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逻辑是人类理性思维方式,那么伦理就是人类的德性生活方式,而艺术则是人类的感性升华方式。艺术是表现或者满足人性渴望的感性形式,是人性的感性表现。艺术与人性、艺术与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探究艺术的本质必须准确揭示人性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人性的本质
人性(Human Nature),顾名思义就是人的性质,指所有人表现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人学学会会长陈志尚先生主编的《人学原理》对人性的界定为:“人性即人的特性,是指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一切动物而为人所特有的,也是一切人(包括古今中外,不分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国籍、阶级、阶层、职业等等区别)所普遍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1]这个界定只是划定了人性这个概念的外延,但人性的内涵并没有清楚的说明。人性是人这一物种的先天自然因素与后天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塑造出来的作为社会人的属性。作为个体的人的先天自然因素之间的差别很小,具有较多的共同性,这一点为形成具有普遍性的人性奠定了基础。而个体生活的社会因素古今中外各不相同,这导致人性的演化与差异。人性不是一个常量,而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函数。一个社会的人性水准是衡量该社会发展水平的最合理的尺度。人这一物种最大的优点就是可进化性。人类是一直在进化的物种,人性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人性可以分为五个层面,即物性、感性、理性、德性、灵性。
人的“物性”是人作为生物具有的自我维护的本性。人的物性通常称为“自利性”。但“自利性”已经隐含道德评价,不是一个科学的用语,因此,本文用“自我维护性”替代“自利性”。人的物性就是人表现出来的自我维护的倾向与能力。自我维护的倾向是人的本能,但自我维护的能力就需要在后天通过学习才能获得。人由于自我维护的本能而发展出自我维护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仅可以用于自我维护而且可以用于服务他人。人们长期以来在道义上贬低人的自我维护性,认为这是万恶之源。这其实是大错特错。自我维护性不仅不是万恶之源,而且是百善之本。人人自我维护是将保全生命的责任分解到个体,是一种最经济的维护方式。因为每个人对自己最了解、最能够根据外在情况迅速作出反应。假如人类不具有自我维护性,每个人都把维护他人利益作为第一要务,而自己的事务完全由他人负责,那么可以预料人类将无法长期存在。
人的“感性”就是人作为人具有的自我感知的倾向与能力。人的感性的出现是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诞生的标志。人的感性包括人对外部物理刺激与内部心理体验的感知觉。通常把对外部物理刺激的反应称为感知,把对内部心理体验的反应称为感受。情绪是某种具有共同性的感受,而情感是持续较长时间的情绪。人由于自我感知的倾向发展出自我感知的能力,而这种感知能力也可以用来感知客观世界,感知他人的内心世界。人的感性是将自我确认为人,也将他人确认为人的前提。没有人的感性,人就不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
人的“理性”是人具有的自我判断的倾向与能力。人处于一个复杂的环境中,为了有效生存,就必须不断对自身状态与外部状态做出判断,这种需要促使人发展出形成概念、作出直觉判断、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理性能力。理性能力使人类发明了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的发明又推动了人类一切知识的进步。理性是人彻底战胜其他动物而成为地球主人的法宝。
人的“德性”就是人具有的自我塑造的倾向与能力。作为个体的人的最大优点就是具有可塑性。外部塑造的力量必须转化为自我塑造的力量才能形成德性。如果一个人在外部力量的塑造下表现出具有德性的行为,这称为德行。德行只有出自本心,才配称为德性。有德性就是有养成与践行美德的倾向与能力。每个人都具有人的德性,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评价为有德性。人的德性是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只有现实地化为个体内在的美德,个体才能被称为有德性。美德是被人类公认的能够促进全人类生存和发展、能够体现人性的丰富性、美好性的素质。而素质就是人的活动倾向与能力的总和。美德是理想人格的组成要素。美德的表现可以列出长长的清单:礼貌、谦虚、自律、自强、智慧、仁爱、敏捷、勇敢、大度、公正、包容、善良、自信、乐观、开朗、幽默、豁达、敬业……不同时代不同的共同体所认同的美德各不相同,中国古代崇尚“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并将其升格为“五常”,即人人都需要具备的美德。在当代社会也有五种基本美德需要每个人都努力养成,这五种美德是“自主、仁爱、诚信、公正、感恩”。
人的“灵性”是人具有的自我超越的倾向与能力。远古时代人类对做梦现象的思考与回忆激发了人类的灵性探索。人类是不满足于做一个人活一辈子的生物。人类有超越自我、成神成仙、永垂不朽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宗教得以产生与发展的人性基础。人的灵性使人具有一种宇宙性、总体性,即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倾向与能力。人的灵性在人类的哲学、美学、宗教、艺术等活动中部有很多的体现。
人性的五个层面作为人性的组成要素,以潜能的形式存在于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身上,这好比五颗不同的种子,只有遇到合适的条件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社会就是人性生长的生态环境。好的社会使人性得以完全的生长而不扭曲,坏的社会使人性不能充分发展并严重扭曲。改造社会才能解放人性。而只有更多的人有人性解放的自觉意识,这个社会才能真正被改造。没有多数人对人性解放的追求,一切社会变动最终都会成为少数人改朝换代、轮流坐庄的工具。
作为潜能的人性是一种倾向,都是合理的,而作为表现的人性其道德评价则有好有坏、发展程度有高有低。倾向就是事物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趋向性。趋向性就是事物在相同条件下总是向某一个目标状态靠近。人的倾向就是人的需要的表现,人的能力是主体满足某种需要的必备的内在条件。
人性的五种要素共同构成人性的结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性的全面发展,就是形成和谐均衡的人性结构。人性是人的行为的总动力,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就是不同的人的人性的显现。解释社会现象必须以科学的人性论为基础,而科学的人性论又必须以人类全部文化知识为基础。
人性有其发展与显现的规律。大致可以总结为三条规律。
人性第一规律,又称为“需要—能力相辅相成规律”。人性表现为需要与能力两个方面,需要会促进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而能力的发展又会催生新的需要。人类的需要在种类上几乎是无限的,而人类的能力的发展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个规律对人类总体适用,对作为总体部分的某种人类共同体也适用,对个体的发展也适用。压抑人的欲望也就压制了人的能力的发展。人的欲望既不能禁、也不能纵,而是要“理”,即要管理人的欲望,要减少对有限的、不可共享的价值对象的欲望,扩大提升对无限的、可以共享的价值对象的欲望。
人性第二规律,又称为“潜能—表现正态分布规律”。人性的五个要素作为潜能,在人类的个体拥有量的分布,以及作为潜能具体表现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的分布,都为正态分布。具体说来,人性潜能特别大、特别小的人都是少数,人性表现特别好、特别坏的时间都是少数。换句话说,天才与弱智、圣人与恶魔都是少数。社会成员的绝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我们在作制度设计与人性估计的时候要考虑这个规律,而不能简单地依据“人性善”或者“人性恶”的观念。人性的表现有好有坏,表现好为善,表现坏为恶。而人性的表现是个体人性的潜能与其后天的社会经历共同作用的产物。好的社会制度可以使潜能不高的人也能够有良好的人性表现,不好的社会制度让多数人的人性表现变坏。
人性第三规律,即人性的“确证—否证循环往复规律”。人性具有不确定性、可塑性、可进化性。人性是X,人的先天因素主要是基因结构g,人所遭遇的社会因素是S,这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函数关系式:基因结构就是函数对应法则,社会因素是自变量,人性就是社会因素的函数:X=g(S)。不同时代人们对人之为人应当具有的人性的理解不相同,但对人应当具有人性的渴望是相同的;每个人都渴望具有其理解的人的应然特征,即每个个体都会穷其一生努力去成为其心中理想的人,去证明自己不愧为一个人,希望自己在告别人世时能够无怨无悔、不愧不怍。这种动力就是自我确证。而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对理想人性的看法往往是发展变化的,当达到了某一种人性标准后,社会与个体都会提出更高的人性标准对自己进行自我否定、自我超越,通过自我否证的方式提升人性。自我确证—自我否证,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推动人性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性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性标准也是与时俱进的。人性的五个要素都被不同的人作为人应当具有的属性,即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即人的本质来看待。而人的本质就是特定时代的人对人性标准的认识。人的本质是其所有客体对象对人本身的所有作用的总和。一个人面对的对象世界愈广阔,其人性就愈丰富。
人性的五个层面表现为人的五种需要,即求利的物性需要、求真的理性需要、求善的德性需要、求美的感性需要,求圣的灵性需要。与此相适应,人类发展出相应的文化形式来实现不同的需要。以经济与技术实现求利的需要,以逻辑与学术实现求真的需要,以伦理与制度来实现求善的需要,以艺术与审美来实现求美的需要,以信仰与宗教来实现求圣的需要。人类的所有文化形式都是满足不同人性需要的工具,而追求人性的完善则是人类永恒的目的。美的本质
对美的本质的探索,人类进行了几千年,但一直给人雾里看花、扑朔迷离、捉摸不定的感觉,到了分析哲学大行其道的时代,“美的本质”作为形而上学的伪命题而被消解。本文认为,任何概念必定有其本质,用家族相似理论来消解对本质的追问,用“本质主义”的帽子来丑化对本质的探寻,都是一种自以为是、唯我独是的学术偏狭,是不利于对真理的探求的。美的本质不仅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而且是美学、艺术学乃至人类的全部审美活动、艺术活动的基础,这个问题是不能取消的。
“美的对象”、“美感”、“美感原因”、“美的本质”是相互联系而且经常被混淆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的纠缠遮蔽了人们对美的本质的揭示。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最终解开美的本质这一千古之谜。
鲜美的玫瑰、美丽的少女、精美的雕刻、美妙的音乐、优美的舞蹈、秀美的山河……这些都是美的对象。美的对象是能够以信息刺激的方式让主体产生愉悦感的可感知对象。能够让主体产生愉悦感的原因有多种:一是生理性需要的满足(例如美酒佳肴带来的愉悦)。生理性需要有健康的生理需要也有病态的生理需要,如毒瘾、网瘾等在其需要得到满足时也能产生愉悦感。二是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受人尊重、获得成功、赢得爱情、一夜暴富等等)。三是超越性需要的满足(如美的对象带来的愉悦、与神圣对象的精神沟通、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带来的愉悦感)。由美的对象引发的愉悦感就是美感。美的对象的存在是美感产生的物质基础。审美主体的存在则是美感产生的主体条件。审美主体是指具有鉴赏能力而且处于鉴赏心态的主体。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鉴赏的对象,美的对象一定是审美对象,但审美对象不一定是美的对象,也可能是不美的甚至是丑的对象。美感原因就是美感产生的充要条件。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具有美的本质,这三者合起来是美感产生的充要条件。
美的概念起源于利,人们见利而心喜,久而久之,在利益对象的外显信息刺激、利益对象的获得与享受的感觉、某种需要满足后的愉悦感三者之间形成固定的神经环路,只要受到和利益对象外显信息相似的信息刺激,主体就会产生莫名其妙、不可言状的愉悦感,这就是最初的美感。美感是有层次之分的,第一层是意象之美,美在感觉,情感状态是喜爱;第二层是意趣之美,美在感受,情感状态是热爱;第三层是意义之美,美在感悟,情感状态是博爱。好听好看是第一境界,爱听爱看是第二境界,会听会看是第三境界。美是主体在符合主体追求意义的需要的信息刺激下产生的自我肯定的感受和对人生意义的意会。一个人只要进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之境界,游目骋听,则天地万物,皆为同道;无物不美,花鸟虫鱼,皆为同类,无物不亲。美在一个人的心灵,心灵充满博爱,则时时处处、事事物物皆能触发美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美不在主观、也不在客观、包不在主客观的统一,美是赏美者的信息搜索与现美者的信息发送产生的信号共振,美是动态的事件,而不是静态的事物。虚拟技术、传感技术、灵境技术的突飞猛进,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审美方式。如果说传统审美活动由于技术的局限,审美者的主体性与审美对象的客体性尚能泾渭分明的话,那么,高科技时代的虚拟审美技术将彻底打破这种分别,审美者将彻底陶醉在美轮美奂的灵境之中,庄周梦蝶之体验、海市蜃楼之奇观将弹指可得。美的核心是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的信息流,美学家与科学家合作开发美感养生器应该成为切实可行的计划。其关键技术在干通过大量的实验,把适用于大多数人的美感信息流的频谱分析处理,然后,将声波、光波信息流频谱转换成电磁频谱,利用电磁频谱刺激人体,使人大脑神经中枢产生美感生物电流,大脑就可以获得美感享受。
美的本质就是所有美的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美的对象千差万别,而且不同的审美主体对同一个对象的审美判断往往大相径庭,同一个审美主体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一个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也经常反复无常。这类审美现象的客观存在,让人很难摸透美的本质,人们感叹“美是难的”,甚至怀疑美的本质存在的客观性。人们很容易凭直觉判断一个对象的美丑,而且审美判断没有对错之分,一个对象具有某种特征让特定主体产生了美感,特定主体就认为这个对象是美的。而从千差万别的美的对象中抽象出其共同属性,这就需要理性思辨的力量。
回顾人们关于美的本质的探索历程不是本文的任务,这是每一个美学研究者要做的基本功课,本文先给出关于美的本质的定义,然后给出其理由。
美的本质就是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二者之间的契合性。如果用更加形而上的语言来表达,那么美的本质就是存在的合理想性。契合性的高低通过美感强度体现出来,美感强度是审美对象的美的程度的主体反应。审美特征就是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时重点关注的特征。审美理想是审美主体期待审美对象具有的特征。一般说来,审美主体期待审美对象具有的特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美对象作为自然物处于其最优化状态。自然物包括无生命的事物与生命体。无生命的事物的最优化状态就是其处于和谐均衡状态,或极值状态,或最自然状态;生命体的最优化状态就是生命体的外形是同类中最完美者,或者生命体处于生命力最强的状态。二是审美对象作为拟人化的主体具有与主体认同的美德相似的特征。三是审美对象的特征蕴涵着审美主体认同的理念。审美对象只要具备三个方面中的一个就符合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就会被主体认为是美的。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并不需要去分析审美对象是否具有审美理想的三个特征,人们依靠直觉就可以完成审美判断。
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所要求的特征,这是一个审美事实,这必须是真的,只有这个审美事实是真的,我们才能说审美对象是美的。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刺激审美主体能够让主体满足审美需要,能够满足审美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对审美主体而言一定是善的。美的对象一定具有审美意义上的真与善。在非审美意义上,真的对象不一定是美的,善的对象也不一定是美的,既真又善的对象仍然不一定是美的。但是,一旦审美主体将对象的真与善确定为审美理想,则对该审美主体而言,一切真的对象都是美的,一切善的对象都是美的。
将美与理想联系起来由来已久。柏拉图有句名言:“对美本身的观照是最值得过的生活境界”[2],“最值得过的生活境界”很显然就是人们的理想。黑格尔将美与理想相提并论:“美这个概念本身就要求把美表现于艺术作品,对于直觉观照成为外在的,对于感觉和感性想象成为客观的东西。所以美只有凭这种对它适合的客观存在,才真正成为美和理想。”[3]萨特认为“实在的东西永远不是美的,美只是适用于理想事物的一种价值,它意味着对世界本质结构的否定”[4]。审美理想与道德理想、生活理想、科学理想、艺术理想、社会理想等等理想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当主体将道德理想、生活理想、科学理想、艺术理想、社会理想等等统统纳入其审美理想之中,那么审美主体就会发现道德之美、生活之美、科学之美、艺术之美、社会之美。推而广之,如果主体以审美的心态面对世界,则会发现万事万物各有其美。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斯言诚哉。
黑格尔指出,艺术理想的本质在于“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只有这样,“理想才真正是美的,因为美只能是完整的统一,但也是主体的统一。”[5]审美理想是人性的渴望,是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的彼岸世界,是人心中的光明境界。审美理想的深度、广度决定了一个人人生境界的高度。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理想教育。要把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个性的自由发展、人性的全面均衡发展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用这个审美理想去统摄相对具体的审美理想。人性的全面均衡发展表现于人的思想与行为,则为人性之美。人性之美是美的极致,是引领人类人性发展的永恒动力。爱美是人的天性,追求人性之美也是人的天性,现实的人性可能表现为沉沦与堕落,但追求人性的完美与超越却是刻印于人的潜意识的“原欲”,是生生不息、永远蓄势待发的。审美能力是个人人性发展的重要尺度,一个人性丰富与健全的人,一定是一个时时处处能够发现美、创造美的人。美育是培养造就人性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途径。美感是以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性的丰富性。追求美感体验的普遍化、日常化是人性的内在需要,这种需要推动人类不断扩大审美对象的范围。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审美对象无法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时,人类会把目光投向自身、投向自身创造的对象。当人类用审美的目光观照同类的音容笑貌、观照同类的手舞足蹈、观照制作的刀剑衣帽时,艺术就诞生了。艺术的本质
究竟什么是“艺术”,“艺术”与“非艺术”有没有分界线,这些问题是艺术学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广大艺术工作者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
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起源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明确界定了艺术的本质,就不会把远古时代为了非艺术目的而创造的与现代艺术形式类似的事物当作艺术的萌芽形态。关于艺术起源主要有五种观点,即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起源于表现、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劳动[6]。关于艺术的本质也有五种主要观点,即模仿说、表现说、形式说、意象说、惯例说[7]。
目前人类关于艺术起源与艺术本质的看法都具有片面性,是人类关于艺术的阶段性认识成果,是人类探索艺术本质之路上的里程碑与指路牌,要真正揭示艺术的本质必须正本清源,回归到人性的奥秘中去,通过澄明人性的奥秘而使艺术的真理得以敞开。
“艺术”是一个多义词,大致有三个层次的涵义。第一,最宽泛的意义是指一切需要一定技巧的人类活动。如,通常说,领导是一门艺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艺术,演讲是一门艺术等等。这里的艺术主要强调技巧性。第二,比较广泛的意义是指围绕艺术品而展开的活动,包括艺术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产业等等。第三,最通常的用法即指艺术品。艺术品是在不特定的时空中被不特定的主体当作欣赏对象而且被多数不特定的主体认为既有技巧价值也具有欣赏价值的对象。艺术品与伪艺术品不能混淆,伪艺术品是艺术品的假冒伪劣产品,是不具有技巧价值与欣赏价值但被人为地包装或认定为艺术品的事物。技巧价值是艺术品生成技巧的复杂性、巧妙性,是艺术创造人员的创造能力与人性水平的体现。欣赏价值是指艺术品具有的能够满足人们欣赏需要的效能。一个事物能否被确认为艺术品的条件有四个:一是该事物被置于欣赏场中,欣赏场是由处于欣赏心态下的欣赏主体、作为欣赏对象的人文对象二者相互作用而建构的弥散性的心理—物理场,是一种适宜欣赏的氛围;二是该事物是人文对象。人文对象就是人类活动的成果与人类活动本身;三是该事物具有技巧价值;四是该事物具有欣赏价值。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一个事物只有全部满足这四个条件才能被确认为艺术品。
从发生学角度来看,人类美感感受的出现应当比艺术欣赏活动的出现要早,而欣赏现成的人文对象又比有意识地创造专门的艺术品要早。人类的美感感受起源于人类生理需要满足后的愉悦感。某类能够带来生理需要满足愉悦感的对象在形式上具有一些共同性,如味道鲜美的事物其外形也往往匀称有光泽,久而久之,人类在这类形式与愉悦感之间形成动力定型,一旦获得这类形式的信息,立即产生愉悦感。而视觉信息是人类获取的信息的主体,因而视觉美感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美感。不难想象,最早被确认为美的对象一定是鲜美食物的外形和年轻健康匀称的异性的外表。
从发生学角度来看,欣赏现成的人文对象又比有意识地创造专门的艺术品要早。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的自我欣赏,起源于对人类在模仿、表现、巫术、劳动、游戏等多种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欣赏。本文把艺术起源于人类的自我欣赏这种观点称为艺术起源的“斤欠赏说”。斤欠赏说可以包容现有的模仿、表现、巫术、劳动、游戏诸说。当远古人类用欣赏的目光端详人类自己制作的工具时,以自豪的心情凝视人类自己描画的图案时,以愉悦的心态观看同类在游戏、巫术、劳动等活动中的载歌载舞时,艺术就诞生了。这些被欣赏的对象就是最早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现成的人文对象,而不是专门创制的专门用来满足人类欣赏需要的纯艺术品。纯艺术品的出现只有在生产力有相当的发展之后才有可能,只有人类具备一定的富余时间与富余资料时,纯艺术品的生产才具有现实性。人类艺术欣赏活动早于人类艺术创作活动,纯艺术品的出现是艺术成熟的标志。考古学家与人类学家往往错误地将远古人类出于非艺术欣赏的目的创作的一些具有现代艺术形式的图案当作艺术的起源。艺术的起源是无法给出精确的时间界分的,能够确定的是纯艺术品的诞生时间。从对自然对象的审美欣赏,到对人文对象的审美欣赏,最后才发展到对纯艺术品的欣赏,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艺术的出现是人性发展的必然,而艺术的出现又推动着人性的丰富完善与升华。艺术一旦走上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艺术就成为人类实现自我超越的一种感性方式。艺术不仅表现人性需要、而且展现人性能力;不仅揭露人性缺陷,而且勾勒人性理想。艺术不仅丰富人类的感性,而且以感性的方式促进人类的理性、德性、灵性的发展。也就是说,艺术的价值不等于艺术价值,艺术的价值包括艺术价值、认识价值、伦理价值、信仰价值等多种价值。艺术价值就是艺术品拥有的技巧价值与欣赏价值之和。艺术的本质是人类人性升华的感性方式。这种关于艺术本质的观点本文称为“人性说”。模仿说、表现说、形式说、意象说、惯例说等艺术本质观或多或少缺少对所有艺术现象的普遍解释力,而人性说可以解释所有的艺术现象。模仿、意象、形式是表现人性需要、展现人性能力的方式,而惯例说基本上不是揭示艺术本质的学说,而是为艺术品与非艺术品划界确立的一种标准。不仅如此,这个标准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本文已经给出了一个事物能够确认为艺术品的充要条件,这个充要条件就是划分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标准。
艺术的本质是人类人性升华的感性方式。艺术的根本任务就是用艺术品的感染力去推动人性的丰富完善,推动人性自由和谐发展,以艺术品之美激活人性之美。任何违背艺术根本任务的艺术都是艺术的异化。真正的艺术属于全人类,地方性、民族性的艺术只有具有促进人性的丰富和完善的效能时,才能成为世界的艺术。如果不具备这个效能,那么它的准确定位应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真正的艺术。
美是在特定时空中蕴涵着特定主体认同的属性、并以信息刺激的方式使该主体产生愉悦感的感性形式。艺术是在特定时空中能够表现或者满足人性渴望的具有一定技巧性的感性形式。美与艺术都是人性的感性显现,这是二者的共性,但二者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美的对象不一定是艺术品,艺术品也不一定都是美的。美感激发力是美的对象的生命,而情绪感染力则是艺术品的生命。将丑、荒诞、悲剧性、崇高等等纳入审美范畴,带来的是理论上的自相矛盾。美感一定是愉悦的,将美感激发力与情绪感染力混为一谈是美学与艺术学纠缠不清的根源。将丑、荒诞、悲剧性、崇高等等从审美范畴中去除,而将其纳入艺术鉴赏范畴才是合理的。艺术品中的丑的、悲剧性的、荒诞性的、崇高性的意象塑造不是为了激发美感,而是通过展示人性的阴暗面、揭示人性的冲突等手段,唤起欣赏者对人性完善的必要性的认同,对假恶丑的愤慨,对真善美的渴望。这种方式类似中医中的以毒攻毒,必须把握好对人性负面表现的合理尺度,如果不把握好尺度,不在艺术品中显现创作者对假恶丑的隐含的否定态度,那么这样的艺术品可能成为艺术化的毒品、危险品。当代许多影视作品热衷于表现人性的负面,甚至颠倒善恶美丑,美化应当否定的事物。这些缺乏艺术责任感的行为,产生了很坏的社会效果,也糟蹋了艺术的声誉,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要发展健康的艺术批评,开展适度的艺术管理,使艺术真正成为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人性升华、有利于人类的自我完善的美好事物,成为以塑造人性之美为己任的感性之美。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