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06-28 20:39:36 归属于思想政治论文 本文已影响50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环境及信息获取的途径,还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新现象的出现也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与认知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措施。希望能够深化人们对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特殊性的认识,同时能够指导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

  融媒体是新媒体创新与发展的核心特征所在,也是传统媒体自救与突围的重要方式之一,融媒体同时也是媒体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新的媒介形态带来新的信息采集、传播、分享与使用方式,大众的思想与观念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这种情势之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如果开展得比较好,就能够为社会培养一批批具有良好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并积极适应融媒体发展的趋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开展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工作。

  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征

  1.思想更加开放活跃

  融媒体是整合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的组织、形态、内容、资源等而形成的媒体形式,如网络视频、网络直播、新闻网站、数字电视等。融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把关人”的角色,而且还改变了单向传播的模式,拓展了传播的内容与形态。广大用户同时还兼具着内容“提供者”“使用者”与“传播者”的多重角色,这就大大地拓展了融媒体的内容形式与规模。高职院校学生在融媒体环境之中,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智能终端,自由地选择和观看自己所关注的信息内容,并且可以根据个人的知识背景及个人的观点和情感思想来解读相关的信息,最后形成个人的新见解。学生在内容选择的范围上变得更加广泛,在信息解读方面也有更多的自由,他们所形成的个人观点也越来越有深度,最终使自己具有更加开放和活跃的思想。以上这些也是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思想特征。

  2.个人观点意识更强

  高职院校学生在融媒体时代可以自由地选择、解读和认知信息,这非常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逐步形成思辨性地解读信息、总结观点的能力和习惯,尤其是当他们围绕某一问题或事件掌握大量信息再去接触不同观点的时候,这就会更进一步地强化他们思辨性地看待问题的意识。他们很难再被单独的一个人、媒体、组织、机构的简单的“话语”轻易说服,他们的思想变得更加自由和活跃。然而因为越来越多虚假信息的泛滥、反转新闻的频繁发生、负面舆情的不断出现,广大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的时候往往也会因为个人思想不成熟、性格冲动、情绪不稳等原因,容易被一些虚假的信息、负面的舆情等所蒙骗,形成错误的观点和见解,甚至在某些时候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媒体、组织等所利用。

  3.自我中心观念更突出

  高职院校学生多属于“00后”,他们一般都是在良好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这使得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选择与传播方式,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观点,使他们有了强烈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使高职院校学生掌握了诸多新技能,比如直播、短视频、自媒体等方面的技能,有些技能甚至超过了他们父辈所能够认知、理解与使用的范围,这就更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自我能力的肯定与自信,增强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这一点表现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比较注重自我感觉、自我选择与自我行为等;同时也表现在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以自我认知与见解为核心来解读特定的观点等。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强烈,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解读与辨识分析能力也比较强。

  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1.单一的思政课堂教学不合时宜

  融媒体时代形成了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环境,这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海量的信息内容。各种思想、观点等如潮水般涌向高职院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与观念,一些负面内容一旦形成先入为主的固化思想便很难改变,并且会进一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选择、解读与认知行为等。高职院校以思政课作为主要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方式,一般为每周四节课,每学期36个学时,而且主要集中在大一学年和大二学年,这在时间上就很难保证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比较深入的、系统的思政教育,导致的后果就是高职院校无法有效地应对融媒体环境下潮水般的不同思想、观点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渗透与影响。而且端正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是一个长期且潜移默化的过程,面对潮水般的信息对高职院校学生无时无处不在的影响,高职院校单一的思政教育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2.生硬的单向说教效果十分有限

  融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开放活跃,他们的观点辨识意识更强,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选择、解读更为突出,这大大提高了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对学生思想、观念等引导教育的难度。然而高职院校大量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仍然沿用常规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的教学方式,思政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向学生阐述思政知识和个人观点,学生则处于单纯聆听、被动记忆的状态。这造成思政教师不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真实的想法和观点,无法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更无法及时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所存在的认知问题和思想困惑。高职院校学生也因此更加缺乏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因为受到固有观念和思辨意识的影响,而去质疑思政教育的内容,甚至有的时候会产生排斥、抵触思政学习的情绪。这导致思政课堂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甚至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

  3.抽象的意识形态教育收效甚微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指定的教材,其理论丰富,抽象性强,且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教育特征。但是部分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照本宣科、抽象分析、理论灌输、单一意识形态说教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脱离了高职院校学生所处的融媒体背景下的信息选择、传播、理解、认知环境,无法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正确选择信息、传播信息、解读信息,不能有效地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认知问题和思想困惑。抽象空洞、脱离实际的思政教学内容造成整个思政课程教学工作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应有的强化学生政治认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课程价值。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一定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尽力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思政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

  1.构建“一目多体”的思政教育途径

  面对融媒体时代汹涌而至的信息量与不同观点,高职院校应构建“一目多体”的思政教育途径,形成多样性、持续性的思政教育局面,增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能力。一是应积极开展思政进课堂。各个专业课、公共课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将思政知识融入课程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解读、认知信息,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观念。二是利用每个星期天晚上的“主题班会”的机会,确定一些与学生相关的主题,比如如何辨识网络信息的真假?如何在网络媒体中传播正能量?如何避免受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甚至可以将这些作为一个常规性的思政教育方式。三是积极开展校园思政教育主题活动,包括思政宣传作品展,鼓励学生采用绘画、雕塑、刺绣、剪纸等方式来表达相应的思政主题;开展思政教育主题微电影竞赛活动,通过高职院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微电影来进行思政教育,还可以进行思政教育主题演讲活动、思政教育学生课堂活动等,由此形成庞大的思政教育格局。

  2.采用“学主师辅”的思政教学方式

  传统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接触的信息量有限,思辨意识和自我中心观念比较弱,思政教师能够凭借教师的角色权威,强化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政知识说教效果。然而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大,思辨意识更强,自我中心观念更为突出,一旦形成固化观念,他们便很难被说服,甚至产生质疑、排斥、抵触的情绪。思政教师应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学主师辅”的思政教育方式,即思政课堂以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表达、相互沟通为主,思政教师则是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学习,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前为学生布置“学习主题”任务,要求学生主动收集整理信息,然后总结和得出个人的观点及见解;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分析议题,表达个人看法,思政教师随后再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将思政教育知识融入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之中,最终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知识渗透与思想说服。如果条件允许,思政教师还可以安排高职院校学生自己设计课件内容进行思政学习,思政教师这样做不仅能创新自己的教育方式,同时还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

  3.实施“问题导向”的思政教育内容

  思政教材是思政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依据,但思政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开展思政教育,而是要将宏观的、抽象的意识形态内容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中,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融媒体环境下存在的认知问题、思想困惑、行为失范等,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活动。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学习体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思政的兴趣,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20年,正当全民坚强抗疫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不良舆论,甚至有些是虚假的信息,这些不良舆论及虚假信息的出现严重扰乱了社会的秩序,破坏了抗疫环境。因此,思政教师要积极引入这些社会事件,在思政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这些事件的个人看法是什么,然后根据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不传谣、不信谣、讲文明、重大局、树新风的良好习惯。

  结语

  融媒体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媒体环境,高职院校学生在新的信息生态环境中表现出思想更加开放活跃、个人观点意识更强、自我中心观念更加突出的特征。高职院校思政课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外还有单一的思政课堂教育不合时宜,生硬的单向说教效果十分有限,抽象的意识形态教育收效甚微等。针对这些问题,思政教师一方面要构建“一目多体”的思政教育途径,另一方面应采用“学主师辅”的思政教育方式,实施“问题导向”思政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融媒体的发展要求,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俊敏.思想教育互动式实践指导[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2]张轶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0(9):144-147.

  [3]韩静.大数据背景下思政教育与新媒体建设融合发展的途径研究[J].科学咨询,2020(9):104-105.

  作者:皮睿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思想政治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