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层次论认为阅读有深浅之分,其深浅不同获得的收获也不同。现在社会上存在着的浅阅读现象,对报纸的生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报纸的对策却应是反其道而行之,在电子媒介的浅阅读的冲击下,进行深阅读追求。只要发挥了自身深阅读的优势,报纸还是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的。
关键词:浅阅读;深阅读;电子媒介;报纸活力。
阅读是人类学习知识与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人类文明发展到20世纪末,阅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一变化是由电脑与互联网的兴起所带来的,它对传统的纸质读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给纸质媒体的发展与生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学者詹姆斯·默盖尔把阅读分为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三个层次。阅读中触及的层面不同,代表着阅读的不同深度。教育学者孙淑静认为目前在中学生中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浅阅读”现象,他们的阅读能力停留在知识性阅读水平上,而理解性阅读只是在比较有限的范围内有所涉及,至于探索性阅读更是少之又少。她认为“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不求甚解的,以消遣娱乐甚至感官刺激为目的的阅读形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读书浅尝辄止,只停留在表面,不去深究其深刻价值;二是选择通俗易懂的浅文本,拒绝经典。[1]
其实,“浅阅读”并非只存在于学生中,社会上也存在着相当普遍的“浅阅读”现象,可以说现在进入了浅阅读时代。不过,人们现在的阅读范围显然并非詹姆斯·默盖尔那个时代的书籍、杂志、报纸可以涵盖,在这三者之外还应包括网络、电视。与前三者相比,人们在网络和电视上的阅读所花的时间更多,只是阅读更加浅表。在后两种阅读媒介中,网络具有更加灵活的选择自由,既可回阅,还可搜索相关条目,比只有频道选择权的电视可有更深的阅读追求。这样,就人们的阅读深浅而言,由深而浅的顺序如下:书籍、杂志、报纸、网络、电视。
目前,前三种阅读媒介在电视与网络的冲击下,发行空间都在严重缩水。整年不读一本书者大有人在,不订杂志,或者订了杂志不进行完全阅读的读者也相当多;家里不订报纸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而对于办公室所订报纸的阅读也多只能用偶尔来形容;而与此同时,对于网络与电视,可以说人们已经一天都不可或离,一旦电视、电脑出了故障,许多人都会有索然无味甚至不知所措的感觉。这就是电视与网络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也就是这种变化决定书籍、杂志、报纸目前遭遇到了生存挑战。甚至,有的专家预测,这三种纸质媒介都将在不久的将来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在博物馆才能找到它们的存在。不过,笔者没有这样悲观,尽管在以后的竞争中会不断有报纸退出,但这个过程会相当漫长,纸质媒介还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活力。人们从阅读中获得的收获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知识与娱乐。目前,电视与网络抢去的主要是娱乐收获,而知识收获主要还得从纸质媒介获取。从阅读深浅而言,浅阅读满足的多是人们的娱乐需求,而深阅读满足的多是人们的知识需求。荀子有言:“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2]人类有追求知识、探究本源的天性,只要人们具有了阅读能力,一般都不会满足于娱乐,而会自然而然的进行探索性追求,思考社会人生、人文历史、自然万物。不论科技如何更新,社会如何发展,人类永远都是追求知识的,都会以自己有知识而自尊和自豪,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深阅读存在的根本条件,也是纸质媒介不容易被取代的根本原因。
书籍、杂志、报纸、网络、电视等从传播手段来分是两类:纸质与电子。电子媒介虽有阅读功能,但它更多的是娱乐优势;纸质媒介虽也能从中得到娱乐,但传播知识才是它的优势。报纸在纸质媒介里,其阅读虽是最为浅表的,最有娱乐性的,但相对电子媒介而言,其提供的知识更准确、更深刻。报纸在与电子媒介的竞争中,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的深阅读优势,只要在深阅读方面确立好自己的对策,报纸还有相当大的作为空间。
一、挖掘“深”度潜力。现在,电视与网络已经发展。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几乎占据了受众的所有生活空间。 但他们提供的主要是娱乐,或者说人们打开电视、电脑就是为了玩。但人们的生活不能只是玩,还得学习与工作,为了学习与工作,还得进行以获取知识、探讨问题为目的的阅读,这就为纸质媒介留下了空间。报纸在与电视、网络竞争时一定不要忘了自己的深阅读优势。深阅读也可以称为慢阅读,它以边读边想为特征,有时甚至边读边做笔记。报纸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做足“深”的文章:其一,瞻前顾后做深度报道。电视与网络都可以现场直播,在快方面报纸没有办法比,但是可以利用迟一天出报的时间差做深度报道,报新闻的前因后果。这样,看过了电视、网络报道的受众还会再来看报纸,以进一步了解新闻的真相。其二,以评论引导受众思考。一个新闻尤其是重大新闻之后,人们都会对新闻事件进行反思甚至争议。这时报纸上高水平的评论会成为受众思考新闻的引导者。这种由新闻事件引起,再由评论推拥的讨论往往成为报纸扩大影响的契机。现在,一个新闻事件从发生到传遍全球各个角落,可能只在一个瞬间里完成,而对一个新闻事件的反思却可能持续数日甚至数月,在这种反思过程中报纸的评论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各大报纸都非常重视评论,许多报纸除了在新闻栏目里配发编者按、记者手记、短评,还会专门设立时事评论专版,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树立权威形象。现有报纸或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机关报或者是机关报下属的市场报,权威性是他们历来的定位与追求,在与网络、电视的竞争中,一定不要丢了自己的权威性优势。电视与网络因了它们的娱乐本质,都难免走上媚俗的路子。而报纸如果走媚俗的路子就是拿自己的弱势与人家的优势较量,是自寻短路。报纸必须走权威的路,走相对严肃、严谨的路。报纸的权威性不仅仅体现在传播党和政府权威的声音,更在于它提供的是权威信息,严谨、准确是它的基本要求。电视出了错可能受众还没有反应过来,它就过去了;网络出了错,网管可以马上修改,而报纸一旦出错,白纸黑字,会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还是历史性,因为史志修纂都是要查阅当时的报纸的。
三、锁定深读读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人的阅读要求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需要还按年龄、性别、工作、社会地位存在群体现象。因为报纸相对它的竞争对手电视、网络而言,提供的是深度阅读,笔者以为其读者就应定位在党政干部、知识分子与中老年人。党政干部群体对宣传最为重视,而报纸上的宣传资料性最强,他们用报最多。知识分子是深度阅读的基本群体,也不用多说;而中老年人走过了人生的大部分经历,成熟了,远离了时尚、时髦,也对娱乐色彩的生活与新闻多了些淡定与冷静,他们更愿意阅读有深度的读物,在获取新闻时他们不会满足于电视与网络所提供的浅表性报道,还会找来报纸进行研读。现在许多报纸通过加张加页,想迎合所有读者,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的,定位部分与自己风格切合的读者群,做深做透,满足好他们的需求才是做强做好的正确思路。
四、取长补短图强。现在电视能做的事网络都可以做,给电脑接一个大的显示屏就可以比电视做得更好。报纸的取长补短主要是针对网络而言。香港凤凰卫视有个“七个老头现象”,指他们通过评论员及时做时事评论和新闻内幕分析。他们的记者在第一时间从外面将新闻事实报道回来,这赢得的是第一报道权,而“七个老头”却为他们赢得了新闻解释权。解释权本是报纸之长,这里被凤凰卫视借了去,补了电视浅表传播之短。报纸的取长补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电视与网络借“快”。报纸的出版周期起码是一天,报纸到读者手里已经成了“旧闻”。报纸可以通过自办网站进行弥补。报社的记者从外面采写的稿件(文字、照片、视频、音频等)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上网站,然后再慢慢琢磨、推敲来写报纸的稿子。二是从网络借“海量”。网络的海量信息为受众提供了最充分的信息选择权,报纸可以通过办文摘版的方式进行弥补。网络上有趣的音频、视频可以转到自己的网站上,有趣的文章、照片可以放到报纸的文摘版里,既增加了报纸的趣味性,也为那些对网络游览不完全的读者提供一份网络文摘报。
---------------------------------------------------------------------
参考文献:
[1]孙淑静。浅阅读的内涵及其弊端[J].文学教育,2007(4):15.
[2]荀子·解蔽[M].上海:中华书局,1983:30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