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汤在金匮中主治什么病(金匮要略奔豚气病原文)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06 23:27:10 归属于药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18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作者:于莉英,王旭东,虞舜,石历闻

【摘要】 “奔豚”病名因“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如豚之奔”的症状而得,《难经》、《金匮要略》两书所载“奔豚”,症状相同,病机各异,方药随之变化。笔者认为,对于“奔豚”临床当辨“症”而非辨“病”,即从症状入手,见“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就可辨明病机,择方治之,不必拘泥病名。

【关键词】 奔豚; 难经; 金匮要略; 比较

“奔豚”为古病名,又名贲豚、奔豚气。首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提示病发于肾。《难经·五十六难》明确提出“肾之积名曰奔豚”,说明症状和发病为:“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奔豚以夏丙丁日得之。”《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关于“奔豚气”有四条经文:“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从原文看,“奔豚”病名是根据症状表现而得: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如豚之奔,故名“奔豚”。《伤寒论条辨》中就说到:“奔豚,证发作之状也。”而《难经集注·脏腑积聚第九》杨玄操认为《难经》与《金匮要略》的“奔豚”是两个不同的疾病,“此病状似豚而上冲心,又有奔豚之气,非此积病也,名同而疾异焉。”但笔者认为,两书所载“奔豚”,只是发病机理各异,治法方药随之不同,临床当辨“症”而非辨“病”,即从症状入手,见“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就可辨明病机,选择“奔豚”方药治之,不必拘泥病名。

  《难经》之“奔豚”病机为肾气虚寒,虚气反逆,病位在肾,为肾之积,因脾病传肾留积而成,予东垣奔豚丸治疗。《内经博议·缪仲醇阴阳脏腑虚实论治》:“奔豚属肾虚,脾家湿邪下传客肾所致,宜补气健脾,辛温散结,参用东垣奔豚丸治之。”《灵素节注类编·诊脉辨脏腑病证》:“微急者,寒邪入经。沉者,深也,肾经为至深之处,故足冷而厥。其邪气从少腹上冲心者,名为奔豚,肾之积也。其足强不能收缩,不得前后者,二便不通。皆下焦阳虚,阴邪郁闭故也。”《医经原旨·脉色上第四》:“若微急而为沉厥,足不收者,寒邪在经也。为奔豚者,寒邪在脏也。不得前后者,寒邪在阴也。按肾之积曰奔豚,当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突然。”《灵枢识·邪气脏腑病形篇第四》:“志云:虚气反逆,故为奔豚。阴寒在下,故足不收,肾开窍于二阴,气虚不化,故不得前后也。按:五十六难曰: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其意本此。”

  《金匮要略》提出奔豚“从惊发得之”,惊则伤心,恐则伤肾,心肾不足,下焦寒气上逆,就可发生奔豚;如因惊恐或情志不遂,肝气循冲脉上逆,同样可以发生奔豚。与肝、肾有关,治疗予奔豚汤。正如《难经正义·五十六难》所说:“《金匮要略》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此言肝胆因惊骇为病,木者,水之子也,子病发惊,母亦随而上奔也。……又师曰:奔豚病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此因惊则伤心,恐则伤肾,心肾水火之气虚,而不能互相交感,则肾之虚邪,反乘心之虚而上奔矣。故总其治曰: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金匮要略》之“桂枝加桂汤证”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均属误治后发作奔豚,《难经本义》:“此两节论外感误治之证,与积久而成者有间。”《伤寒证治准绳·奔豚》:“奔豚有二,皆坏病也。一由误汗所致,一由误加烧针所致。”

  两证病机有所不同,其区别主要在有无水饮,与心、肾相关。桂枝加桂汤证是汗后阳虚受寒,肾阴寒之气上凌心阳;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是汗后阳虚,水饮内动。桂枝加桂汤证是奔豚已发,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是欲作奔豚,前者重于后者。《伤寒论注·桂枝汤证下》:“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心下悸欲按者,心气虚;脐下悸者,肾水乘火而上克。豚为水畜,奔则昂首疾驰,酷肖水势上干之象。然水势尚在下焦,欲作奔豚,尚未发也,当先其时而治之。……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寒气不能外散,发为赤核,是奔豚之兆也。从小腹冲心,是奔豚之气象也。此阳气不舒,阴气反胜,必灸其核,以散寒邪,服桂枝以补心气。更加桂者,不特益火之阳,且以制木邪而逐水气耳。前条发汗后,脐下悸,是水邪欲乘虚而犯心,故君茯苓以正治之,则奔豚自不发。此表寒未解而小腹气冲,是木邪挟水气以凌心,故于桂枝汤倍加桂以平肝气,而奔豚自除。前在里而未发,此在表而已发,故治有不同。 ”

  综上所述,《难经》“奔豚”与《金匮要略》“奔豚”症状相同,病机不同,治法各异,临床要以“辨症”为原则,根据病机,选择方药,方能获效。正如《难经正义·五十六难》所云:“然同因惊得,而有肝胆、心、肾之异,况外感、积聚之不同,是受病之因,传遍之理,不可不察。岂独奔豚一病为然。”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药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