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是一门"执形而上之道,用形而下之术"的学问。中医学,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经过前赴后继的继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理、法、方、药兼备的完整医学体系。然而,这个医学体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须臾不可分离。
总体而言,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阴阳五行象数理论为认识问题的工具,研究人体生命运动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具体而言,中医学继承和发展了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于生命根源和运动规律的深刻认识。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中医学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河图》、《洛书》、《周易》中的阴阳五行象数理论为工具,对人体生命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笔者将在文章中分别论述"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五行象数理论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与发挥,以期体现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
天人合一——中医学对生命根源和运动规律的认识
儒、释、道三家是构成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支柱。佛家思想于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代表。儒、道两家,则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代表。儒家和道家都产生于中国先秦时期,并且在此后几千年中,始终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儒、道两家,虽然偏重不同,但作为同一时期、同一地域发展起来的哲学思想,它们对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理解是有共通之处的。"天人合一"是儒、道两家对于天人关系的共同理解。在此基础上,儒家思想强调顺应"天命之天",而道家思想更强调顺应"自然之天”强调"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中医学主要继承了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立足于考察生命的角度,对这种思想进行了独特的阐释和发挥,形成了对于生命根源和运动规律的基本认识。
1.气是生命存在的根源一一"通天下一气耳" 中医学对于"天人合一"观念的阐释,首先体现在中医学对于天地万物存在根源的理解上。中医学认为,"气"是天地万物共同的存在根源,这种认识来源于道家对于生命起源的理解。
"天地生万物"是中国古代先民对于生命起源的最初认识。《周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吕思勉先生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曾考察先民天地崇拜之来源:"农牧之世,资生之物,咸出于地,而其丰歉,则悬系于天。故天文之智识,此时大形进步;而天象之崇拜,亦随之而盛焉"。天地崇拜是否单纯源于农耕文明,暂可存而不论。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先秦诸子以前,古代先民对于生命起源的理解,尚在观察和崇拜的阶段,并未形成专门的理论阐释。直至老子时,才形成了对于宇宙生成和生命本始的哲学认识。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始。在天地生成以前,"道"已经存在了;在万物生成以后,"道"又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老子将万物的本性归纳为"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若将此与前句"三生万物"相参看,可知老子所说之"三",即"阴〃、"阳"与"冲气"。河上公认为,"三"指清气、浊气、和气;"和气"与"冲气"的含义是基本相同的^都指阴阳气的交会沟通。王弼注这句话时说:"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万形,冲气一焉",由此可见,道家思想认为,阴阳气的交流是万物生成的根源。正如刘长林先生在《中国象科学观》一书中所说:"老子虽然没有点明道与气的关系,但他的道’其中有精’,‘其中有信’,既是无形的实在,同时又是宇宙的本质和规律,实质上与气道合一论相一致"。
在老子之后,庄子进一步提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根源。《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对于宇宙生成和生命本始的认识,可以总结为"道"与"气";而"道"与"气"本身又是可以统一的,"道"是"气"运行的本质和规律,"气"是"道"在天地万物中的体现。
中医学完全继承了道家对于天地万物存在根源的认识,尤其是"气一元论"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人体生命。《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气的发动是生命的开始,气的散溢使生命成形,气的布化使生命蕃育壮大,气的终极使生命结束,形质变易。由此可见,中医学认为,气贯穿于生命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中。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记载了一段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帝曰: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岐伯曰:悉哉问也……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即是"气生万物"的生命观的体现;而黄帝所问,即是天地阴阳之气对于生命的作用。岐伯所答,将"气"一分为二:"天食人以五气",是指"呼吸之气"而言:"地食人以五味",是指"水谷之气"而言。中医学将"呼吸之气"和"水谷之气"统称为"后天之气",加之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共同构成了人体生命的三大支撑。这是中医学在人体生命构成方面对于"气一元论"的独特阐发。
2.阴阳气的消长是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一"阴阳不测谓之神" "气一元论"是中医学对于生命本质的理解,"阴阳消长"则是中医学对于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基本认识,这种认识根源于对气的运动变化的重视。《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中医学认为,"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形式,"阴阳消长"是气的运动实质,气正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中,维持着生命的存在。因此,考察阴阳气消长变化规律,是中医学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在《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医者)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什么是"神"?"神"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定义,与西方的神学之"神"是完全不同的。《易·系辞》说:"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天元纪大论》则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这句话体现了中医学对于生命过程的理解。"物生谓之化",是指天地合气,化育万物,是生的开始。"物极谓之变","变"是散易、变易的意思,是指对于个体生命来说,气的散易是生命形式的终结。中医学认为,在生和死之间,始终存在着阴阳气的变化消长,这种变化决定了个体生命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这就是"阴阳不测谓之神"因此,"神"就是阴阳变化消长的体现。阴阳变化是天地的规律,人要生存在天地之中,就必须遵守这种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能体察这种规律的人,就被称为圣人。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就是在告诫医者,抓住了阴阳气的消长变化,就找到了人体生命变化的根本。
3."应四时而知万物"是天人沟通的桥梁"——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惟人万物之灵"的思想。儒家学者认为,人之所以可以称为万物之灵,与天地并列于"三才",是因为在万物之中,只有人具有礼义廉耻,可以"明分使群",发挥最大的主动性。
中医学继承了"惟人万物之灵"的思想,并立足于天人关系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发挥。中医学认为,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在万物之中,只有人可以反过来认识和顺应天地。《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人稟受天地之气而生,然而人与天地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给予的关系。在万物中,人的能动性是最大的,只有人可以"应四时"而"知万物"。水火、草木、禽兽,虽然都是天地的产物,然而它们只能按照天地既定的规律去活动,却不能认识这种规律;只有人具有认识和掌握规律的能九因此,"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其次,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中医学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人身就是一个小天地;阴阳二气生男女,木、火、土、金、水五运生五藏,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生六府。万物同样稟受天地之气而生,但人与万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得天地纯全之气,物仅得天地一偏之气,故物不如人之处在于此"。本着这样的认识,中医学用药物治疗疾病,实际上是因为人体疾病皆是"人身之气偏盛偏衰"的反映,而药物治疗,是"借药物一气之偏,以调吾身之盛衰",是"假物之阴阳以变化人身之阴阳"的过程。
阴阳五行一一中医学认识生命规律的工具阴阳五行之说自古已有,《河图》体现了五行的生成之数,《洛书》体现了八卦九宫之数。《汉书·五行志》说:"《河图》、嫌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可见,《〈河图》、《洛书》与《周易》的关系十分密切。清代江永在《河洛精蕴》自序中曾说:"更探本而言之,卦之精即《图》、《书》之精,卦其右契,而《图》、《书》其左券也"。江氏把《河图》、《洛书》与《周易》统而言之,称为"图、书、卦、画”并把这个体系作为统领中国传统诸学〔算学、音乐、天文、五行、音学、堪舆、择日、医学等〕的根本性的思维方式。
谈到《河图》、《洛书》与中医学的关系,江永说:"以至天有五运六气,人有经脉动脉,是为医学之根源,治疗之准则者,亦自图、书、卦、画而来"。江永的话,阐明了中医学与《河图》、《洛书》、《周易》之间的根本联系。从这个根源出发,考察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可以发现中医学的藏象学说、经脉学说、五运六气、寸口脉诊等理论,无不与"图书卦画"一脉相承,切实地将这种形而上之"道"运用到了中医学的实践中。
1.《河图》与中医藏象学说 《河图》方位有五,分配五行。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行居北方,生于天,成于地,生于一,成于六。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火行居南方,生于地,成于天,生于二,成于七。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木行居东方,生于天,成于地,生于三,成于八。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金行居西方,生于地,成于天,生于四,成于九。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土行居中央,生于天,成于地,生于五,成于十。
《河图》确立了五行的方位和生成数,形成了五行的基本框架。中医学不但完全继承了《河图》的五行框架,更将《河图》中的"数""位"结合,发展成“象""数""位"三者结合的模式:将抽象的五行与具体的五藏相结合,又将内在不可见的五藏与外在可见的人体生命运动变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藏象理论。
以五藏中的"肝"为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到肝的生成时,是这样描述的:"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由这段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医学不是孤立地谈某一藏的生成,而在其中深刻地贯彻了"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
在自然界中,春天东风来到,"风者天之号令",万物由此生发。树木在春天发芽,其果实未成熟时,味道酸涩,是因为经历了"生""长"的过程,而没有经历"化"的过程,所以其木性盛而土性不足。《尚书·洪范》讲"木曰曲直",树木刚出地时,只是一株幼苗,借春风雨露,逐渐愈长愈高,因为木性向上,所以最惧困郁;又因为树木必有枝叶,枝繁叶茂是树木的天性,因此其必欲畅达,枝叶舒展、不受约束。中医认为,肝性与木性相似,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舒肝之法。肝作为藏,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外与筋络、眼目相通,外在的表现与内在的变动是整体联系的;肝与其他藏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所谓"肝肾同源,乙癸同治"的治则也是本原于此。其余心、脾、肺、肾皆是依此例论。中医有"五神藏"之说,对于藏府不重形而重神,神者一也,所在之处不同,则功用各异,本着这样的观念,《素问》讲"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即是将"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贯彻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考察中,不是孤立地观察藏府的形态,而是将其置于天、地、人、象、数、位中去全面考察。《周易·系辞》中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中医学对于人体生命的认识,正是在这种"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基本思想指导下完成的。
前面谈到,中医学在《河图》"数""位"结合的五行框架指导下提出了以"人与天地相参"为特点的五藏生成理论。那么,中医学如何将《河图》的五行框架实际运用于藏象理论中,来指导具体实践呢?在此,仅以脾土为例,作一论述。
中医学认为,脾胃在人体生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脾胃属土,脾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五藏六府四肢百骸,都有赖于水谷之气的濡养充实。在《〈河图》中,土在中宫,生于五,成于十。以节令与五行相配,春主木,司生,春气与肝气相通;夏主火,司长,夏气与心气相通;长夏主土,司化,长夏气与脾气相通;秋主金,司收,秋气与肺气相通;冬主水,司藏,冬气与肾气相通。所谓相通,是同气相求,天地之气与人身藏气交感。中医学认为,一藏与天地之气交感之时,如果不慎有过或不及,藏气就容易受伤,转而成病。长夏在阴历六月左右,即民间讲"伏天"前后。这段时间,天地间暑气氤氲,湿热熏蒸。果实在长夏以前味道酸涩,经过长夏的"化"的过程,到秋天就由酸变甜,这是因为土性甘缓,化解了木性的酸涩。对于人体来说,此时脾气相对旺盛,由于脾主升清,其性本湿,然又喜燥而恶湿。因此,长夏时不宜食用生冷湿滑之物,以其易伤脾气之故。长夏注意顾护脾胃,不使脾土受伤,才能在秋天来到时,使脾土深厚,肺金得养。这是中医学顺应四时、法天则地的生动体现。
在正常的季节交替之外,中医学还有"四季脾王不受邪"的说法。这种说法认为,四季的最后十八天,是脾胃旺盛的时候。脾为中土,濡养四方,甘之缓之。春天司生,夏天司长,秋天司收,冬天司藏,然而万物不能无限地生发,也不能无限地闭藏,而脾土在每季最后十八天,正是起到了佐制已成之气,辅助未成之气的作用,使得生命在脾土的濡养下平缓地从前一个季节过渡到下一个季节,不会因为天地的变化打乱自身的气血运行。
由此可见,无论是"生长化收藏"的五时规律,还是"四季脾王不受邪"的诊疗法则,都是在了解和顺应天地变化的前提下完成的。在《河图》的五行框架指导下中医学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逐渐认识了天人息息相关的自然规律,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藏象学说,进而将其运用到诊断治疗的各个方面中去,这是中医学继承道家"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思想的生动体现。
2.《洛书》与中医学 《洛书》是9个数字按照方位排列的图形,其中有5个奇数,4个偶数。九在上,一在下,称"戴九履一〃;三在左,七在右,称"左三右七";二在右上,四在左上,称"二四为肩";六在右下八在左下称"六八为足",五在中央。朱子《易学启蒙》中,将八卦纳入《洛书》之中:"四方之正,以为乾坤离坎,四隅之偏,以为兑震巽艮"。
中医学的经络学说中有"十二正经",它们分别归属于十二个藏府,并由藏府关系而互为表里。这十二正经(按表里关系排列)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十二正经中,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厥阴与少阳互为表里。
清代江永第一次将《洛书》、八卦与中医学的十二正经沟通起来。《易·说卦》这样描述八卦的位置:"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中医学认为,人体除去十二正经之外,还有奇经八脉,其中以任督二脉最重要。督脉统领一身的阳气,任脉统领一身的阴气。因此,江永首先将"天地定位",把督脉归于乾位,任脉归于坤位。除乾、坤之外,又有兑、离、震、巽、坎、艮六子。江永将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归于兑卦,将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归于艮卦,太阴、阳明互为表里,以取"山泽通气"之位。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归于震卦,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归于巽卦,厥阴、少阳互为表里,以取"雷风相薄"之位。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归于离卦,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归于坎卦,少阴、太阳互为表里,以取"水火不相射"之位。兑、离、震三卦为阳,故以手六经与之相应;巽、坎、艮三卦为阴,故以足六经与之相配。在江永以前,有明代医家张介宾,其《内经图翼》已经开始注意到《易》与六经的关系。张氏主张把六经与六爻相配,虽然也言之成理,但与江永六子配十二经说相比较,江氏所解更能揭示《黄帝内经》经络关系的原貌。
在论述了《洛书》与经络的关系之后,江永还把"六子"与运气学说中的"六气"、寸口脉法中的双手寸关尺六部沟通起来,发前人未发之理,读之豁然开朗。因运气、脉法又自成体系,在此不再加以论述。唐代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历代医者儒者中^精通医易者不在少数,然而真正把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古代"图、书、卦、画"的易学体系相沟通,从而找到中医学藏府、气血、经络、运气等根本大法背后的思维方式^江永之功不能埋没。
梁漱溟先生曾在《中国文化的命运》一书中谈到中医:"中医是有其学术上的价值与地位,惜其莫能自明","中医只有站在被动的地位等人来认识他"。在这篇文章中,梁漱溟先生虽然对中医的评价很高,但认为中医最大的缺陷在于不能说明自己。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全对。中医是可以说明自己的,但说明的方法^要从中医的"根"上去找。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能够保留到今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套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这是文明的"根"。从这个"根"出发,才有制度、有器物、有礼仪、有学问,有一切能够显诸于外的文明成果。不承认、不运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中医学,就如同用船来走旱,而用马匹来渡河,不是因为河不可渡,而是用错了工具。
中医学是一门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问。古时有俗语云"秀才学医,如笼抓鸡",此语虽然粗俗,但其背后的涵义是深刻的。要想学好中医,必须先修习中国传统文化。大儒不必精医,然而大医须精儒业。这里的"儒业",在今天来看,应是以中国传统语言文字训诂作为根柢,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作为工具,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作为支柱,以诸子百家和古代医籍为文献材料,鉴古以观今,求史以证学,这样才能把中医学传承发扬下去。任继愈先生曾说:"通过《黄帝内经》等中医哲学著作,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矗立着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的伟岸身影,可以说,中医哲学同儒、释、道、法一起构成了中国哲学宏大殿堂中的几座重要的柱石。
今天,我们无论是站在中国哲学的立场上去看待中医,还是站在中医的立场上去看待中国哲学,都可以愈发清晰地看到二者不可须臾分离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和"艺"的关系。任何一门学问,既然称作"学问",就必须有规矩方圆,有自己的主体性和具体的规范法则,这样才能独立于其他的学问而自成一家,中医学也是如此。在中医学这门"艺"之上,始终有中国传统文化之"道"在统领。求"艺"而失"道",终成匠人;唯有"以道统艺,由艺臻道",方能振兴今日之中医,方能切实地把中医哲学这块柱石稳固地树立在中国哲学的宏大殿堂之中。
作者:王育林,樊经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