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元素构合下的大型电视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6 02:55:51 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63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作者简介 毛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4
  “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四年。在这段时间内,国内电视媒体围绕地震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相关主题,分别持续推出了大型电视新闻直播节目。而作为身处灾区的省级电视媒体一一四川电视台,也以卫视频道与资讯频道并机直播形式,以2009年《坚强奋进走向未来》、2010年《中国力量》、2011年《从悲壮走向豪迈》、2012年《生命至上防灾救灾》为主题,进行了四次大型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上述直播节目在报道理念、技术运用、新旧媒介观念和技术的融合上,均呈现出明晰的创新脉络,本文研究的目的即是对此脉络的发现与总结。
  一、“主场”优势下的内容持续与延展
  作为身处灾区媒体的四川电视台,地域接近性既天然决定了其不仅是新闻报道者,更是灾难亲历者,这种双重属性是与其他媒体的最大迥异之处,同时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而在实际报道过程中,这种地域上的接近,被有效延展为报道对象的易接近性、关注时间的可持续性、历史背景理解的积累性。正是这种“主场”优势,支撑起了上述节目的重要创新元素,成为节目成功的关键点。
  (一)焦点人物:“一点多访”的整合报道
  人物报道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构件,对被关注的焦点人物的成功报道,既可以使形式上更为流畅与鲜活,也能在内容上实现与受众间更为良好的互动,进而获得理想的收视效果。四川电视台在汶川地震直播的系列报道中,自觉利用自身与报道事件及地域的接近性,充分调动电视媒介的报道手段,通过对焦点人物一点多访等方式,以人物的感受与表达,凝聚及展示了预置的主题价值。
  在四次大型直播节目中,均以SNG直播组分赴各重灾区作现场报道为开篇,在新闻策划、资源投入与现场表现的广度与力度上,尽占地利之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焦点”对象一点多访的报道方式的运用,呈现人物的经历轨迹与生活细节,满足观众对于焦点人物的关切需求。例如,对震后受到广泛关注的女孩宋欣懿的情况,根据不同年度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四个不同角度给以了跟踪报道:2009年《父母用生命庇护的宝贝一一欣懿》、2010年《人间大爱的结晶——欣懿》、2011年欣懿作客直播间、2012年以人物插片形式给予呈现。报道将同一新闻人物置于延续性的时间维度下给予关注,人物成长的经历细节与观众的心理认知,通过报道而获得维系与交融,人物信息与媒体表达的人文情感均在报道过程中得以良好呈现。
  另外,节目在对人事现状的直播间隙中大量运用插片,将实况情态置于丰富背景资料中,突出人物不同时段的经历变化,强化信息纵深感。记者多次探访欣懿、郎铮、宁浩以及灾区学生等焦点人物和群体,以人物特写或纪实短片等形式融入节目中,报道注重生活细节与人物变化,将情感凝结于厚重素材里,有力叩击受众心灵共通点,以升华情感实现新闻内在张力的扩充。
  (二)家园重建:对比报道下的成果展示
  重建家园,既是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任务,更是修复灾区民众心态,恢复灾区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内容。四川电视台在直播报道中,将震后与震时、重建四年间的变化相互作比,以鲜明的对比报道方式,展示重建阶段性成果,突出新闻主体在重建不同阶段的显著差异,强化画面可视度与信息层次感,有力凸显重建意义并树立重建信心,寓情于物,走出了宣传报道叙事空泛单一的窠臼。
  以2009与2011年直播节目的开篇报道为例,前者在北川擂鼓镇广场等震前既有地点进行,后者所选白鹿风情小镇等地则完全依托重建而起,背景间看似自然,实则寓意明确的并列方式,使得灾区四年巨变的事实展露无遗。而在对重建成果宏观总括时,辅以大量焦点工程报道为佐证,对比介绍典型个案的建设进度,充分彰显重建成果。如2009年《小鱼洞踩桥》、2010年《擂鼓中学援建食堂交付使用》、2011年《青川地震博物馆开馆》、2012年《猕猴桃林下的村寨一一美丽三江》等新闻中,以原汁原味的现场实况播报,烘托热烈喜庆的报道基调,以灾区民生活力映照重建意义,并在新闻中适时嵌入插片,将震时器物损毁同如今新颜焕发作对比,在寓于冲突性画面的展示中,强化了内容的价值指向。
  此外,以独家新闻素材的积累结合特写手法的运用,对重建历程加以细致勾勒,也是震后重建报道中的重要方式。如2009年与201 1年关于都江堰二王庙与唐家山堰塞湖的多条新闻中。报道内容围绕同一主体,从重建发端与期间经过分别给予侧重,使观众不仅能够看到建设性成果,也能观察到重建过程中的诸多的细节,从而以更为微观的角度完成对观众观察与思考的引导。
  (三)心灵抚慰:媒介个人化叙事中的情感与见证
  震后人们亟待的不仅是对家园的重建,更多且更为持久的需要是人心凝聚与生活信念的重振。在四次直播节目中,四川电视台展示出“主场”媒体的极大自信,以及大灾见证者与经历者的身份标识一一无论是坚持不懈的新闻人事追踪,抑或温润的新闻情感诉求,报道各个环节表现出的无一不是饱满的媒介人文情怀,真正扮演“温柔的抚摸者”的媒介角色。
  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嘉宾、记者,以及新闻人物在话语方式的展现上往往都以个人化叙事为主,采访者与被访者间不仅仅是简单的你问我答,更多的是自由融洽的交谈。笔者认为,相同震时遭遇和震后的持续性报道接触,使媒体与新闻人物间建立起了自然的情感联络,更使镜头前情态自然的表达得以实现。2009年《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中,记者再访雷晓凤,镜头中的接触场景就像旧友重见.震时脆弱悲伤的女孩儿俨然重拾开朗之态,而报道根本无须过多着墨于人物心灵恢复状况,观众从常态性生活画面中足以得到丰富的信息,有效凸显了新闻真实性与感染力。
另外,演播室访谈在直播时段中也占取着很大比重,然而观众很难看到主持人对嘉宾进行一般意义上的采访,更多的是相互交流,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嘉宾,媒介都给予充分自由的发挥空间。例如,以学者嘉宾、震时见证者、重建参与者多重身份四次作客直播间的于丹,基于个人化的体验去解读每条新闻,期间主持人同样通过自有感悟加以附和,不留痕迹地助推节目进程,浓厚的人情味在节目人物个性化的叙事风格中浸润、彰显,也使得节目的主题伸发自然而流畅。
  二、硬件优化组合建构下的全景式报道
  地震破坏力巨大,而灾区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并在长时期内伴有各类次生灾害发生,严峻的客观条件是对重建工作的巨大考验,也为媒体重建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四川电视台的三次直播节目中,通过SNGSE星直播车、飞机航拍运用、模拟三维图画等方式的有机组合,在技术优化组合的支撑下,实现了多种报道方式的有效整合,对家园重建等方面成果做出了全景式呈现,充分体现出了电视技术在视觉表达上的综合优势。
  (一)SNG报道常态化:即时呈现事件全貌
  地震周年,纪念活动众多、焦点人事纷呈,鲜活的场景展示、多变的事件追踪、即刻的内容传递,都是对电视媒体信息同步传输能力的考验,同时也促使其加强对传播时效性、画面生动性等优势的发挥。而四川台在这一主题报道中高频次、常态化运用SNG直播报道,无疑是满足上述报道着眼点的有效方式。
  一方面SNG多点联动,以新闻报道的横向概览构建事件主体轮廓。四次周年纪念日当天,均在各个极重灾区部署SNG小组,以撒网式的报道覆盖实现信息的有闻必录,而演播室把控以及画面转切,则实现了分点新闻的勾连与汇总,使观众不仅看到灾区各具特色的现场报道,还能从镜头的相互转接中跟进整个报道节奏,对相关信息进行宏观把握。另一方面结合插片梳理事件背景,以对新闻人事的纵向关照拓展信息深度。报道者在节目中巧妙变通,将SNG播报作为新闻由头,即通过极富表现力的SNG现场直播,先将异彩纷呈信息抛出,提升受众观瞻欲望,随后适时切入插片,把表现力相对不足的背景信息与现场画面自然连结,大大提升新闻信息含量,弥补了SNG直播缺陷,拓充了报道深度。
  例如2009年的《唐山人青川情》,先以SNG直播即时传递灾区人民与志愿者喜极而泣的重逢场景,随后跟进插片,详细介绍人事背景信息,提升受众心理情感共鸣;2011年《杨家大院正式挂牌》SNG直播中,利用事件进程高潮前后空挡,插入《杨家大院名字的来历》、《三江藏寨重开“旅游之花”》两条新闻背景报道,借助现场事件吸引力,以更为宏观的报道视野宣导灾区产业振兴,实现硬性信息的“软着陆”。
  (二)运用飞机航拍:展现画面宏观力量
  新闻报道中的航拍优势可以突破原有时空的局限,全景、宏观地展现需拍摄的主体。随着重建工作不断推进,重建结果日趋显露,城镇崛起、山河恢复等宏大场景需要被直观展示,航拍成为最好的表现手法。
  首先,切实发挥航拍画面优势,强化电视画面的视觉体验。如高空中的镜头,将新北川城的整体布局以及楼宇位置关系都展现得淋漓至尽,在摄像机的带领下,观众透过荧屏与新北川比肩,全景画面中其规模、形态与气势震撼人心。不仅是北川,彭州白鹿法式小镇、映秀水磨羌镇、都江堰古建筑群、唐家山堰塞湖等等因重建而恢复和新生的人文自然景观,通过航拍画面呈现出震后复兴的强大视觉冲击力,直观展示出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功,满足宣传报道任务需要同时,从新闻视觉观感上提升了报道质量。
  此外,巧用硬件技术特性,合理提升新闻策划新颖度。例如2011年《萝卜寨的承诺》中,通过空中航拍与地面SNG小组紧密衔接,航拍与地面报道单位结合,立体化地向观众呈现了报道内容。航拍提供视野辽阔的村落全景,地面SNG深人新闻事件报道现场细节,分别对萝卜寨从“天地之间”给予全方位呈现,在报道尾声,航拍记者甚至乘坐飞机降落于村庄,将“承诺之物”交与村民,在报道内容与观众收视心态的“高潮”中,有效强化了内容报道的效果。
  (三)动画与卫星图像结合:灾情回顾与信息补足
  震后四年,重建工程陆续完成,观众对早先报道中较少涉及的信息需求相对增强,例如灾区禁地探访、灾难成因分析、重建技术介绍、防灾意识学习等等。然而诸如此类的报道大多为抽象性内容,媒介常规报道呈现力有限,禁区探访等需求因硬性法规无法逾越更不能实现,但依托电脑制作与卫星信号,运用三维动画模拟与卫星图像定位则可以完全不受客观因素制约,由此,报道者在上述节目中将两者有机组合,合理运用于灾难场景再现、科普性知识介绍、抽象性内容补足等方面,提升了节目质量。
  如2011周年报道中,《晓坝镇上看变化》、《地震遗址公园讲述东河口的故事》等多条信息均融入三维动画和卫星图片的具体展示,通过三维动画再现震时画面,以卫星图片呈现重建现状,在报道中强化新闻主体在时间中的变迁戏剧性,彰显重建伟力。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三维动画对于灾难成因与过程的科普性展示,精致详实的电脑动画重现了北川泥石流、唐家山堰塞湖险等等震时危情,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清晰分析其成因,使观众对各类灾情有了更为理性和直观的认识。
  另外,2009震后周年,诸如北川老县城等地因为安全管制而成为灾区禁地,民众无法进入其间进行近距离切身感受,尤其对于北川人来说,家在眼前却不能得以相见的伤怀之情常在电视采访中表露出来,而节目通过卫星精准定位结合三维图像,对县城禁行区域中大小地标进行模拟并呈现,弥补了相关信息的缺失,大大扩展了整体节目报道范围与信息含量。
  三、多种传播创新元素组合下的议程同构
  地震周年大型直播报道,决定其成功的绝不单单是“主场”优势的发挥与硬件技术的投入,还有共同构成节目整体的其他多种因素,而四川台在直播报道中,围绕重建主题议程,将新旧新闻传播元素合理组接与有机嵌连,实现了报道议程的多元素有效同构。
(一)电视媒体既有元素的创新性组合
  电视新闻报道中,通过对新闻素材、硬件设施、人力资源、理念倾向等等不同媒介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组合,往往会在具体报道中产生“1+1>2”的传播效果,由此,利用媒介既有传播元素进行创新性组合,以期在内容表达层面推陈出新,无疑是电视媒介不断发展中的应有之义。
  例如,以SNG小组与飞机航拍相结合,对新闻进行立体式报道,不但有高空全景式图景呈现,地面具体人事报道的情态细节也得以把握,同时,在新闻策划基础上,利用飞机运载媒介人员及时到达最新活动现场,新闻时效性得以保障,并强化了媒介在新闻事件里的参与度,以媒介介入事件所具有的现场戏剧性场景展示,提升报道可视性。同样,演播室现场作为直播报道不可或缺的一环,相关新闻元素的创新性组合也能促使节目出彩。拿2011年特别节目来说,演播室里分别设置主副两位主持人,以“双主持人”形式把控直播间的节目进程。虽然其负责报道板块不同,也有轻重主次之分,但两者在信息主题上,总是处于相互照应、协调互补之中,为演播室缺乏新鲜感与表现力的画面平添亮色,有效助力节目的整体打造。此外,节目在演播室里加设“宫灯对联”的互动场景布置,以川西民居模型为实体布局、权威学者对联出题、网友积极参与构成,依托硬件设置,融入互动参与性,增进节目质量。而节目名称标识的美化、出镜记者服装的统一等其他媒介元素的不断完善与细化,也从侧面有效服务于重建主题,对报道议题的总体构建发挥了附和性作用。
  (二)新媒体元素的有机介入与创新表达
  纵观上述直播节目,均在电视频道并机直播同时,与“神韵在线”、“搜狐”、“优酷”、等网媒也进行了网络同步直播合作,而在节目进程中,微薄语录、网络留言、手机短信等具体新媒介话语,不断通过电视屏幕中的滚动字幕、演播室内主持人念读等方式呈现出来,提升了媒介与观众的交互程度,在客观上也展示出更为丰富的节目现场感,同时,新媒体用户的心声表达经过媒介把关与梳理,与节目主题与媒介自身情怀相契合,进一步强化节目内涵。另外,电视节目中新媒介话语方式的介入形态本身,通过自有的传播双向互动性,潜滋暗长地消解了观众心中对于电视报道“我说你听”、“我授你受”的传统观念认知,极大满足于灾后重建报道对情怀凝结与人心疏通的需要,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特殊事件报道中电视媒介自身的形象。由此,节目报道依托与新媒体的有机嵌连,搭建起人性化的互动交流平台,其媒介话语角色俨然从线性传播向双向甚至多向互动,开始了更为明显的转变,清晰表露出四川电视在在直播报道实务中不断开拓创新的媒介姿态与理念。
  四川电视台在汶川地震系列报道中所表现出的创新意识及实践,既是作为地方电视媒体在重大灾害及救灾、重建主题报道中的积极探索,更是中国电视新闻报道不断改革与实践的必然结果。希望能在更多具有这样因果关系的发展中,以及研究者对其经验的不断总结中,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能够更为迅捷,受众影响力更为广大。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