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和谐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封闭过程,而是一个将和谐理念、和谐精神转化为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又在乡风文明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互动提升过程。文章以嵊州市甘霖镇为例,就和谐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作一论述。
一、实践探索
近年来,甘霖镇在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中,坚持互为一体,有机结合,共同推进,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实践,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1.注重教育,提高文明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和谐文化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去年来,甘霖镇以争创绍兴市文化示范镇为契机,在全镇广泛开展了送文艺、书画、科技、法律、信息、文明、卫生、电影、体育、计生为内容的“送文化十进村”活动。全镇共举办各类送文化进村活动97场次,进村活动面达60%以上;举办各类培训班75期,培训农民11361人次,转移农民1300多人,农户受教育面达56%以上。
2.常办活动,推行健康娱乐。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应充分注意到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娱乐兴趣,积极挖掘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采取各种形式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将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寓教于娱乐之中,使农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受到启发、得到升华。为此,甘霖镇文化站依靠文体队伍的力量,充分发挥文艺骨干的作用,在元旦、春节、国庆、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系列大型文体活动,坚持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书画大展赛、两年一届的全民健身运动会、盛况空前的百年越剧系列庆典等主题活动。
3.保护遗产,弘扬传统文化。发掘、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为乡风文明服务,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甘霖镇通过出台政策,落实措施,加强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力度。一是全面开展了非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镇共收集整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72项,其中造型艺术3项,表演艺术5项,民间文学64项,其数量占全市的六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大镇。二是加大了保护力度。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发掘、整理、保护了一批文化遗产和越剧寻根游的景点,并积极配合省、市发掘小黄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三是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光大。通过宣传发动、培训辅导和典型示范,使民间越剧团、民乐吹打队、舞龙队、打莲响队等传统表演队伍得到发展壮大;古老的石雕、陶器制作艺术也重放异彩。
二、基本经验
通过对甘霖镇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方面经验启示。
1.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上下结合、合力共建。农民是农村和谐文化的受益者,更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假如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单靠政府方的重视,和谐文化建设仍然是一句空话。况且国家的财力有限,不可能完全满足农村发展文化事业的需要。所以,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农村自身发展、农民自办文化与国家政策扶持相结合,以自我发展为主,国家和政府的扶持为辅。只有把上下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和谐文化建设才有活力、才有成效。
2.建设和谐文化必须软硬结合、夯实基础。在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上,往往注重对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而忽视对文化软件的投入,导致文化软、硬件投资上的失衡,造成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吸引力不强。同时,在重视文化设施投入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强对文艺骨干培训、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市场管理、文艺节目创作等文化软件建设的经常性投入,不断增加文化设施的“造血”功能。只有从软硬件方面整体提高农村的和谐文化程度,文明乡风才能深入人心、持久不衰。
3.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破立结合、扬弃并举。和谐文化是在“破”与“立”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要大力破除当前农村存在的不良习俗和风气,特别是与时代精神不相适应的陈规陋习;破除部分农民思想上的狭隘主义、家族观念和封建意识。另一方面,要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在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建立起科学、诚信、守法、开放进取、奉献拼搏、艰苦创业的新型乡风。如该镇一些村挖掘、整理传统文化,把古训、民谣书写在村口、祠堂等村民茶余饭后聚集的地方,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墙”。时时告诫人们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和睦共融,于无声处孕育着和谐文化。
三、创新举措
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促进乡风文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创新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和手段,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1.抓投入,强化三块阵地。文化阵地是开展和谐文化活动的平台。没有或缺少文化阵地,和谐文化就失去了赖以承载的物质基础。一要建设好公益性文化阵地。通过加大投入,重点扶持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建设,使设施的应用性更好、适用性更强、安全性更高、功能性更全,从而增强吸引力,发挥示范和推动作用;二要管理好经营性文化阵地。加强对网吧、歌舞娱乐场所、音像制品等文化经营户及外来演出团队的规范管理,坚决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确保农村娱乐场所经营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上来;三要利用好单位内的文化设施。加强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设施建设,创造条件对外开放,让周边群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
2.抓引导,开展三项活动。从群众的生产、生活、思想实际出发,注重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融入和谐文化建设中。一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着眼于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结合农村实际,组织开展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二是开展益智活动。根据群众的需求,经常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医疗保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文化活动,特别是要创作演出一批传播市场信息、传授致富本领、引导健康生活的文艺节目,努力满足群众“求知、求新”的需求。三是开展健身娱乐活动。针对农民生活水平、知识层次、文化需求发生的变化,积极组织开展“分散、小型、多样”,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健身娱乐活动,努力满足群众“求乐”的需求,使人们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感受快乐、接受教育、享受文明。
3.抓服务,关注三类群体。一要关注特殊少儿群体的文化权益。通过广泛开展慰问、救助、送温暖等活动,帮助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和贫困、孤残、单亲家庭少年儿童及下岗失业家庭少年儿童,解决在就学、文化生活、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维护他们的文化合法权益。二要关注老年人尤其是残疾人的文化权益。从实际出发,大力开展适合老年人、残疾人特点和需要的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做好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开放的工作,完善文化场馆的无障碍通道等方便残疾人的设施。三要关注外来民工的文化权益。针对农民工的文化层次、工作生活特点、消费水平的需求,进一步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服务,以增强外来人员的归属感、认同感,使他们在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中感受文明、接受教育,融入当地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3]《嵊州市构建和谐文化的实践与思考》何国英新新华网浙江频道(2006-10-31).
[4]《和谐社会呼唤文化和谐》姚汉松.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文化站)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