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路径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12 17:37:52 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49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2019年“新文科”建设启动.作为一种人文社科,具有新闻传播学学理机制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深化新文科建设与新闻传播实践的背景下,从横向维度观之,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专业技艺、艺术水准、文化品格应成为关注的焦点,故而简要从理念、路径、拓展纵向维度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新文科;技术;艺术;思想

  众所周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新媒体发轫到融媒体发展,再到智媒体的蓬勃兴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了更为全面的含义。新文科的提出打破了学科知识的壁垒,冲破知识文化的窄纵划分,消散了固有认知的边界,以一种全新开阔的视阈厘清事、理、情、趣的多重认知。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应置身于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构建范畴之中,在实践中,不可忽视其人才培养的规律。本文认为应以专业技术、艺术水准、文化品格为原则底线,理念、路径、拓展为发展思路,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策略。

  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的理念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谓“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讲的是内心澄明才会有所思考,精神居在胸中,意志力的统辖不可忽视,可见态度感情的酝酿对于行文章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新文科视阈下,播音主持专业作为一个“出口信息”的专业,内在情思文法的构思显得格外重要,要想达到刘勰所说的“理得而事明,心敏而辞当”,就需要有完备齐全的专业技艺理论、情感生发的艺术性灵、析理辨美的人文情思,才能更好地完成学科知识的交融、艺术创作的通达。重构专业认知。浙江传媒学院教授金重建认为:“播音主持内涵的丰富性,创作过程的复杂性,使得中国播音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具有独特性。”这种丰富性与复杂性警示着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要突出专业意识,拥有系统成熟的创作思路,并且这种创作思路是开放融合的。张颂先生曾系统论述播音主持专业是建立在哲学、美学,新闻与传播学,语言及语言应用学,文学艺术这四门学科的基础上。当前,播音主持专业需要继续拓展外延,以人文社科为经,以自然科学为纬,把握时代的命题,掌握电子商务、法学知识、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在5G成熟、6G酝酿的阶段,了解电商直播、网络营销的规律,熟知法学规范与互联网技术,才能更好地依托文化、面向市场。焕发艺术灵感。文科作为一门思想学科,性灵的陶冶、情感的酝酿一直以来都居于核心位置,播音主持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性工作,人才培养需要注重“情真意美”的价值取向。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时,不知不觉中有着灵感思维的迸发。在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规格上,要多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美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帮学生理解形式与内容,通晓人情人性,是非判断有着明确的价值尺度,把诗意的精神带入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实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性灵迸发,不知不觉中实现神与物游、物我一致。展现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音声性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显著特征,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对人情人性的通晓,对是非价值的判断。声音凝聚力量,语言传递温度,从物理空间的声音传导到心理空间的传递要展现不同的情感态度与人文关怀,例如在。2020年8月,央视微信自媒体《主播说联播》发布了主持人海霞对农民工李小刚朗诵的《再别康桥》的评论,话语之中充满了肯定与赞赏,态度十分热情,海霞还表示想邀请李小刚一起交流切磋专业。这体现了主持人对平凡普通百姓的关注,其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让人倍感温暖、如沐春风。

  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的路径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器而后识器。”诚然,任何学科的学习要先下笨功夫,才会有质的提升,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路径同样适用,先要下足笨功夫、苦功夫,才会有艺术通感。因此,技术层面的打磨、艺术人才培养内涵的深化、多层次文化的溯源探究就成为路径提升的有效方法。夯实专业基本功要求。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有特殊的要求,从早期的“声美、上相、内涵深”到如今的“能写、会编、有创新”,这都是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传播力方面作出的要求,所谓传播力指的是先天条件所具备的传播的潜能与后天习得的媒介素养能力。现如今,关于传播力的要求还得加上多才多艺会学习。多才多艺需要培养广泛的兴趣,涉猎不同的文艺技能,做到“一专多能”;会学习,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对于关联性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专业性知识能把握核心要义、机制原理,在实操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入到语言表达层面。对于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训练需要有这样的认知:书面文字语的严密逻辑训练要把握情感思维训练的精神引领,即兴口头语的情感思维训练需要把握自然科学的逻辑辩证、客观冷静的行事作风,二者美美与共,最终呈现出温度与气度并存的中国播音风格。拓宽专业培养眼界。中国语境下的新文科建设具有其兼容性和特殊性。兼容性体现在,面对国际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人文学科危机”,眼下跨界人才居多,压缩了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就业机会,这使人们不得不拓展专业培养的眼界。在人才的输出终端上,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应转变向传统媒体就业倾斜的思路,面向市场,拓宽就业边界,强化基底素养。特别是在融媒体背景下,5G传媒生态成熟,传媒教学场景需要重构认知。首先,要有互联网产品经理人思维,把教学平台从课堂展示变为线上展示,培养学生采编播一体化的综合能力,锻炼学生从学会经营作品到经营节目的思想转变,比如可以把学生实践作业用大屏与小屏结合的方法发布在抖音、微博、喜马拉雅、蜻蜓FM上,通过经营作品形成一种节目版块思维意识的构建。其次,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化,学生可分为复合知识技能型人才、复合媒体经营型人才、复合通识采编型人才……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把握“一专多能”的培养思路,以宽口径窄出口的方式培养学生,开辟学生专业定制化培养路径,面对不同的学生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定量教学、定制培养、定标考核、定期检验、定性分析、定向走岗的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为业界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能力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打造复合型精品专业人才,让艺术人才也能抢占其他就业岗位。嫁接多层次文化生成基因。新文科背景下,播音主持艺术人才,技术层面要有较强的媒体实战能力,“采编播评”缺一不可,人才的培养要有较强的场景适应性:从内容上看,需要运用不同的话语样式;从形式上看,需要调整不同的话语心态;从时空层面上看,需要面对多样化受众层次。主持人汪涵对主持人的概念论述独到:主持人的“主”指思想,“持”指技巧,“人”指情感。可见,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重在思想能力,对知识文化素养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不同的文化素养、经验水平会影响着技巧的使用,方法论的把握,最终形成不同的播音主持创作风格,在实践活动中体现着播音员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例如,董卿的优雅大气、汪涵的幽默机智、撒贝宁的睿智稳重……这些不同风格的主持人皆有风度,皆成性格,他们都是不同的学科背景却造就的有声语言传播的典范。

  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的拓展

  眼下播音主持艺术教学的重心仍在语音发声、稿件创作,即兴口语表达、职业素养教育却稍显不足,教学上效果上大多只能达到基础性目标,拔高性、竞争性目标稍显不足,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升自我,使之具有个性化。播音员主持人培养出口应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精品专业人才,其风格差异化是提升的关键。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播音学》主编张颂曾在《播音语言通论》一书中论述:“风格的占有者,必须是独创者,不接受现成公式,不追赶时髦,却钟爱独特体验,独特感受、独特表达样态。”那么,新文科背景下对于风格独创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提升策略应如何?产学研三结合。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出口消耗专业,扩大内需、稳定外需是播音主持工作行之有效的发展途径,所谓扩大内需,就是要不断汲取的多学科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养分,做到多知全面;稳定外需,就是要行成稳定的播音风格,训练出行之有效播音风格状态,在进行语言表达的传播活动时,要做到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相统一;在进行专业学习培训时,要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在进行业务研讨时,时代精神与历史使命相统一,这样才能把握专业发展的脉搏,守正创新,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著名主持人康辉在2020年11月3日晚,一人用了22分38秒的超长口播精彩的完成了一万八千余字的播出任务,其文学博士背景、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强大的播出平台造就了他的职业高光。一专多能的职业发展理念,在产学研的培养思路上焕发出强大的生机。跨学科思维构建专业。新文科的核心内涵在于打破学科之间专业壁垒,用开放的视角看待文科教育。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可以采用“播音主持+”的方式建设学科,播音主持+新闻传播,用新闻传播规律探讨播音主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以一种主持传播的视角重新审视学科建设;播音主持+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的研究精神结合播音主持的表达方式,用全新的视角培养出专家学者型主持人……打破学科边界,拓宽眼界视野,使得知识体系得以贯通,催生出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独特个性。播音主持从业者中,历来就有很多跨专业的人才,撒贝宁是法学专业背景、何炅是阿拉伯语专业背景、朱迅是日语专业……他们的主持风格具有独特个性,深受观众的喜爱,这都给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多启发。事实证明,跨学科、跨背景、跨思维的素养教育要与专业教育并行推进。深化人格化传播。自古以来,大学教育就以三纲八目为核心,三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今,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同样需要以此为基础,并不断深化人格化传播。培养学生在表达有声语言信息场的时候,能够从节目播出背景、时代发展背景、内容价值背景出发,真正做到张颂所说的“一吐为快”的播讲愿望,对事物有基于真理的价值辨析、情感取向的态度倾向。主持人的人格在一次次的传播实践中便自发生成,使得受众对节目与播音员主持人产生同等的价值印象,主持人人格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节目风格的呈现。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1+1》是由白岩松主持,他面对新闻事件敢于发声,揭露事实真相,态度鲜明地进行时评,让观众对《新闻1+1》节目产生了较强的信服感,深化了该节目的人格化传播。结语眼下,注意力经济发展大行其道,多平台传播成为常态,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应成为紧迫任务,这是时代发展机遇。新文科背景呼吁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法,静水流深,真水无香。播音主持艺术人才培养应渗透古典意境的内涵,追求意到、声美的文化内涵,在技术层面熟练把握,抓住人文契机的内涵,向美而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柴华.中国文化典籍精华文心雕龙[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金重建.播音主持艺术导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3]张俊宗.新文科:四个维度的解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05):13-17.

  [4]彭雨晴,刘玉萍.泛媒体化时代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变革路径[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18,(00):167-172.

  [5]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作者:曾旺 陈祥谦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