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发展历程,丰富的康复方法,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宏大的发展前景,中国的康复医学发展日趋成熟与完善。但我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庞大的慢性病患者和2亿老年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巨大的康复服务需求。WHO世界残疾报告提出残疾(disability)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每一个人一生中或迟或早,或长或短都要经历这种生存状态。目前我国康复医疗服务提供不足,个性化、多元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发展康复医学仍然任重而道远。
1.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概念的探讨
以中医为代表的东方康复医学常常被称为传统康复医学。在固有的观念中,传统往往会被认为是过去的和落后的,而现代则代表新型和先进。但是笔者认为,凡是现在有效和普遍使用的方法都是现代的。以中医为代表、在东方发展的康复医学理念和技术(运动、意念、手法、针灸等)与西方发展的医学体系一起,构成了现代康复医学。
中医学的核心理念先于现代医学,并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所采纳的核心思想。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辨证施治、固本培元等思想已被现代医学界所肯定,特别是“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理念,与康复三级预防的思想异曲同工。以中医学为核心的东方康复医学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辨证统一体,人体自身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形神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强调基本康复应当考虑人体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综合因素,强调全面康复;在治疗上重视调动机体的自疗能力,使之自然恢复健康。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的思想,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措施,治未病及“养”“治”结合的理念,是中国康复医学的特色,也是优势。中医适宜技术补充、完善了康复医疗体系,康复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减轻了疾病对人的身心功能的影响,降低了医疗支出,扩大了康复服务覆盖面。
2.快速发展的中国康复医学
2.1康复医学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自1982年卫生部提出“选择若干医疗机构试办康复中心”以来,我国康复医疗机构建设从点到面,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原卫生部启动医院评审工作以来,要求三甲医院应当建立康复医学科,更是有力推动了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现有3288家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其中50%开设康复病区,各类康复医院338所,康复编制床位52047张这些医疗机构与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一起,构成了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网络。康复医学专业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结构和素质不断优化,整体水平稳步提升。许多医疗机构在开展专科康复的同时,与其他临床学科交叉渗透、密切协作,开展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对预防残疾发生、减轻伤残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设立康复重点专科。“十一五”期间,康复重点专科发展至17家单位;截至目前康复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达到82家,专病协作组超过93家。康复重点专科专病协作组单位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康复科床位数超过4000张,对口支援社区约150家,充分发挥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2.2康复医学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康复医学发展,在政策及公共卫生资源规划中不断强调,大力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提出“防治康”三结合的方针。《“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鼓励发展康复医疗。《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加强残疾人医疗康复和残疾预防工作;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全残疾人康复医疗服务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残疾预防体系”。
KucunJie.com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展目标中包括“康复、护理等服务业快速增长”、“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保健用品、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相关流通行业有序发展”。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w将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列为重点任务。良好的外部环境,给康复事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2.3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初具雏形
2011年,我国开始启动涉及14个省份46个城市(城区)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探索构建分层级、分阶段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各地已根据要求启动了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试点工作,为试点开展建立了必要的政策和技术保障,部分省市还提供了资金保障,实施了人员资质认定和岗位准入等管理保障措施。在各地卫生部门政策鼓励和技术指导下,一些有特点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管理模式初具雏形[5]。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福州市以福建省康复医院为核心,在福州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试点,加强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推广康复适宜技术、设备,并借助互联网,实现了康复资源共享。三明市在福州市试点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医疗康复与残联康复资源,并由政府出资为残疾人购买康复服务,提高了康复资源利用率和康复服务受益面。厦门市将康复体系建设纳入医改工作的重点,与分级制度改革工作共同推进,突出慢性病康复预防、康复护理,并融合了康复护理和养老资源,有效应对了庞大的康复需求。
2.4康复技术日趋丰富
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和专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康复医疗的服务手段和内容不断丰富,形成的技术规范已在社区推广应用。2012年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委托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将常用的康复技术操作进行了规范,方便社区及各级康复医疗人员施行。原先只注重肢体运动康复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康复理念被应用于康复实践中。言语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受到重视,上下肢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计算机辅助言语训练、泛化学习、镜像疗法、远程康复等新式治疗手段不断涌现,提高了临床康复的疗效。
2.5康复科研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康复医疗相关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幅度增加,国家支撑计划有多项涉及康复医疗。“十二五”期间科技部设立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功能障碍的中医康复临床规范和评价研究”,围绕临床常见功能障碍,选择有一定关联度、影响患者全面康复的功能障碍为切入点,设置6个课题,开展康复临床规范和评价研究。
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康复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国内康复科研团队通过康复基础和临床研究,优化康复的有效技术,不断为康复临床提供适宜的康复技术和有效治疗方案。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康复诊疗设备研发也取得一定成绩,并转化应用,进入康复临床,在医院、社区、家庭推广应用。
3.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趋势
3.1中国特色康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趋势加快,需要康复的人数众多,但人均GDP较低,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尤其是要加强社区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大量研究表明,发展社区康复能够服务众多的功能障碍患者,并提供持续的康复服务,显着改善提升患者的功能,并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当前我国社区康复存在康复服务模式不健全,康复专业人才匮乏,技术薄弱,康复适宜技术设备缺乏等问题。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语言治疗师(ST)为核心的医院康复模式,受条件限制,社区难以复制。有效的中医技术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对于肌力、疼痛、平衡功能、认知功能等功能障碍具有确切疗效,已普遍用于康复临床,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目前我国社区康复医疗机构的现状,加大对社区康复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改善服务环境,购置必需的康复设备、器材,加强康复人员培训,向社区推广、应用康复适宜技术、设备,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社区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可实现低成本、广覆盖。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工作将进一步铺开。
3.2康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健康中国目标的提出,康复服务在现代医学服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康复产业成为健康服务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业的需求,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随着国家对康复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多重投资体系的建立,康复服务的延伸,如康复与养老、护理、体育、旅游等融合发展,康复医疗器械研发和转化生产规模的扩大等,康复产业潜力巨大。
3.3科技助推康复医学发展
康复医学的发展一直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康复医学领域里引进和采用了更多的新技术,多学科团队研发康复技术已成为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共识,如生物芯片技术、微电子脉冲技术等,对人体功能测定、评估、训练、重建、补偿、调整和适应,对通过恢复运动、语言、心理、认知以及个人自立所需的其他功能,都将带来不可替代的巨大推动作用。互联网十康复将成为康复服务改革创新的一大动力。物物相联的物联网技术将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训练器材、物理治疗设备、评估设备联动起来,汇集整个康复过程中的设备与数据,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处理,制定出更科学、更合理、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虚拟现实技术将为康复训练带来“随时随地训练”的可能性,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技术使缺失的功能得到代偿。3D打印技术将使康复辅具与用品更加多元化。医院-社区-家庭的康复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实行三级联动,康复服务将更加便捷、高效。
3.4康养结合打造健康中国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内涵已发生根本改变,健康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健康应体现个体良好的生活活动水平和社会参与能力。老年群体或因患有慢性病,或因增龄,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身心功能、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能力的障碍。为老年人提供康复养老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他们的身心功能水平和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减轻家庭负担和社会压力。现有的养老服务多数侧重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护和疾病预防、治疗,较少关注老年人的功能活动水平与生活能力的保持和提升,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康养结合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健康中国的根本要求。
3.5东方康复与西方康复相互融合
东方康复的服务实践和理论技术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形神合一”以及‘‘治未病”等原创思想,具有切实的临床疗效和广泛的群众基础m。当前,中医医疗康复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康复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服务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广受国际康复医学界和世界卫生组织关注。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在改善平衡、控制血压、预防跌倒、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认知功能等多个方面具有显着效果,是不花钱的康复手段,其融合了身心医学的特点,为世界人民所接受。替代医学(alternativemedicine)或者补充医学(complementarymedicine)已经不能简单概括东方康复医学的内涵,思考东西方医学的优点与不足,将东西方康复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势必成为未来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4.结语
中国康复医学由萌芽发展至今,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大环境下,中国康复医学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必将在预防和减轻残疾影响,促进功能障碍患者身心功能恢复,促进全面健康,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陈立典,励建安\福建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