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只有思想品德端正之人才能成为肩负祖国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才。在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每天都能接收到方方面面的信息,对于那些严重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西方反华言论和思潮,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清除。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课成绩和综合素养相对较差,他们无缘于重点和普通本科院校学习,进入高职院校大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为此觉得身份矮人一等,这种自卑与颓废思想也往往让他们沉迷于网络而自甘堕落、不求上进。因此,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通过思政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深入研究,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念、思想品德、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积极开展改革与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程教育目标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高职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最佳青春时段和可塑期,通过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有助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大学生对思政教学毫无兴趣甚至非常反感,如果不是为了完成学分他们压根都不想进入思政课堂,即使在思政课堂上也是无心听讲,很多同学要么玩网络游戏要么昏昏欲睡,真正听课的学生没几个,从而导致思政课堂教学形同摆设。
在大量网络信息充斥的今天,还依然采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教师再不进行与时俱进地教学改革和深入研究思政课堂教学方法将被时代所淘汰。为此,由丁妙珍撰写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一书,有助于网络信息时代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与方式研究。作者通过整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结合国家政策和大学生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探索了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与改革,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一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体现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作者还融合了大学生职业与人文素质以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还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发思政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作者紧紧把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理解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无用之用”;还从就业与职业发展方面探求教学体系重构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理解思政理论课的“实用之学”。作者认为,作为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具备胜任这门课程的教学能力,还要做好高职思政理论课的整体规划。通过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积极探究互网络信息时代的思政教学理念、模式、目标和思路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探究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教学重难点、教学路径和运行机制;深入开展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程校内外的实践教学、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等问题研究;积极构建适合高职院校教育的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和话语体系,加强思政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合理选择一个融合职业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在书中作者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思政教育功能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阐述了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代发展,以及高校思政教育的服务、适应和预警等功能,阐述了工学背景导向下的人才培养功能,分析了影响思政教育资源功能的因素。这些思政教育的三大功能及影响因素理论阐述,有助于高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思政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综合讨论;通过思政教育实践统合体系的构建,阐述了高职院校思政理论教学的特殊性;并分析了当下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倍养目标、模式和学情。第三,深入研究了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学模式、教育实践统合体系构建、思政理论课教学原则与设计。作者认为在设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时,需要认真规划整个教学系统和分析设计具体教学环节,操作流程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需求,以保障教学设计不仅实施,思政课程教学设计还要遵循系统性、程序性、可行性、方向性、层递性、多样性与相关性等原则,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解决思政教学过程中的枯燥与乏味问题。第四,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作者认为要加强时代心理研究以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两课”教学改革,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改革;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思政课创新性发展;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正能量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实干品质。还阐释了“概论”课教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从适应视角阐述如何提高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效果。
作者通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认为: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政理论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往往教育实效性不大;大部分同学认为思政教育对自身职业素养提升和职业有促进作用;大概只有一半学生较为关注党的十九大相关新闻和会议报告,很多学生对时政和新闻是两耳不闻的;大部分学生没能真正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内涵。从当下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抬头率低”、教学实效性不佳的普遍现象来看,学生对思政教学模式和方法普遍感觉单调乏味,认为开展的教学内容生搬硬套,教师的解说理解性不强。学生认为很多思政教育宣传活动都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对当前思政理论教育内容认为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用性,但也有很多学生认为内容单一陈旧且重复枯燥;较多学生认为思政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教师教学要通过具有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和时事作为案例进行讲解才具有感染力。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鉴于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政教育认识还比较肤浅、思政理论教室综合素质不高、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不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地加以创新改革、学生上思政课只是为了拿够学分从而导致思政课程教学实效性低下等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大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和态度才是最为重要的,需要进一步研究思政理论课模块化和专题式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这个网络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树立思政理论教学新思想和新理念,这种教学实效性低下的局面将会继续下去。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重新树立思政教学新理念。首先,要深入了解0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研究他们的思维方式、情感需求和价值取向,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寻找各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生活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他们对共产主义这样的远大理想逐渐淡化,认为不切合实际的理想不如现实一点更好,他们的思想、理想、信念都开始呈现出物质化和功利化发展趋势。在人际交往上往往以个人为中心,不断强调个人自身的价值实现,民主平等意识和个人自由思想观念不断加强。社会变革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都使得年轻大学生产生了迷茫、困惑甚至消极。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助人为乐和勤于奉献的精神,在当下金钱至上面前都显得那么虚幻和不现实,加之受西方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泛滥思潮影响之下,形成了当代高职大学生在价值上的严重背反现象。这样造就了当下大学生一边享受着父母给予的物质生活,一边虚度着青春年华;在他们身上充斥着强烈的矛盾色彩,他们一边痛恨社会的腐败,一边践行着很多不正之风;一边憎恨着社会的不公,一边又千方百计地专门利己;一方面知道今后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一方面又懒于学习和奋发。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这就需要思政教师要重新树立教学理念,解决好他们的矛盾思想根源,把学生从不思进取的现状拉回到正常学习轨道上来。
其次,高职院校思政理论教学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方向。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思政理论课程培养目标与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教学内容杜绝“假大空”,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思想现状,坚守精简和实用原则,与生活紧密想联系的内容可以精讲详讲,对于那些脱离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尽量少讲不讲。结合学生客观实际帮助他们分析产生困惑和迷茫的原因,引导学生明辨善恶是非,走出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在思政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辩论、演讲和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教与学互动使得课堂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还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树立实践教学新理念,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投身于社会,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酸甜苦辣,通过体验和观察学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能够正确认识、教育和完善自己。通过校内开展的演讲、辩论会、课题研究、听报告和问卷调查等实践教学活动,调查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思考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以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通过寒暑假到农村和企业开展思政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如社会调查与考察、参观访问、社区服务、三下乡和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让学生身临其境接触实际,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思考和研究社会问题,从而直接获取生活与工作体验,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还要在思政理论课程评价上树立考试考核新理念。高职院校思政课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考试存在许多弊端和不符合教育要求,缺乏思维、创新和实践等能力考核,具体表现为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需要死记硬背、考试题型不科学、考试缺乏实践环节等,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因此,思政考试内容要增加主观题比重,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还要注重检验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知识的迁移和创新等,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考试形式上要树立多元化考核新理念,改变单一的闭卷笔试模式和强调实践考试,可以减少笔试成分和增加论文写作比重,也可以采用适当的口试考察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写论文可以检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总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深化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对思政课价值与意义的认知;转变观念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情怀、高尚的人格和开阔的视野;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新模式和新方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贯彻以生为本和知行合一的原则,优化和精心设计思政教学内容,做到精准施教;积极推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构建“理论+实践+网络”的新课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和讨论课堂内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作者:柯强 单位:湖北阳新中等职业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