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假面骑士系列》作为保有极高话题度的老牌特摄系列,从昭和时期开始便长久不衰的持续至今,而每一代假面骑士都能保有着极具辨识度的风格与特色,这和其顺应市场需求而进行的流行化变革策略是分不开的。笔者希望通过对《假面骑士》的造型构成分析,归纳出特摄造型设计的流行化变革成因、变革方式以及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期发掘其系列作品独特的形式与风格之间的流行化联系,并且为我国在特摄领域做出一些前瞻和展望。
关键词:造型设计;流行化;特摄
1.特摄概念与发展概述
“特摄”(日文:特撮,Tokusatsu),即“特殊摄影”,也就是利用特殊效果(如爆炸、模型、皮套等)与银幕合成等特殊技术来制作出现实中本不存在的或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一种影片类型。它作为物理模型特效片的重要分支,也是日本最知名的国际流行文化象征与技术产品之一。而日本特摄的主题通常是映射现实的超自然生物、反映灾难意识与英雄主义的结合,以其超前的设定、精良领先的制作水准、深度的剧情理念以及很高的商业价值在70年代初迅速兴起并延续至今,同时也对全球的电影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摄以其独特的风格感染了一代代的观众和创作者,其中最有名的是作为日本特摄奠基人的圆谷英二导演的《哥斯拉》;圆谷公司制作的《奥特曼系列》;石森章太郎为原作并由东映株式会社制作的《假面骑士系列》;以及雨宫庆太导演创作的午夜档特摄《牙狼
2.特摄流行化变革成因
提到假面骑士的造型,最初在昭和时期诞生之初的骑士们的造型,都有着头部假面(日文意味面具)与身体皮套的功能性区分,头盔面具部分负责将骑士的真实身份隐藏,而身体皮套则作为骑士用于防御的盔甲与显示其肌肉造型的表皮。早期的昭和假面骑士通常是使用以蝗虫为主题的造型设计原则,也就是头部以蝗虫的两只巨大复眼与触角为基准进行大小和形状的变化,身体延续蝗虫光滑的外壳感贴合人体轮廓的设计,只在体现骑士强大力量的部位(如三角肌、胸大肌等)增加肌肉隆起的造型,然后在附在表皮的图案上加以变化。配合具有稍许装饰物的变身道具腰带、载具与色彩对比度纯度较低显得有些灰暗的整体配色,组成最初人们对骑士的角色映象印象。这样的设计形式简洁、干练,符合早期昭和骑士们“为了人类的自由而与巨大的邪恶作战的正义改造人”的统一设定,如图1所示。但随着时代不断前进,由于昭和年代总是持续使用同一套原则设计骑士的造型风格,观众不免会对产生厌倦心理,换言之就是观众不再满足于昭和假面骑士的造型所能展示的内容体量,而是更期盼在造型风格上获取角色更多更丰富的个性化的能力设定、英雄个性、与战斗力高低的功能性信息,希望在视觉效果上产生更好的辨识度与特色,同时商业也需要假面骑士拥有更多可开发的衍生品形式。昭和时期的骑士们这种头部与身体分别各自为政、功能性单薄的设计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所需。因此,《假面骑士》急需在既有的骑士形式上进行流行化多样化的风格转变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3.特摄流行化变革方式
3.1在固有造型形式中进行多样风格化探索
昭和年代之后,平成时期的第一部《假面骑士空我》首先舍弃了早期蝗虫原则中必须存在的触角,转而替换成甲虫的上颚造型,身体也配合增加了甲虫外骨骼一般的胸甲。但是仅仅这点变化还远远不够。从《假面骑士龙骑》开始,造型革命的大幕便被徐徐拉开,最初从突破头部造型的轮廓限制入手,龙骑的众多造型将西方骑士与各种动物(如中国龙、鳐鱼、蝙蝠等)结合,(需要注意的是,假面骑士中的“骑士”指的是Rider也就是骑手,而不是西方骑士的Knight,因此通常骑士们都有自己标准配置的载具。)由此首次使用了与昆虫截然不同的元素组成,在原有假面骑士形式下的造型风格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在当时引起了不错的观众反响,但是在头盔设计内层仍然保留着隐隐约约能够看到的蝗虫复眼。而后到了假面骑士响鬼则彻底开始放开手脚,完全摆脱蝗虫原则进行造型,不再以昆虫或动物为原型,而是使用了日本最传统的传说“鬼”作为主要的风格要素,其主骑士头部的浮雕、恶魔的双角与全身的刀刃状铠非常具有与之前骑士截然不同的辨识度和细腻精致的庄严感,如图2所示。而从《假面骑士Faiz》开始,逐渐发展出了主体元素(确定世界观)+数个子元素(确定角色个性与生产方式)的万能组合公式,构成小到角色身上配件的装饰纹样,大到战斗时摧毁的空间都能做到有迹可循的设定,从而使得设计与设计之间不会孤立而是形成一体化的整体风格。这种以一个万能确定形式来展开不同风格,借此产生新作品的设计模式,在日本ACG文化产业如游戏《精灵宝可梦系列》、同样是特摄的《奥特曼系列》中有着不错的应用经验。随后的骑士在造型元素的选择上越发的大胆和出人意料了起来,《假面骑士Fouzer》使用了宇宙火箭、卫星的元素;《假面骑士Wizard》则是中世纪巫师、魔法、宝石戒指的融合;《假面骑士铠武》居然是水果化的战国武将;《假面骑士Ex-Aid》将游戏与医生进行组合。而《假面骑士时王》则将文字与时钟元素巧妙的融入皮套造型整体,以代表角色名字的假名文字抽象化作为骑士的眼睛,以时钟指针作为触角致敬昭和前辈,以表带作为上半身铠甲与腰带的呼应,其元素配置的简洁而不简单的均衡让人眼前一亮。至此,《假面骑士》在固有的形式中完成了造型风格上的完整革新,并且摸索出一套适合多元化衍生的造型模式,时刻做好了寻找新风格变化的准备,也在特摄领域为同行们做出了不错的表率,如图3所示。
3.2在色彩与材质上探索视觉效果的突破
在显示设备的色域值与分辨率日益提升的数码时代,在更高清更色彩缤纷的屏幕上,昭和时期骑士们单纯而低纯度的配色与单一的皮套材质显然不足以满足口味刁钻的观众们了。并且东映公司制作《假面骑士》的主要收入是靠孩子们买玩具推动周边销量,为了市场与生存,骑士造型不得不更多的面向儿童进行一些妥协。而对于儿童们来说,高纯度与丰富的色彩会产生极大的视觉吸引力随之带来更多的商业收入。非但如此,单纯使用传统的物理特效显然日渐不足以支持越发多元化的造型设计模式,必须引入更大比例的CG特效来丰富(如变身时的、使用必杀技时的)过程,为了让CG特效不生硬的融入其中,则需要与角色的颜色与材质形成密切的契合。因此,集合这三点因素,《假面骑士》在视觉效果上有进行色彩与材质上流行化突破的急切需求,同时这也是产生更流行化的新风格的最佳突破点之一。因此,从平成时期十周年纪念之作《假面骑士Decade》开始,假面骑士越来越趋向于偏好使用高纯度的色彩,并且将几种不同的纹样几何抽象化归纳成立体的纯色块进行对比撞色,产生鲜艳而有秩序感的符号化视觉冲击,同时给予各种不同软硬质感、透光与哑光的材质的搭配。在贯彻这种类似波普的风格的影响下,这些手段可以使得假面骑士相较之前的作品,在鲜明浓郁的视觉效果上形成更强烈的整体感。《假面骑士Decade》的主骑配色大胆使用了大面积的品红与黑色,让人印象深刻,拥有极高的视觉辨识度与特色,但仍然受限于当时的设备条件。而这种新的流行化风格在作品《假面骑士Ex-Aid》达到了顶峰,奶油一般高纯度的黄绿配上会反光的粉红硬质塑料与柔软的胶皮,配合动感的CG特效模拟出的游戏反馈的可视化提示(如restart、阻挡攻击的蜂窝屏障等),完美的契合其基于游戏的主题所需要的大胆活泼感。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策略也在今天所处的令和时期遭遇了巨大危机,就正如《假面骑士》所靠拢的波普文化一样,过于鲜艳的色彩确实可以迅速引起观众的注意,但是也增加了审美疲劳的速度,也使得造型风格看起来更廉价和浮躁,更容易被厌倦,如图4所示。
3.3衍生品造型设计的流行化探索
3.3.1拓展衍生品设计风格对于《假面骑士》而言,骑士变身的过程一直是最不可获缺的看点之一,这个过程则需要通过骑士操作随身佩戴的腰带变身器来完成。从最初昭和时期的假面骑士们开始,腰带变身器的同款量产玩具便是本作最主要的衍生品形式。玩家通过模仿骑士变身动作操作腰带完成变身流程以获得参与感的满足,也使得产品形成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相比较在CG特效与皮套造型等方面都受限昭和年代朴素单一的玩具造型,在平成时期开始在衍生品上拓展更多花样。但由于变身腰带受限于玩具的形式,并不能真正实现变身,变身的魔幻效果需要靠玩家自己想象。因此为了赋予玩家更多的参与感,从《假面骑士555》之后便开始设计更能融入生活的周边玩具,拉近观众的线下体验感。如《假面骑士555》的变身器被设计成了当时最流行的合盖式手机造型,《假面骑士Ex-Aid》设计成了可收集的游戏卡带,如图5所示。3.3.2从衍生品形式上突破从昭和时期的佳作《假面骑士BlackRX》之后,东映公司开始设计可以切换形态的骑士造型,于是从2008年开始,东映公司便在衍生品玩具的新形式上发力,与玩具公司万代合作推出不同骑士形态的SHF(Simplestyle&HeroicactionFiguarts)可动关节模型面向观众,(至今为止推出有188款骑士造型),更有根据真人等比制作、细节更精良、更有收藏价值的“真骨雕“面向深度粉丝,如图6所示。
4.特摄造型流行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方法
4.1过于追求流行化而忽略契合主题
由于特摄的本质仍然是商业化“产品”,因此为了增加产品从虚拟变现的利润,特摄不仅需要保证作品的优良品质同时也要满足持续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在这二者同时推进的过程中进行流行化变革,这可以说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很容易顾此失彼。很多特摄作品分别陷入过于追求造型设计的流行化风格而忽略了与主题剧情角色深度契合的泥潭。《假面骑士》这部作品当然也不例外,如今年最新的作品《假面骑士圣刃》的整体造型设计由于过度讨好低龄化观众的口味,过于繁复华丽的臂甲虽然抓眼但也同时使得整体造型的主次有些混乱,并且其闪亮的大红色配合光滑的塑料材质,看起来的质感不够符合其强大剑士人设,也削弱了角色造型的辨识度和特色。
4.2以构建良性循环应对困境
特摄造型设计在推动流行化过程中在面临这样的困境时,仍然要保持对市场需求充分的前瞻,但并不是过分妥协或讨好,而是总结经验,并创新出新的形式与风格引领市场的需求,将更好的特摄造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是什么样子的,传达给观众,以此为基础形成良性循环。
5.我国特摄的发展现状
我国特摄虽然仍在起步阶段,但从2008年引起了很好的观众反响的我国拍摄的《铠甲勇士》和《金甲战士》两部作品来看,可以发现我国其实有着广大的特摄需求等待从业者补足。但目前,首位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在于不光只是要着眼于线上的影视层面,而是尽可能发展更多元化的跨媒介合作(如玩具、游戏、舞台剧)。
6.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特摄造型设计进行流行化变革成因、变革方式以及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希望可以对我国的特摄发展现状给予一些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葛翔.日本特摄系列影片《奥特曼》的受众心理浅析[J].电影评介,2015(02):45-47.
[2]沈子元.论特摄影片的困局与转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6):63-65.
[3]徐骞,张学东.论日本怪兽文化的产生与发展[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11):32-34.
[4]徐锐.日本特摄剧奥特曼系列的文化阐释[D].湖南师范大学,2019.
[5]黄涛.日本电影中的异类形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6]提到特摄片不能不说……[J].电影世界,2016(09):83.
[7]刘茜.浅析日本“超级战队”系列等特摄作品的共性特征[J].文教资料,2011(10):85-87.
作者:朱华绮 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