怎么会没上过谈话秀啊?

  奥普拉是美国最具舆论影响力人物之一的文化传媒领袖。她主持的节目《奥普拉脱口秀》过去的25年间一直风靡美国。虽然她很有名,但是如果把她的名字直译出来,相信很多中国观众一时还很难把她的名字与职业联系起来。译为“谈话秀”,原语特色文化虽没能有效传达,但更易于中国观众理解剧情内容。

  ﹙三﹚译者对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双语交际意图所进行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字幕翻译就是要通过双语转换去交流信息,这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成功的字幕翻译,不仅要做到让观众理解,而且译语需体现出影视语言不同于书面文学语言的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以及无注性这五个特点 [4],这样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才会在译文中顺利实现。

  例7:Ross : You come out here. You’re a dead man. 如果你当电灯泡,你就死定了。

  罗斯正要到阳台向暗恋已久的瑞秋表白,乔伊插科打诨问罗斯需不需要帮忙。罗斯便说了此话。直译就是“如果你出来的话”。在这里采用了一个富含中国文化底蕴的词汇“电灯泡”。不但传达出青年男女约会时的情景,而且传达出原句的幽默效果,口语化意味浓,让中国观众瞬间领会对话的交际意图。

  例8:JOEY: Thanks for teaching us Cross - Eyed Mary. 谢谢教我们“眼睛暗示法”。

  六位好朋友一起玩扑克,三位女士不断采用打暗示法,但最终还是三位男士赢了。随后乔伊自豪地对三位女士说“谢谢教我们‘眼睛暗示法’”。 Cross - Eyed Mary如果直译为“斜视玛丽”,中国观众肯定会一头雾水。译者通过变通译为“眼睛暗示法”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这样话语的交际意图就在荧屏的瞬间转换中得到实现。

  例9:RACHEL: (Entering from the bathroom)I’m gonna check my messages.

  (从卫生间出来)我要听留言

  CHANDLER: You just thought of that in there?

  你在厕所里想到这个?

  MONICA: Yeah sure, nature called, she wanted to see who else did.

  当然,生理需求结束,她想知道还有谁需要她。

  对话中的幽默来自巧妙运用双关语单词call。“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是“去厕所”的委婉表达,而“call”又可译为“打电话”,因此既指瑞秋刚刚从卫生间出来这一事实,又可指与电话留言。两个近音同义词 “生理需求”、“需要”体现了双重语境的幽默关联,成功传达了交际意图。

  三、结语

  在影视字幕翻译中,涉及到的语言、文化、交际三维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很难分开。《老友记》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作用,考虑到翻译的生态环境,完美体现了三维的选择转换,让中国观众体会到不同文化之中的幽默,让中国观众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感受到六个善良、纯真、俏皮、可爱的好朋友上演了一个个爆笑十足又温馨感人的故事。

  作者:陈杰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22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