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肱骨下端较为扁薄,后有鹰嘴窝,前有冠状窝,两窝之间仅为一层极薄的骨片,两髁稍前屈,所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此骨折因靠近关节,复位后石膏夹板固定不稳定,而出现肘关节畸形,僵硬,功能活动障碍等并发症。虽然切复内固定手术治疗能取得相对满意的影像学效果,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并且容易出现各种不可避免的手术并发症,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6年~2011年,运用手法复位外敷当地少数民族习用草药夹板固定肱骨髁上骨折4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7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0例,女17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9岁;病程最长9d,最短1d,平均5d。致伤原因均为跌伤,所有病例为闭合性骨折,无血管性神经损伤。骨折类型伸直型43例,屈曲型4例。
1.2诊断标准本组47例均经腾冲县人民医院X线诊断。
2治疗方法
2.1自制外敷药物滑藤根粉5~10g,糯米团根粉5~10g,水枇杷叶粉20~25g,铁箍散根皮粉20~25g,铁箍散叶粉20~25g,蜂蜜20~25g,以上诸药放入容器中,加开水调匀成膏摊于两层纱布间,外敷上臂(上至腋下,下至鹰嘴)[1]。
2.2手法复位及夹板固定患者坐位或仰卧位,一助手握住患肢上臂,另一助手左手握住患肢腕关节上,掌心向背侧,右手握住肘横纹下,掌心向前侧,患者肘关节成120°角,两助手顺势拔伸牵引,缓缓用力,待骨折端牵引开后,伸直型术者站前侧,屈曲型术者站后侧,双手置于骨折远近端,根据骨折侧方移位的情况对挤正侧方移位,牵前臂的助手配合旋前(或旋后)前臂来纠正远折端的旋前(或旋后)移位,术者两拇指置于骨折近端,余四指重叠环抱骨折远端,同肘用力拉按骨折端,手下感觉骨折对位后,术者双手握住骨折端,两助手缓缓放松牵引,令牵前臂助手轻轻抖动前臂数次,紧接着屈伸肘关节数次,使骨折端紧密接触,相互嵌插。检查患肢血循,感觉无异常后,将事先准备好的自制骨伤药膏外敷,根据骨折移位的方向用纱布制成压垫,置于骨折移位方向形成反移位方向的一个持久压力纠正移位,然后分别用前、后、内、外四块夹板固定上臂,四块夹板上达腋下,其中内、外、后3块夹板下超肘关节,前夹板到肘横纹固定。经X光照片确认骨折端对位良好后,用前臂吊带屈肘110°~90°间置于胸前,5~6日换药调整夹板一次。第1次换药调整夹板前再行X光片复查,如有再移位情况,需再次复位固定,其间患者做握拳,屈伸腕关节活动,4~5周后解除固定,行肘关节主动或被动屈伸功能锻炼。
3疗效标准
按骨折临床治疗标准[2],看肘关节外观,活动度,疼痛及X光线进行评定,可分为优、良、差3级。优:X光线对位良好,肘关节屈伸无受限,肘内翻5度以内。肘关节无疼痛及畸形;良:X光线对位良好,肘关节屈伸受限10°~15°,肘内翻10°以内,肘关节无疼痛畸形;差:X光线对位差,肘关节屈伸受限15°~30°,肘内翻10°以上,活动关节疼痛,外观畸形。
4治疗结果
47例患者,其中45例经一次复位成功,2例再次复位成功,骨折愈合时间为4~6周,其中优25例,良21例,差1例,优良率为97%。(差例患者为13岁,经X光线对位良好,外观无畸形,仅肘关节屈伸受限20°左右,其原因是解除固定后,一直用前臂吊带托住前臂一月多,未行屈伸关节锻炼)。
5讨论
由于肱骨髁上骨折近关节,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无移位的骨折只需屈肘110度,用石膏固定2~3周可治愈,有移位骨折,具有难以复位且复位后固定不稳定而出现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笔者在多年治疗此病过程中不断修正治疗方法,吸取当地少数民族及民间医生之长,近几年来用手法复位,外敷草药,夹板固定随访了47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自制外敷药物:滑藤根粉、糯米团根粉、水枇杷叶粉、铁箍散根皮粉、铁箍散叶粉均为当地少数民族,尤其是傣族、傈僳族等民族民间医生常用于治疗外伤、跌打损伤的外用药物,效果较好,笔者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不断向他们学习,并融合学习《中国民族医药外治大全》的体会,自拟了外敷药物方。外敷药物除有消肿止痛,接骨续筋功效,还能协助夹板维持对骨折端的固定,均匀夹板的压力,保护夹板对皮肤的损伤。外敷药物与夹板合用,对骨折复位固定起到更加稳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祥祖.中国民族医药外治大全[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94:631.
[2]李稔生,陆裕朴.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1982,(5):246~276.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