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例茨认为,新世纪对中国有二大挑战,居于首位的是城市化。推进城市化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农民从土地、农业上分离出来,逐步地转向非农产业,转向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社区,它保留了部分农村特征,又区别于传统城市社区。因此,如何应对新型社区科普建设工作,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科协工作来说是一项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1 城市化进程中新型社区的特点
此类社区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与农村社区、传统城市社区相比除了共性特点外,具有其独特点。
1.1人员身份多元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整体搬迁型还是拆分合并型的社区,由于前身大多是农村改造而来,社区居住人口的身份复杂,有本地常住人口,有从事体力劳动人员,有公司职员,有小作坊老板,有小商小贩,有公司创业者等等不一而足,比传统城市社区及传统农村都要多样化,是两者的交集之处。同时因为城市化进程,这些人员还会发生大量变迁。
1.2经济形态多元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型社区的经济结构与形态发生变化,居民的收入来源已不是依靠传统的农作物,但是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又有所不同,他们的收入呈现多元化。有部分自谋职业的,但大部分经济收入依赖于出租屋租金,以及政府或开发商征地补偿金,这样的经济形态导致了居民“寄生型”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动态,在精神上和经济上有着过强的依赖性[1]。
1.3风俗习惯多元化
居住在城市社区内的人,一般是依据业缘与趣缘等因素,把人们联结在一起,群体之间血缘与血亲关系很淡甚至没有。而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虽然在管理体制上、地理位置等方面与城市社区相同,但习俗却与传统城市社区有很大区别。
社会交往还是局限于原来的村落,社会生活圈子较小,生活环境是较稳定和封闭的,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往中仍局限于自己本来的血缘或血亲关系之内,居民之间的交往主要限止于以亲属关系、乡里乡亲等传统关系,而其婚丧嫁娶等重大事情的观念、习俗也与传统城市社区迥然相异[2]。
2 城市化进程中科普工作面临的问题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相应的新型社区也在增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科协科普工作的发展。但长期历史文化的影响,还有城市快速发展中带来的文化、观念冲突等给科普工作还是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科学文化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一直存有“经济优先发展”的思维模式,对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经济建设,致使农村科普建设十分缓慢。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政府主导地位缺失、农民文化主体意识淡薄、农村文化精英外流、科普基础设施简陋,直接导致农村科普建设困难重重,科普内容和形式皆亟待改进。
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物质生活得到保证的同时,转变身份的居民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生活方式的要求日益强烈,他们越来越渴望获得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生活。
2.2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我国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其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也呈现不平衡的特征,乡村地区的科普文化设施建设严重脱节。有些没有或者缺失科普活动中心及设施,使得这些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无地可种的农民在突然很有闲暇的时候却没有地方去、没有报刊书籍读、没有科普文化设施使用。部分人群在这个过程中较易发展出一些不良风气及习惯。
2.3 科普宣传教育缺失
科普宣传教育的缺失有几方面的原因,有主管部门对科普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科技意识不够强,缺乏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有刚转化成居民身份的居民还部分沿袭农村的陈规陋习,对伪科学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伪科学、迷信愚昧活动的蒙蔽和危害;有科技信息上传下达的渠道不畅,宣传科普、科技培训的手段还较为落后,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开展科普活动的比例不高等。
2.4 科普工作创新不足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区域经济社会形态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工作观念落后,在科普工作中仍然依照从前、一成不变,针对性不强,科学性不够,内容花样不多,没有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纯粹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缺乏创新意识,自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创新是进步的源泉,对于科普工作来说,要发展、要进步,同样要依靠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3 城市化进程中科普工作的举措
城市化进程对科普工作也是一个机遇,在这个推倒重建的过程中,可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进行渗透。依据新型社区的特点,在以往科普工作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加以创新。
3.1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科普是一项提高国民科技素养的长期的、基础性的公益事业,需要社会的关怀,需要众多人士积极参与。建设科普队伍是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建立科普长效机制,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3.1.1 科协牵头组
要以上级单位为指导,以乡镇基层政府为依托,以社区为单位,充分发挥科协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科普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财力、人力、物力的工作,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与指导方针,培养专职科协人员,统一协调,安排工作。
3.1.2 整合社会资源
科协与教育、卫生、环保、团委等系统密切合作,遴选出一批擅长于做科普报告的专家,建立科普活动工作机制,定期以不同主题进社区开展科普宣讲活动;与各学校、医院、培训等机构及各类协会紧密联系,利用这些机构的支撑,建立专业科普工作队伍,充实科普工作力量。
3.1.3 拓展科普队伍
征集热心人士作为科普志愿者,设立科普志愿者服务站,根据人员的不同专业,建立不同导向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如教育工作者志愿者、医生医疗志愿队、生活服务志愿队等定期为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同时,也要为这些科普志愿者定期开展包括区域情况、专业技能、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科普服务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3.2 完善科普设施,推进科普平台建设
科普基础设施是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物质支撑平台——为公众提供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有效平台。
公众通过利用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及科普平台,了解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观念,崇尚科学精神,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提升应用科学技术处理实际问题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普基础设施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和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
3.2.1 完善传统科普设施建设
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很多社区前身的科普设施就不是很完善,因此这段时期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完善科普设施的契机。传统的科普设施有科普活动室、科普宣传栏,配套科普图书、光碟、挂图、音响设备等。
这些基层科普设施形式多样、简单易懂、使用方便,是科普工作必要的配套设施,只用硬件设施与软性服务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
3.2.2 推动新型科普平台建设
在传媒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将媒体纳入科普平台建设范畴,加强电视电影、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体的科普平台建设,同时大力拓展新媒体(移动媒体、网络传媒)科普服务能力的开发,尤其是要发挥手机流媒体的移动科普功能。
由于网络没有地域限制,对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部分处于迁徙状态的群众来说尤为适合。同时加强社区网站的科普宣传和服务,扩充普通公众接受科普服务的渠道[4]。
3.2.3 支持科普文化阵地建设
依据地域特征以及人文资源,建设科学工业、医学、自然科学等科普馆,尤其是可以利用农村前身的特征建立农学科普馆。
建设科普示范基地,为农业、工业等做好示范教育作用。成立科普交流站,专家、学者等可以在站内寻找志同道合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碰撞出科技创新的思想火花。科普文化阵地建设对科普工作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辅助和支撑作用。
3.3 普及科技知识,创新科普活动形式
科普工作的目的就在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了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要求科普工作不能单一地灌输,要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公众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3.3.1 注重品牌性
建立常态化科普主题活动机制,培育科协的科普“品牌“活动。如实施低碳家庭、节能减碳、生态环境、健康卫生等主题科普活动,采用报告会、座谈会、文化活动等方式,运用影片放映、图片展、宣传资料等介质,让群众了解有关知识,推进生态、文明、低碳城区建设。
3.3.2 注重时效性
根据重大时事,专项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如在高温酷暑,则在学校、社区等处开展消防演练及培训;在暴雨、台风预告前期,开展救灾、防台宣传;在食品卫生方面,进行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知识普及等等。这样的科普活动,及时有效,时效及实用性都很强,必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3.3.3 注重创新性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科学普及不但要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还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如利用文艺汇演、科普知识比赛、现身说法、文体锻炼、生活服务、科普作品展览等各种形式,并使用宣传标语、传统媒体、移动视频等各种手段增加互动性、趣味性。
3.4 立足基层实际,开展工作技能培训
开展科普工作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就是要讲究实际、实用和实效。符合实际就是要符合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 符合特定群众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实际,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科普工作[5]。
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社区居民来说,除了出租房屋所得的经济收入外,迫切需要提高职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培训教育工作将成为科普事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以先进适用技术为切入点,以现场培训、远程教育结合的方式,根据实际需求,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后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将是科普培训工作的主要方向。
总之,做好城市化进程中新型社区的科普工作,是一项虽然复杂但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歆.浙江“撤村建居"后新型社区文明的创建[J].浙江学刊,2008(6).
[2]金莉.城市新型社区管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中国科协. 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 2010- 2015)[Z].
[4]李朝晖,任福君.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科普研究,2011(4).
[5]韦树英.新时期科普要有新思路[J].科协论坛,2003(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