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美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包括曰常生活在内的广泛的审美领域,经由以舒斯特曼为代表的哲学家们延伸和扩展,并将“身体”纳入美学的关注视野,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与方法来调节认知、感觉、行动以及生活与实践的关系。
1992年出版的《实用主义美学》一书中,美国哲学、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首次提出“身体美学”这个术语[1]。“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这个术语由美学(aesthetics)和身体(soma)接拼而成的,他的意图通过这个术语而建设一门新的哲学学科。其中,古希腊语“身体”意为“soma”,舒斯特曼用“soma”表达一种充满生命和情感、感觉灵敏的身体,而不是没有感知觉、缺乏生命、纯粹单一的物质性肉体(body)2。因此,身体美学关注的焦点是“感知和主观”,在审美体验时至关重要。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认为,体验的身体美学是必须受到关注的,而表现崇高、壮美以及优美等仅仅是美学的基本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审美愉快的主体也应该通过身体的感知来体验。身体美学强调的“感知和主观”恰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身心合一”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我们的注意力不应该局限于将身体看成“机器”或“肉体与物质”。
舒斯特曼将“身体美学”定义为:“对一个人的身体一作为感觉审美欣赏(aesthesis)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身体美学’中,身体被看作是审美欣赏以及自我塑造的基地‘身体美学’致力于对身体经验以及如何使用身体的批评性的、改良性的研究。因此,身体美学也就包含了那些构成身体关怀以及身体改良的知识、话语、实践和身体训练等诸多的方式。身体美学“不仅将身体视为审美价值和审美创造的对象,而且将身体视为增进我们对其它所有审美对象的处理以及增进我们对非标准的审美事物的处理的至关重要的感觉媒介”。
哲学的“生活与实践化”是舒斯特曼教授一直追求并长期从事的研究。舒斯特曼教授一直尝试使哲学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抽象走向具体、从艺术走向生活本身,使哲学焕发出强劲活力并最终完成对人们的理性指导从而使人们过上“有德行”的生活;尤其关键的是,哲学的研究中心应该将“体验”纳入其视野并成为其中心,使身体发挥其组织和核心作用,从而完成对身体的培育和塑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我完善的重要工具也应该由身体来承载。
因此,对于身体美学的理解应该是广义的,这一点舒斯特曼做到了。总体来说,以身体运动为根基的身体美学是理论化和实践性的研究总结,采用“体验和观察”为主要方法并用以改善身体状况的身体美学,在哲学领域里是一门跨文化、开放性的综合学科。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研读法:主要参考美国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教授的着作《新实用主义美学》《生活即审美》《身体意识及身体美学》;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胡敏博士《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究》;厦门大学文艺学杨春时博士《梅洛一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哲学刘德林博士《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研究》等,其它文献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阅读文章约60余篇,专着10余本。其中本文直接引用文献23篇,所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时间跨度从1915一2012年,时间跨度长达97年。
哲学研究方法:1)演绎式思辨法:从概念和范畴出发,对于新现象进行认知和辨析以及由一般事物认识个别事物的过程;2)归纳式思辨:对一定数量的个别事物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认识整个事物的过程。
2.“美学”定义的重新梳理
古希腊词汇“aesthesis”是“美学”术语的最初来源,它的意思是“感官的感知”;现代意义上的美学学科是由亚历山大?鲍姆嘉滕创立的H,其意为“感官感知的科学”,其目的是补充逻辑学这门概念科学。对于鲍姆嘉滕来说“美学”有一个关键性的“实践性”目标,那就是提高人的感知能力与感官意识以促进人们的欣赏水平和表演技艺。当然,欣赏和表演的范围不仅包括艺术与美的事物,也应当包括生活中的其它事物。今天的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仍然保留着“感性的”基本含义:意识或感知。但很不幸的是,西方的哲学以及美学从曰本的明治时期引进到亚洲,这个美学概念被歪曲为“美或者审美的理论学科”,原来的“思想意识”和“感知学”含义并没有被原始的保留下来。因此“感性学”被介绍到中国时,却成了“美学”。这个术语可能会导致一种暗示,仅仅被认为是“审美或欣赏”而已。
3.“身体”一直是中西方哲学传统的研究中心
人们认识世界的最初视角是什么呢?当然是身体,感知世界就是人的身体本身,换一种说法,身体本身促成了人与世界的通融。我们种种的欲望、需求、习惯,经常以无意识的方式出现并影响着我们,当然,也进一步塑造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汉语术语“身体”非常适合用来传达正确的身体观念:一种积极活跃的、感觉灵敏的以及活生生的敏锐的身体。舒斯特曼在研究中国哲学时发现,中国古代文献使用了许多不相同的术语来指称身体,比如“身’“体’“形’“躯”。荀子的名篇《劝学》中有一段话,其中用了上述4个字形象地阐述了身体的不同意味:
君子入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谒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躯”字表达了没有经过学习、教化以及修养的身体,衡量的标准是“大小”;2)在表达一个人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动作姿态时则用“形”字,体现了一个受过教育且富有教养的君子的体态,完全体现在人们的“四体”中;生命或非生命物体,仅仅是描绘外形或者结构,古人则用“形”来表达;3)活跃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的)、有生命力的身体用“体”来表达;4)古人将表达个体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自我,用“身”来形容,他是在社会的熏啕下以及社会关系的组织中积累起来的气质、习惯、个性以及修养等,并通过学习、教化、反思和行为等过程塑造。
出现在《大学》和《荀子》中的“修身”术语,集中表达了儒家对于发展、培养或教化人的过程以及自我培育的具体措施,艺术和礼仪学习都是修“身”的关键途径。因此,符合礼仪的身体行为及其特征性动作比如鞠躬,有些时候就用“身”来表达,比如“躬”字中就包含着“身”。这样“身体”这个术语就非常精彩地传达出这样一种意境:活灵活现的、敏锐感知的、美妙的人类身体,它既隐藏在物质现实中,又闪现在社会现实中,更存在于身体本身的反思、感知以及行动的空间中。
事实上,即便西方哲学一贯坚持心灵和精神的优先性,身体也一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一尽管通常是负面作用。身体最突出的负面作用意象如下:它被视为心灵之牢笼、令人丧志之玩物、罪恶之源以及堕落之根等等。这种负面意象可以在观念主义的偏见中反映出来,同时又被这种偏见所强化。因此,西方哲学家通常漠视身体修养。在《斐多篇》中,柏拉图严厉地谴责了身体的负面作用,我们的注意力被身体的各种欲望所折磨、所骚动;我们美好的心灵被身体的种种花色、激情以及胡闹所扰乱。因此,真知的寻求过程应该避免真实本体的接近,从而亵渎我们。
然而,我们也一定不要忘记,古代西方哲学中也明确记载着多种多样的身体化实践方式。在这些实践方式中,身体训练经常成为重要且积极的组成部分,即使这些训练有时也摧毁着身体。一些哲学观念认为,通过严格的身体苦行,心灵和灵魂可以获取更大的自由和更强的力量。例如,按照波菲利(Porphyri-os,约公元前233—前305年,古罗马唯心主义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者)所撰写的、值得信赖的《普罗提诺传》,普罗提诺“极其耻存在于肉身中”,极其渴望超越肉体。为此,他不仅严格地限定自己的饮食,而且甚至“从不洗澡”。更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柏拉图在《斐多篇》中表现出了对身体的极大蔑视,但同时他又在《蒂迈欧篇》里,提出“身体与心灵之间”要保持“一种平等和健康的平衡’,“所以,任何醉心于数学或其他智力活动的人(比如哲人),都应该练习身体和参加体育锻炼”。
占据统治地位的柏拉图一基督教一笛卡尔传统对于身体进行过许多攻击。最猛烈挑战这种传统并为身体辩护来自于尼采(1844—1900年),尼采从根本上颠覆了古代西方哲学传统对心灵与身体的评价。他辩论到,相对于心灵,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审视我们的身体,身体比心灵更加具有力量,而且提高身体的坚韧性可以使心灵更加强大。近代美国哲学家梭罗(1839—1862年)也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塑造我们的身体,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风格。我们每个人都是雕塑家,我们的原材料就是筋骨和血肉。爱默生(1803—1882年)与梭罗帮助塑造了美国文化。在信息化席卷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去关爱自己的身体并拯救自己的身体?是靠各种营养品和节食?注射肉瘤杆菌与硅胶?在身体上打洞穿孔?还是用流汗和运动、用瑜伽、太极或者是有氧运动?或者是整曰静坐并方便快捷的使用各种按钮?福柯或许没有给我们提供最佳答案,但是,他的哲学(美学)思想促使我们时刻面对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有感觉力的身体是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载体?
舒斯特曼先生于2011年10月11日撰写给《光明曰报》学术版的其中一段文字,概括回应了哲学思考中最为核心的5个问题:知识、自我认知、美德、幸福和正义“若能更好地掌握身体感觉能力,我们便可以更为有效地探究世界,也可以更好地认知自我;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感觉、更有效地帮助别人;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和控制情绪,以获得幸福;我们可以在与人相处时,更好地协调和控制情感和行为,在生活中做到互相尊重和融洽相处。对于情感行为的协调控制首先要求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为此,我们需要培养更为敏锐和更有悟性的身体意识,因为情感和行动是通过身体而得到表现的,有时这种表达只是浮现在面部和眼中的浅浅笑意而已,抑或是见到爱人时情感澎湃的内心。因此,这段文字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4.寻找缺失的“身体意识”
4.1作为消费文化的身体现状在当前的欧美甚至许多亚洲国家里,不计其数的人们正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热火朝天地对身体进行训练,对身体的关注和热爱不仅表现在参与训练人数的日益增多、也表现在训练项目种类的逐渐丰富。例如,体育馆、瑜伽馆、健身俱乐部以及游泳馆等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参与人群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事着不同的训练项目,从新近的健身、游泳、舞蹈以及动感单车等,到古老的身体训练方式如太极、瑜伽以及坐禅等。
除此之外,作为消费文化的身体还表现在身体的外观修饰上,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于身体修饰方面,利润也越来越丰厚。除了传统的头发护理、时尚和化妆之外,药物治疗、食品、食谱、信息和心理支持等产业也正在日益繁荣,急剧增加的整容手术数量也越来越多。舒斯特曼指出这种状况对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说明在美化身体方面人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4.2找寻逐渐缺失的“身体意识”人的有灵性的身体是一种将全部肢体、器官、欲望、意识、情感、意志、行为和认识等诸多要素整合为唯一的“身体场”和“知觉场”,特别是其中的“身体意识”除了5种感觉(听、视、嗅、味、触)和第六感觉以及“平衡感”外,还包括“身体感知觉”。沃尔夫冈?韦尔施(1946—;Wolf?gangWelsch)是德国着名的哲学家,他研究后现代主义哲学。有关感知觉的研究,他做了如下明确的区分,“在感知这两个文字的后面,可以更加清晰的表达。其一是感觉,其二是知觉。快乐、愉悦通常是和感觉相联系的,包含在情感的范畴之内;而主观上的认知,客观上的确信则属于知觉的范畴。”10梅洛?庞蒂(1908—1961年)在《知觉现象学》中指出,人的一切情感、体验、联想力、感觉、现象场、知觉,想象的回忆,还有对于客观世界的思维等等认知要素,都和人的身体状况、功能、结构以及要素密不可分。
舒斯特曼对于“身体意识”或“身体感知”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并把这些区分为2大类:一类是由人的眼睛和耳朵感官到的感觉(如视、听觉),这类大多受控于外在;另一类是人的身体内部的感觉,如身体本体感受或肌肉运动感觉。举例来说,当我们伸直手臂时,可以用眼睛注视到手的距离和方位,并能准确地知道手臂所处的位置。同样地,当我们闭上双眼时,也可以试着伸直手臂去感知它的位置和距离。这种通过人的生理本体感受器感受的过程就称之为“身体感知”或者是“身体意识”。延伸来说,通过身体感受自己、感受重力、感受平衡以及感受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等。这些明确的并由身体生理本体感受带来的感知完全可以被视为身体审美知觉,因为它们的获得并不仅是通过援用凝神的感觉或有辨别能力的、主题化的感知,而且,它们在本质上也依赖于身体审美感知系统(即生理上的本体感受或肌肉运动知觉)而并非我们的感官感受。
2011年,舒斯特曼在新书《BodyConscious?ness》中更进一步地对“感知”进行了研究。他写道,人的“身体意识”缺失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过度压力与刺激以及缺乏体力活动而导致的诸如“器官功能紊乱或心智衰弱类”等疾病所引起的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地影响到当今人们的生存状态,极具有伪装欺骗性错乱的身体意识也导致了众多社会与个体的缺憾,以上这些都困扰着大多数人。舒斯特曼的美学理论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引导着人们关注身体意识并对其进行纠正与改善,经过改善和改良的身体不仅可以缓解上述情况的发生,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身体的认识,寻求幸福、健康、快乐并且增加内心的愉悦和成就感。
举例来说,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众多的身体问题,诸如“器官功能紊乱或心智衰弱”,以及其他一些反复发作的、由压力造成的身体紊乱。而通过提高身体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测,这些病症都可以被及时觉察并加以纠正。
人类的新型科技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和感性刺激越多,我们就越需要培养我们的身体意识敏感性,以便于察觉和应对紧张的超负荷所带来的威胁。我们不能简单地依赖于更先进的技术设备为身体做监测,而需要利用自己的身体敏感性来监测身体的内部装置。
5.身体训练的自我关怀
5.1身体训练的生物学改善如果追溯到柏拉图之前的哲学家,我们就会发现,苏格拉底(Sokrates,469BC—399BC)也肯定了运用多种手段对于身体照料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有规律的舞蹈训练来注意锻炼他的身体,使之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对于“身体”的解释,他声明:“身体对所有人类活动都是有价值的。鉴于身体在各个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它应该更好地保持健康舒适。而且大家都知道,即便是在最不需要身体协助的思维活动中,严重的思维错误也经常发生在人们疾病缠身的时候,常常是经由身体的不健康而发生的。苏格拉底并不是颂扬身体健康、鼓吹身体训练与升华的唯一古代圣人。他之前的克里奥布勒斯(Cleobu-los),一位体格强健而优美,熟稔古埃及哲学的圣人,建议人们进行身体练习。亚里斯提普斯(Aristippus),苏格拉底的一位享乐主义的学生,亦即犬儒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声称身体训练对人们获得美德有巨大的作用。而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芝诺(Zeno)[14]也同样力劝人们进行常规的身体训练,他声称,适当地关注一个人的健康和感官器官是责无旁贷的义务。虽然将精神上的愉悦定位于身体快感之上,伊壁鸩鲁(Epicurus)仍然坚信“身体的健康与精神的安详”是成为“受保佑的生命”的双重哲学目标M。另外—个犬儒学派创始人第欧根尼(Diogenes)则更加直言不讳地提倡,身体训练是发展美德和打开美好人生之门的必备钥匙“它会举出毋庸置疑的证据来证明我们是如何从体操中训练获得美德的。
作为一名哲学理论与实践家的舒斯特曼借用现代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解释了身体训练的重要性。许多由年老所致的相关疾病和痛苦,是可以通过改善身体状况而预防的,所以,我们必须鼓励对身体自我保健、促进身体健康训练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意识到:强身锻炼不应局限于运动员出身的精英团体,而应该是各类老年人改善其身体功能和健康的必要手段。运动不仅延迟了与年龄有关的身体衰老,而且有时甚至可以扭转这种衰老。骨骼系统的衰老在老年人身上通常表现为驼背及手指弯曲,这主要是由于钙从骨骼流失,而且老年女性比男性更为严重。虽然钙质流失的实际原因“不被人们所知,也没有一定的方法阻止它的流失……,但许多研究表明,经常运动可以大大降低钙流失的速度”M。还有研究清楚地表明,有系统规划的训练是“最好的防御肌肉萎缩的方式”,可以“真正加强肌肉的力量一甚至在人们70岁的时候也同样适用”,同样也将明显改善“运动的肌肉细胞的总体代谢活动”和“刺激肌肉纤维的神经能力。老年人心血管的问题主要包括诸如心率降低、每搏输出量和最大耗氧量降低(都与左心室功能的削弱相关),以及血压高(由于血管弹性下降和动脉内部的直径减小)。许多研究表明,这些衰退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健身运动和特定的饮食(对于血压和血液粘稠)来缓和。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一个70岁的老人,可以依照耐力运动的训练计划增加他们的最大耗氧量,而他们要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训练强度低于年轻人。
5.2身体训练的哲学一生理一心理学分析舒斯特曼承认身体训练是通向哲学启迪的基本方式,这样便导致了亚洲的瑜伽气功、太极拳和禅定在身体训练中处于核心地位。正如日本哲学家汤浅泰雄(1925一2005年)所指出的那样“自我修养”的概念亦即“修行”(明显的近似于“自我关怀”),被预设为东方思想的“哲学基础”。因为“真知仅仅通过单纯的理论思考是无法获得的,还要通过‘身体认知’或‘身体觉悟’才能达到”。这种修行训练,具有必须的身体成分,因为“真的知识,不能仅仅依靠理论化的思考获得”,而只有“通过‘身体的体悟或领会’而获得”。
舒斯特曼认为,像这些古老的亚洲练习一样,当代西方的身体训练,如费尔登克拉斯方法(theFelden-kraisMethod)、亚历山大技法(AlenxanderTechnique)和生物疗法,都是借助对身体的训练来敏锐地感知身体的健康状况,也将我们平时错误的动作和习惯从身体中剔除。
舒斯特曼指出,纵观历史,人类设计了大量的实用方法来改善人们的体验和身体应用,诸如各式各样的特殊食谱、各种各样的整容手段,当然还有舞蹈、瑜伽、有氧运动、塑身、健美操、武术以及舒斯特曼本人长期进行训练的现代身心训练方式一费尔登克拉斯方法与亚历山大技法等。
舒斯特曼将身体训练方法区分为身体局部修饰和整体身体训练两种。身体局部修饰关注个体的身体局部或表面,比如将皮肤晒成小麦色、美发美甲或隆胸等;整体性的身体训练则强调整个身体、整个人的和谐统一训练,例如,瑜伽、太极拳与费尔登克拉斯方法等,都是把完整的身体姿势和运动组合成为系统,从而把身体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发展身体的和谐功能与身体能量。这些训练方法拒绝将身体与心灵分开,因为它们追求的是人的整体身一心和谐与同步改善。健身与有氧运动这样的训练最初是为了追求外在的形象,最终却往往同时收获了内在的愉悦感知,从而丰富了人们自己的体验感受。
舒斯特曼还对身体训练进一步划分为表象性的身体训练和体验性的身体训练。表象性的身体训练(如化妆)倾向于关注身体外在的或表面的形式,而体验性的身体训练(如瑜伽、太极等)则将目标定位于使我们“感受更好”。这个折射出审美意味的短语包含2层含义:1)使我们身体体验的质量更加丰富,也更加令人愉悦;2)使我们身体的感知变得更加精确和敏锐。实际上,像致力于身体力量、身体技巧或身体健康的武术运动、塑身类运动、有氧运动或柔软体操运动等,这种以表演为取向的身体训练不仅针对外在的身体展示,同时也加强了力量、技巧与健康等各种内在的愉悦感知。
舒斯特曼对愉悦感知也进行了详尽的心理学分析,就个别情况而言,即便大多数的愉悦是肤浅而无意义的,愉悦本身却在生活的向导中发挥着深刻而重要的功能。所以,哲学家们经常愿意从清晰的意识感觉这个方面来界定它,而不是从直接动机的角度去界定它。从生物进化和心理学的层面上,愉悦提升了生命的质量。它不仅仅引领我们找到生物学需要,同时,它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承诺:生活是值得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亚里士多德赞扬道:愉悦使我们的行为与活动变得充满力量。斯宾诺莎后来将“愉悦”定义为“使人从不完美变为完美的转换器”。他甚至指出:“我们受到愉悦的影响越大,我们凭借它达到的完美程度就越高。
以瑜伽这项东方最古老的调节‘身一心’的运动为例:较早对瑜伽进行生理一心理学研究的当属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年,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也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他对瑜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瑜伽术是用来增强意志力的有条理的禁欲训练,瑜伽术是历史上最古老、最富于实验佐证,他的论文[19详细介绍了一位哲学家朋友长达14个月的哈达瑜伽实验。这种瑜伽强调姿态、呼吸和节食方面的身体练习。詹姆斯花费大量篇幅引用这位朋友在信中对所用瑜伽方法及其效果的记录,肯定了其特别强大的转化力。
另外,舒斯特曼也特意举了瑜伽产生愉悦体验的例子。瑜伽气功的屏息忘我状态,同时也可以被描述为如下一种状态“当一个瑜伽修行者的姿势变得沉稳时,他就会变得像神明一样智慧……这一切都是通过最高级的愉悦体验所表现出来的,包括敏锐感知‘喉咙’里的神圣能量所发出的敲鼓一样的声响。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某种程度上愉悦是通过身体禁欲而获得的。瑜伽练习者达到最高的快感方式不是通过麻醉器官的感觉冲击,而是通过一种显示了自身能量强度与充实性的虚静。
事实显示,瑜伽、禅宗以及太极等的练习通过最新的神经生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研究又给出了进一步确认。临床研究表明,冥思训练(包括默坐练习、哈达瑜伽等等)能有效地减轻焦虑、消沉和恐慌的症状,对冥思主体产生更多积极影响。其他实验也已经确认了这种积极力量的神经学基础。已经确定了乐观感受及“韧性情感表达”和‘(大脑的)高水平的左侧额叶激活及较高水平的流感疫苗的抗体滴度密不可分”。科学家证明,经过为期8周的培训,与非冥思小组成员相比,冥思者不但显示出较高水平的左侧前激活,而且抗体滴度也有了显着增长。实验结果清楚地表示,冥思不仅改善情绪而且提高免疫功能。
以上通过对舒斯特曼所做研究的分析,可以得出一种结论:身体训练(瑜伽、太极拳、禅宗以及西方的费尔登克拉斯方法和亚历山大技法等身体训练)作为提高身体意识和身心和谐的有力手段,产生愉悦感知并成为生活追求的根本副产品[24]。身体训练的本质是身体禁欲,从哲学上讲是审美的,最终的追求结果是超越自我,达到更好的状态。
因此,身体训练的哲学意义可以阐释为:将人的身体作为培育对象,导致身体成为体验美的容器,最终使人们获得了隐藏在内部的更为强烈的力量与愉悦从而达到一个处于更高层次的自我。这些身体训练方式,当然在某种意义上包含了禁欲苦行所彰显的智慧,身体训练成为了哲学自我关怀的核心,它为精神康乐、心理自控以及提高身体意识提供了前提。
6.“身体美学”的终极意义
舒斯特曼作为一个实用主义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身体教育者,他所从事研究的“身体美学”值得深思。他的哲学观念非常实用,这种实用主义立场提倡对明确的身体意识或身体审美反思予以更多关注,从而不仅在理论上把身体恢复为哲学的核心概念,而且使身体在实践改善以及恢复上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从而使生活充满了哲学意味,使生活更加凝重。
笔者认为,身体训练除了舒斯特曼所提到的训练方式外(太极拳、瑜伽修行和禅定以及费尔登克拉斯疗法、亚历山大技法等),还应当包括目前较为流行的训练方式(健身操、普拉提、器械健美以及其他“塑身类”运动)等。这些身体训练方式都是运用身体感知,促进自我意识(自我认知、体验和控制)发展,最终使人们进入‘身一心’和谐的完满状态。哲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认识自我”以往,我们忽略了对于身体之维的多角度审视,在这一点上,身体美学使我们重新对此进行了梳理,也就意味着身体本身不仅应该包括作为生理性存在的客体还应该包括有思想意识的主体。
综上所述,身体美学除了将目光停留在身体的表里与形式之外,它更多关注的是自我本身有感知的体验。这种体验的目的意味着人们应该以更好的身体意识和身体控制能力去塑造更为健康、灵活、敏锐和更有行动能力的公民,而身体美学及其关于身体训练的改良原则提供了一条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有价值的途径。
7.结束语
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出现终结了自柏拉图以来西方的意识美学,张再林教授也一再强调身体美学的出场是20世纪后期以及未来美学的发展方向。舒斯特曼先生的实用主义美学真真切切地从一望无垠的意识美学中脱颖而出,带给人们后现代美学的一股清新之气。身体美学力求增加我们对于运动的了解、提高运动的功效、表达运动之美。与此同时,身体美学还力求改善生活环境,因为环境是使运动得以进行、为运动提供给养、并赋予运动意义的场所。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这门学科的建立,使得面临窘境的体育美学有了可兹借鉴和吸收的养分,因此已故的胡小明教授对于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做了高度认可和评价:“身体美学是倡导以身体为中心的美学研究,对体育美学的建立是有力的理论支持。
本文通过对舒斯特曼美学思想的研究和分析认为,以身体为出发点的美学思想,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训练手段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最终形成身体意识的改善,这种美学观点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是,本人作为一名体育学研究者,也提出一些补充,比如像健美运动以及健美操甚至普拉提等现代“塑身类”运动,这类运动在改变身体外观的同时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体意识水平,也恰如周宪教授所言“塑身类”运动促进了“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转变并且成为最为有效的身体‘‘软技术”。最后,作为刚刚兴起的身体美学,怎样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