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是什么(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3 03:05:05 归属于思想政治论文 本文已影响30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社会需求;双语转换;培养目标;教学模式 
【摘要】从分析我国翻译事业的现状出发,提出了翻译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观点,认为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而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不适合于翻译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的翻译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翻译院系和翻译研究机构在一些高校相继建立。2006年春,教育部批准在部分高校(复旦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试点设立本科翻译专业。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学科体系的健全与发展,不仅是翻译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经济、科学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1翻译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任何一个新专业的设置,都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凸显“应用”特色。也就是说,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正是秉承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翻译历来是国际交流与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种国际会议日益增多,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涌人,迫切需要将其转化为我们自己的语言去了解、吸收和掌握。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地不断掀起“

翻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不仅要学习翻译理论与技巧,还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然而,目前我国翻译方向硕士生的培养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其培养目标为高校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培养模式偏重于学术性,对翻译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则不够重视。在人学考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都是按照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忽视翻译操作技能的培养,就会导致翻译实践能力偏低,不利于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的培养。某大学一位教师告诉笔者,他们学校有资料翻译任务,想请新近聘用的一位翻译方向硕士毕业生承担一部分,没想到这位毕业生竟然拒绝参与,说自己是搞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擅长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研究对翻译学科建设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但仅仅懂得理论而不会实践,这样的毕业生就无法满足社会对翻译实践人才的需求。

由于我校去年新上了翻译方向硕士点,我曾利用参加国内翻译学术会议的机会,向一些知名外语院校的教师询问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是否应开设翻译实践课,得到的回答大多是否定的。我问他们,学生的操作能力差该怎么办?他们告诉我,用翻译项目来弥补。翻译项目实践诚然是必要的,但翻译项目并非人人都能得到,并非总是能够得到,没有项目时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必须为翻译方向硕士生开设一定数量的翻译实践课,以确保他们有足够多的实践机会。就我所知,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2001年,我在北外英语学院作访问学者,跟翻译方向硕士生听课。他们有一门“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以英汉翻译为主,由申雨平老师任课),还有一门“翻译实践”课(以汉英翻译为主,由庄绎传老师任课)。当然,北外的翻译方向硕士生也参与一些翻译项目,比如在我访学期间,他们正跟曾诚老师一起翻译一本英文词典,还承担了中央电视台某些节目的翻译工作。
  3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不适合于翻译人才的培养
人们往往把外语专业等同于翻译专业,认为凡是学外语的人都会搞翻译,忽视了翻译人才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学习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确有一部分人通过自身的进修和努力能够胜任翻译工作,但并非每一个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当翻译。因为这两个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根本的差异。
从教学目标来说,传统外语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中,“译”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外语词汇和语法,或检查学生的外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翻译专业教学则从职业需求出发,把翻译操作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突出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上的口、笔译技能训练,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教学内容来说,传统外语专业主要学习语音、语法、修辞等语言基础知识。用这些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能够用流利的外语来表达思想,但却不一定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翻译专业则主要学习如何借助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翻译技能来对原语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并用译人语将所理解的信息表达出来。翻译专业培养的是全才、通才,特别是笔译,提倡一专多能,因此教学内容不仅涉及文学翻译,也要兼顾社会、文化、科技、法律、经贸、金融等方面的翻译。我校外语学院在安排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生翻译课教学内容时,就把普通翻译教材与经贸翻译教材进行了嫁接,以增进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商务或经贸翻译打下基础。另外,双语转换机制还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认知学、信息论、跨文化等多种学科,教学中应适当补充相关的内容。
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说,传统外语专业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翻译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则是双语交际环境,训练学生用一种语言来理解信息,而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相同的信息。翻译教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翻译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的互动性,为学生适应社会、提升自身素质提供广阔的空间。口译课程可采用课程研讨、口译现场模拟或实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如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还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口译人员为学生授课或开讲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完成不少于100小时的口译实践。笔译课程可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即院系承接各类文体的翻译任务,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加强翻译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完成10万字以上的笔译任务。
  4结语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大量需求,不仅是翻译专业设置的理论依据,也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现实的教学实践基地。社会急需口、笔译实践人才,因此各类外语院系应把握住这一契机,制定适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形成鲜明的翻译专业办学特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思想政治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