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讨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06-28 20:39:37 归属于思想政治论文 本文已影响20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对我国社会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有极大影响。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有创新意识、独立思维以及良好个性、人格的综合型人才。在该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进行改革、创新,与时代相接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创新课堂教学,达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思想政治;教学创新

  民族与国家想要实现永久发展,就必须要创新。在新时代下,党与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在十八大报告中,用了57处创新,即:科技创新、创新人才、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我党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这就需要创新型人才做支撑,为此,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要发挥各个课程的育人价值,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程,要不断创新理论课程教学,以培育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开展教学活动,为国家与社会培育出大量的人才。

  1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1.1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当前新课改环境下,教育部门所颁布的相关决定中明确提出: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养。这也就说明,高校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摒弃以往阻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的观点,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不要再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异程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学生虽然成绩比较好,但是经常出现违章乱纪的现象;而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品德素质比较高。这也就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只看重成绩,要将理论知识、日常行为习惯、个人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融入其中,通过多层次、多途径考核学生,达到新课程所提出的育人目标的基本要求。

  1.2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大学生发展内涵中,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家的竞争变成了人才与知识的竞争、创新与创造能力的竞争。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世界观、方法论等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思想政治论课就是培养学生政治理论素养的主要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全方位发展也成为思想政治教师亟须思考与解决的一个问题。

  1.3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

  随着历史与社会的改变,党的执政能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党的地位、开创新时代新局面的关键因素。想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大量的社会人才,尤其是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

  2以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

  2.1明确任务,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体系

  创新教育是一个综合教育系统,其主要包括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内容。在创新能力方面,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创新思维方法,另一方面是创新行为方法,高校各个课程中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是各不相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承担的任务就是对学生创新意识与精神、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培养,而这也就需要思想政治论课构建一个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在构建该体系的时候,要尊重以下三点原则:第一,始终将“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的。第二,坚持将创新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第三,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突出主旋律与拓宽新领域之间有效结合”的原则,不仅要开展马克思教育与党的基本方针教育,还要与世界新局势相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

  2.2更新观念,按照“三贴近”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

  思想政治教师要始终与时代同进步,按照时代需求以及“三贴近”要求更新教学观念,并将学生感兴趣的事件、社会焦点热点事件等融入到教学内容、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时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生活相贴近,关心、爱护学生,教授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开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课程教师不仅要做好理论知识传授的工作,还要做好关心学生实际生活的工作,做到教书育人。具体来说,第一,告诉学生在社会上要如何诚实做人、严谨做事,对于人际关系要如何处理;第二,教授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透彻地明白做人的道理;第三,教授学生如何学会开拓创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准确找到自身定位,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大空间;第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与就业观,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这样,理论课与实际生活有效联系,让学生既明白理论知识所包含的道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2.3创新教学方法,满足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2.3.1加强必修课程的教育高校必须按照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开设必修课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这些课程不仅含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包含对人类创造精神的肯定,对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的形成有极大作用。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想要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必须要挖掘新型且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提高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对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增加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时性以及时代性。高校学生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无非就是三类,第一类,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收入分配差距、社会公平、腐败等问题;第二类则较为深层,如我国为什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什么要坚持人大代表制度?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化等问题;第三类就是关系到学生自身利益的问题,如恋爱、就业等等。针对这三类问题,思想政治教师不能回避、不回应,也不能模糊回应,而是要与学生分析这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政府的解决策略。这样,不仅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的复杂程度,而且还使得学生信心得到进一步增强,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可见,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内心需求,与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发生碰撞,实现互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才会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其次,构建课堂质量保障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创新教育的起点与终点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此,教师在理论课堂上,要抓典型、抓重点,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保障体系可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高校可以针对该课程专门开设两个精品课,构建两个优秀教学团队,发挥团队与课程的示范作用,带领其他思想政治教师不断前进。除此之外,还可以针对某节课建设“精彩一课”,发挥其价值,提高其他节课的教学质量。2.3.2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思想政治论教育首先,在校内开展关于思想政治论教育的选修课。课程内容一定要具有针对性、思想性、知识性以及时代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将思想政治论教育所具有的个性化充分展现出来。其次,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在举办专题讲座活动的时候,不仅要结合现阶段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要求,还要结合新时代下的政治思想以及学生的实际思想,确保学生的三观以及综合素养在讲座活动中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在有限时间内,要讲清、讲透相关问题,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的升华。具体的讲座活动可以是学术报告,可以是科技创新讲座,也可以是素养讲座,这些讲座活动中包含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非常丰富,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促进其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想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开展各种各样、丰富精彩的创新实践活动,这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与创造兴趣的基础条件。学生只有不断参与自主创新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在活动中不断磨砺自身的创新精神,才能激发创新兴趣。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与社会多接触,如,组织学生到社会主义新农、经济开发区等地方进行参观,与当地农民、工人交流、谈心,从而更好地了解改革开放到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在活动开展中,还要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以及方法的指导下分析让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如工人下岗、政府官员腐败、经济竞争、就业差距大等等,让他们懂得是与非、美与丑。这一社会实践活动打破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不断吸取先进的知识与思想,扩充自身知识量。与此同时,学生的感官在相关活动中也得到进一步调动,使他们养成独立的思考、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总而言之,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多种多样,但高校作为主阵地,要加强对课程教学的创新,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与道德保障,课程教师必须要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的方法,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燕,李亚青,赵兰香,王丽娜,孙亮,王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大课堂”立体联动教学模式探究——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18(6):102-105.

  [2]曹丛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J].学理论,2014,(35):219-220.

  [3]赵文静.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功能[J].文教资料,2014,(12):158-159.

  [4]张东洁,马凤奎,贾立平.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5]周良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三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J].文史博览(理论),2011,(7):72-73.

  [6]易金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文史博览:理论,2015,(8):85-87.

  作者:王凡 单位:安阳工学院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思想政治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